번역:삼국사기/권43
원문
[편집]麟德元年甲子三月, 百濟餘衆又聚泗沘城反叛, 熊州都督發所管兵士攻之, 累日霧塞, 不辨人物, 是故不能戰, 使伯山來告之, 庾信授之陰謀以克之, 麟德二年, 高宗遣使梁冬碧任智高等來聘, 兼冊庾信奉常正卿平壤郡開國公食邑二千戶, 乾封元年, 皇帝勑召庾信長子大阿湌三光, 爲左武衛翊府中郞將, 仍令宿衛, 摠章元年戊辰, 唐高宗皇帝遣英國公李勣, 興師伐高句麗, 遂徵兵於我, 文武大王欲出兵應之, 遂命欽純仁問爲將軍, 欽純告王曰, 若不與庾信同行, 恐有後悔, 王曰, 公等三臣國之寶也, 若摠向敵場, 儻有不虞之事, 而不得歸, 則其如國何, 故欲留庾信守國, 則隱然若長城, 終無憂矣, 欽純, 庾信之弟, 仁問, 庾信之外甥, 故尊事之, 不敢抗, 至是告庾信曰, 吾等不材, 今從大王, 就不測之地, 爲之奈何, 願有所指誨, 答曰, 夫爲將者, 作國之干城, 君之爪牙, 決勝否於矢石之間, 必上得天道, 下得地理, 中得人心, 然後可得成功, 今我國以忠信而存, 百濟以慠慢而亡, 高句麗以驕滿而殆, 今若以我之直, 擊彼之曲, 可以得志, 况憑大國, 明天子之威稜哉, 往矣勉焉, 無墮乃事, 二公拜曰, 奉以周旋, 不敢失墮, 文武大王旣與英公破平壤, 還到南漢州, 謂羣臣曰, 昔者, 百濟明穠王在古利山, 謀侵我國, 庾信之祖武力角于爲將逆擊之, 乘勝俘其王及宰相四人與士卒, 以折其衝, 又其父舒玄爲良州摠管, 屢與百濟戰, 挫其銳, 使不得犯境, 故邊民安農桑之業, 君臣無宵旰之憂, 今庾信承祖考之業, 爲社稷之臣, 出將入相, 功績茂焉, 若不倚賴公之一門, 國之興亡未可知也, 其於職賞宜如何也, 羣臣曰, 誠如王旨, 於是, 授太大舒發翰之職, 食邑五百戶, 仍賜輿杖, 上殿不趨, 其諸寮佐各賜位一級, 摠章元年, 唐皇帝旣策英公之功, 遂遣使宣慰, 濟師助戰, 兼賜金帛, 亦授詔書於庾信, 以褒奬之, 且諭入朝, 而不果行, 其詔書傳於家, 至五世孫失焉, 咸寧四年癸酉, 是文武大王十三年, 春, 春妖星見, 地震, 大王憂之, 庾信進曰, 今之變異, 厄在老臣, 非國家之災也, 王請勿憂, 大王曰, 若此則寡人所深憂也, 命有司祈禳之, 夏六月, 人或見戎服持兵器數十人, 自庾信宅泣而去, 俄而不見, 庾信聞之曰, 此必陰兵護我者, 見我福盡, 是以去, 吾其死矣, 後旬有餘日, 寢疾, 大王親臨慰問, 庾信曰, 臣願竭股肱之力, 以奉元首, 而犬馬之疾至此, 今日之後, 不復再見龍顔矣, 大王泣曰, 寡人之有卿, 如魚有水, 若有不可諱, 其如人民何, 其如社稷何, 庾信對曰, 臣愚不肖, 豈能有益於國家, 所幸者, 明上用之不疑, 任之勿貳, 故得攀附王明, 成尺寸功, 三韓爲一家, 百姓無二心, 雖未至太平, 亦可謂小康, 臣觀自古繼軆之君, 靡不有初, 鮮克有終, 累世功績, 一朝隳廢, 甚可痛也, 伏願殿下知成功之不易, 念守成之亦難, 疏遠小人, 親近君子, 使朝廷和於上, 民物安於下, 禍亂不作, 基業無窮, 則臣死且無憾, 王泣而受之, 至秋七月一日, 薨于私第之正寢, 享年七十有九, 大王聞訃震慟, 贈賻彩帛一千匹租二千石, 以供喪事, 給軍樂鼓吹一百人, 出葬于金山原, 命有司立碑, 以紀功名, 又定入民戶, 以守墓焉, 妻智炤夫人, 太宗大王第三女也, 生子五人, 長曰三光伊湌, 次元述蘇判, 次元貞海干, 次長耳大阿湌, 次元望大阿湌, 女子四人, 又庶子軍勝阿湌, 失其母姓氏, 後智炤夫人, 落髮衣褐, 爲比丘尼, 時, 大王謂夫人曰, 今中外平安, 君臣高枕而無憂者, 是太大角干之賜也, 惟夫人宜其室家, 儆誡相成, 陰功茂焉, 寡人欲報之德, 未嘗一日忘于心, 其餽南城租每年一千石, 後, 興德大王, 封公爲興武大王, 初, 法敏王納高句麗叛衆, 又據百濟故地, 有之, 唐高宗大怒, 遣師來討, 唐軍與靺鞨營於石門之野, 王遣將軍義福春長等禦之, 營於帶方之野, 時, 長槍幢獨別營, 遇唐兵三千餘人, 捉送大將軍之營, 於是, 諸幢共言, 長槍營獨處成功, 必得厚賞, 吾等不宜屯聚, 徒自勞耳, 遂各別兵分散, 唐兵與靺鞨乘其未陣擊之, 吾人大敗, 將軍曉川義文等死之, 庾信子元述爲裨將, 亦欲戰死, 其佐淡凌, 止之曰, 大丈夫, 非死之難, 處死之爲難也, 若死而無成, 不若生而圖後効, 答曰, 男兒不苟生, 將何面目以見吾父乎, 便欲策馬而走, 淡凌攬轡不放, 遂不能死, 隨上將軍出蕪荑嶺, 唐兵追及之, 居烈州大監阿珍含一吉干, 謂上將軍曰, 公等努力速去, 吾年已七十, 能得幾時活也, 此時是吾死日也, 便橫戟突陣而死, 其子亦隨而死, 大將軍等微行入京, 大王聞之, 問庾信曰, 軍敗如此, 奈何, 對曰, 唐人之謀, 不可測也, 宜使將卒, 各守要害, 但元述不惟辱王命, 而亦負家訓, 可斬也, 大王曰, 元述裨將, 不可獨施重刑, 乃赦之, 元述慙懼, 不敢見父, 隱遁於田園, 至父薨後, 求見母氏, 母氏曰, 婦人有三從之義, 今旣寡矣, 宜從於子, 若元述者, 旣不得爲子於先君, 吾焉得爲其母乎, 遂不見之, 元述慟哭擗踴而不能去, 夫人終不見焉, 元述嘆曰, 爲淡凌所誤, 至於此極, 乃入太伯山, 至乙亥年, 唐兵來攻買蘇川城, 元述聞之, 欲死之, 以雪前耻, 遂力戰有功賞, 以不容於父母, 憤恨不仕, 以終其身, 嫡孫允中, 仕聖德大王爲大阿湌, 屢承恩顧, 王之親屬, 頗嫉妬之, 時屬仲秋之望, 王登月城岑頭眺望, 乃與侍從官, 置酒以娛, 命喚允中, 有諫者曰, 今宗室戚里, 豈無好人, 而獨召疎遠之臣, 豈所謂親親者乎, 王曰, 今寡人與卿等, 安平無事者, 允中祖之德也, 若如公言忘棄之, 則非善善及子孫之義也, 遂賜允中密坐, 言及其祖平生, 日晩告退, 賜絶影山馬一匹, 群臣觖望而已, 開元二十一年, 大唐遣使敎翰[諭]曰, 靺鞨渤海, 外稱藩翰, 內懷狡猾, 今欲出兵問罪, 卿亦發兵, 相爲掎角, 聞有舊將金庾信孫允中在, 須差此人爲將, 仍賜允中金帛若干, 於是, 大王命允中弟允文等四將軍, 率兵會唐兵伐渤海, 允中庶孫巖, 性聰敏, 好習方術, 少壯爲伊湌, 入唐宿衛, 間就師學陰陽家法, 聞一隅, 則反之以三隅, 自述遁甲立成之法, 呈於其師, 師憮然曰, 不圖吾子之明達, 至於此也, 從是而後, 不敢以弟子待之, 大曆中還國, 爲司天大博士, 歷良康漢三州太守, 復爲執事侍郎浿江鎭頭上, 所至盡心撫字, 三務之餘, 敎之以六陣兵法, 人皆便之, 嘗有蝗蟲, 自西入浿江之界, 蠢然蔽野, 百姓憂懼, 巖登山頂, 焚香祈天, 忽風雨大作, 蝗蟲盡死, 大曆十四年己未, 受命聘日本國, 其國王知其賢, 欲勒留之, 會, 大唐使臣高鶴林來, 相見甚懽, 倭人認巖爲大國所知, 故不敢留, 乃還, 夏四月, 旋風坌起, 自庾信墓至始祖大王之陵, 塵霧暗冥, 不辨人物, 守陵人, 聞其中若有哭泣悲嘆之聲, 惠恭大王聞之恐懼, 遣大臣致祭謝過, 仍於鷲仙寺納田三十結, 以資冥福, 是寺, 庾信平麗濟二國, 所營立也, 庾信玄孫新羅執事郞長淸作行錄十卷, 行於世, 頗多釀辭, 故刪落之, 取其可書者爲之傳
論曰, 唐李絳對憲宗曰, 遠邪佞進忠直, 與大臣言, 敬而信, 無使小人參焉, 與賢者遊, 親而禮, 無使不肖預焉, 誠哉斯言也, 實爲君之要道也, 故書曰, 任賢勿貳, 去邪勿疑, 觀夫新羅之待庾信也, 親近而無間, 委任而不貳, 謀行言聽, 不使怨乎不以, 可謂得六五童蒙之吉, 故庾信得以行其志, 與上國協謀, 合三土爲一家, 能以功名終焉, 雖有乙支文德之智略, 張保皐之義勇, 微中國之書, 則泯滅而無聞, 若庾信則鄕人稱頌之, 至今不亡, 士大夫知之可也, 至於蒭童牧豎, 亦能知之, 則其爲人也, 必有以異於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