번역:조선왕조실록/세종장헌대왕실록/148권

위키문헌 ― 우리 모두의 도서관.

地理志 / 〈지리지 서문〉[편집]

◎ 〈地理志 서문〉

東國地志, 略在《三國史》, 他無可稽。 我世宗大王命尹淮、申檣等, 考州郡沿革, 乃撰是書, 歲壬子書成。 厥後離合不一, 特擧兩界新設州鎭, 續附于其道之末云。


地理志 / 경도한성부(京都漢城府)[편집]

◎ 경도한성부(京都漢城府)는 본래 고구려의 남평양성(南平壤城)이고, 일명(一名) 북한산군(北漢山郡)이다. 백제 근초고왕(近肖古王)[1]이, 동진(東晉) 간문제(簡文帝)[2] 함안(咸安) 2년(372년) 임신(壬申)에 남한산(南漢山)으로부터 와서 도읍을 정하여 【남한산은 지금의 광주(廣州)이다】 105년을 지내고, 문주왕(文周王)[3]이 고구려의 난을 피하여 웅진(熊津)으로 도읍을 옮겼고[4], 고려 초에 양주(楊州)로 고쳤다.[5] 숙종(肅宗)[6] 때 술사(術士) 사의령(司儀令) 김위제[7](金謂磾)가 옥룡선사(玉龍禪師)[8]의 《도선밀기(道詵密記)》[9]에 근거하여 아뢰기를, “양주(楊州)에 목멱양(木覓壤)이 있는데, 성을 세울 만합니다.” 하였다. 日者少府監文象從而和之。 四年己卯九日, 王親幸相地, 命平章事崔思諏、知奏事尹瓘董其役, 經始于五年辛巳, 訖功于九年甲申, 卽宋 徽宗 崇寧三年也。 八月, 王來遠觀, 陞爲南京留守官。 自是仁宗、毅宗、忠烈王、恭愍王、恭讓王, 皆巡駐于此。 忠烈王三十四年戊申, 改爲漢陽府, 置府尹判官。 【卽元 武宗 至大元年。】 本朝太祖康獻大王三年甲戌十月甲午, 定都于此, 改爲漢城府, 置判事尹少尹判官參軍。 【卽大明 太祖高皇帝 洪武二十七年。】 乙亥二月, 始營宗廟宮室, 九月, 皆告成。 都城周回九千九七十五步。 北自白嶽祠, 南至木覓祠, 徑六千六十三步。 東自興仁, 西至敦義門, 徑四千三百八十六步。 正東曰興仁門, 正西曰敦義門, 正北曰肅淸門, 東北曰弘化門, 【卽東小門】 東南曰光熙門, 【卽水口門】 西南曰崇禮門, 小北曰昭德門, 【卽西小門】 西北曰彰義門。 【我太祖五年丙子春, 徵各道民丁一萬八千七十六, 始築都城, 以正月十五日起役, 至二月晦日罷役。 燔瓦及石灰軍, 又一千七百五十九。 至秋, 又徵民丁七萬九千四百三十一, 以八月十三日始役, 至九月晦日罷役。 今上四年壬寅, 太宗命修築之, 其土城, 皆易以石。 徵八道軍摠三十二萬二千四百名, 以正月十五日始役, 二月而畢。 城東初開水門三, 每遇霖潦, 或致壅遏, 故增作二門。】 동부는 모두 십이방(坊) 【숭신(崇信)·연화(蓮花)·서운(瑞雲)·덕성(德成)·숭교(崇敎)·연희(燕喜)·관덕(觀德)·천달(泉達)·흥성(興盛)·창선(彰善)·건덕(建德)·인창(仁昌)】이다. 南部凡十一坊, 【廣通、好賢、明禮、大平、薰陶、誠明、樂善、貞心、明哲、誠身、禮成。】 西部凡八坊, 【仁達、積善、餘慶、皇華、養生、神化、盤石、盥松。】 北部凡十坊, 【廣化、陽德、嘉會、安國、觀光、鎭長、明通、俊秀、順化、義通。】 中部凡八坊。 【澄淸、瑞麟、壽進、堅平、寬仁、慶幸、貞善、長通。】 宗廟 【在中部貞善坊、東部蓮花坊中央。 周樹之以松。】 永寧殿 【在宗廟周垣內西。 太祖受命, 追王穆、翼、度、桓四祖, 立宗廟以奉享祀。 及太宗祔廟, 穆祖當遷, 乃別建是殿, 移安穆祖之主。 翼、度、桓三祖, 亦當遽遷于此也。】 社稷 【在仁達坊, 周垣樹之以松。】 文昭殿 【初建文昭殿於昌德宮西北, 奉安太祖康獻大王、神懿王后神御。 又建廣孝殿於昌德宮東北, 奉安太宗恭定大王、元敬王后神御。 後依宋景靈宮之制, 改營原廟于景福宮城內之東北, 前廟後寢, 一遵古禮, 因名文昭殿, 移安兩殿神御。】 文廟 【在崇敎坊, 廟庭有碑。置成均館學官, 敎養士子, 以二百人爲額。 旁置養賢庫, 給贍學田一千三十五結。 今上十三年辛亥, 加給九百六十五結。】 景福宮。 【在白嶽山南。】 燕寢曰康寧殿, 東小寢曰延生殿, 西小寢曰慶成殿, 又其南曰思政殿, 【視事之所】 又其南曰勤政殿, 【受朝之所】 內門曰勤政內, 東門曰日華, 東閣樓曰隆文, 西閣〔樓〕曰隆武。 永濟橋 【在勤政門外。】、弘禮門 【在永濟橋南。】、慶會樓 【在宮西垣內, 環樓爲池。】、東宮【在建春門之內】、宮城。【周回一千八百十三步。】 東門曰建春, 西曰迎秋, 南曰光化。【門樓二層, 樓上懸鍾皷, 以限晨夕, 警中嚴。 門南左右分列議政府、中樞院、六曹、司憲府等各司公廨。】 昌德宮 【在貞善坊。 太宗五年乙酉, 始建以爲離宮。】、仁政殿。【受朝之所】 內門曰仁政, 中門曰進善, 外門曰敦化。 廣延樓 【在宮東。】、壽康宮 【在蓮花坊。 太宗十八年戊戌, 內禪, 別作此宮以御之。】、善養亭 【在宮南岡。】、惠政橋 【在中部瑞麟坊北。】、雲從街 【卽瑞麟壽進坊中央。】、通雲橋 【在寬仁坊南。】、北廣通橋 【在廣通坊此。】、南廣通橋 【在太平坊。】、大市 【在中部長通、慶幸坊中央。】、鐘樓 【在都城中央, 構爲二層, 樓上懸鐘, 以警晨昏。】、都城左右行廊【凡二千二十七間。】、太平館 【在崇禮門內皇華防, 以館待朝廷使臣。 旁作別殿, 以爲殿下歇次。】、慕華館。【在敦義門外西北, 本名慕華樓。 以爲朝廷使臣迎接之所。 今上十二年庚戌, 改創爲館, 南有方池, 築垣種柳。】 五部戶一萬七千一十五。 城底十里 【東至楊州松溪院及大峴, 西至楊花渡及高陽德水院, 南至漢江及露渡。】 戶一千七百七十九, 墾田一千四百一十五結。 三角山、【在都城外正北, 一名華山。 新羅時, 稱負兒嶽。】 都城鎭山曰白嶽、【山頂有祠宇, 祀三角之神, 附以白嶽爲中祀。】 木覓祠、【在都城南山之頂, 小祀。 有烽火五處, 第一所準咸吉、江原道來楊州峩嵯山烽火。 第二所準慶尙道來廣州穿川山烽火。 第三所準平安、黃海道陸路來毋嶽東峯火〔烽火〕。 第四所, 準平安、黃海道海路來毋嶽西峯烽火。 第五所, 準全羅、忠淸道海路來陽川開花烽火。峩嵯山烽火, 準咸吉、江原道來豐壤大伊山烽火。】 毋嶽、【在慕華館之西, 上有烽火二處。 東峯準平安、黃海道陸路來高陽所達山烽火, 西峯準平安、黃海道海路來迎曙驛西山烽火。】 衍禧宮、【在母嶽之南。 晉山府院君河崙嘗以此地爲毋嶽明堂, 可建都邑。 歲辛丑, 太宗思其言, 爲營離宮。】 雩祀壇、東方土龍壇、先農壇、【皆在興仁門外坪村】 馬步壇、馬祖壇、先牧壇、馬社壇、【皆在興仁門外沙斤寺里】 先蠶壇、【在東小門外沙閑伊】 老人星壇、圖壇、靈星壇、風雲雷雨壇、【皆在崇禮門外屯地山。】 南方土龍壇、【在漢江北。】 西方土龍壇、【在加几頭】 北郊壇、北方土龍壇、厲祭壇、【皆在彰義門外。】 東籍田、【在興仁門外, 以供宗廟社稷山川智神之粢盛。 又於薦都門郊, 有西籍田。】 漢江渡、【在木覓山南, 廣二百步。 古稱沙平渡, 俗號沙里津渡。 北有壇, 春秋行國祭, 爲中祀。 置渡丞一人, 譏察出入, 渡頭有濟川亭。】 龍山江、【在崇禮門外西南九里, 收貯漕運之所。 有軍資江監、豐儲江倉。】 西江、【在西小門外十一里, 亦收貯遭運之所。 有廣興江倉、豐儲江倉。】 加乙頭、【在西小門外十二里, 突兀奇秀, 南臨大江, 壁立百仞, 攀木俯視, 毛髮竪然。】 冰庫二、【卽古之凌陰。 一在豆毛浦, 以供祭享; 一在漢江下栢木洞, 以供御膳賓食, 且頒百官。】 造紙所、【在壯義寺洞。 在先事大表箋奏啓咨文所用紙箚, 全羅道全州南原府歲貢之, 多不中用。 今上二年, 特命置所, 抄造工善支良, 紙品比舊甚精。 由是全南二府責貢之弊始除。】 水輾、【在壯義寺洞口】 東活人院、【在東小門外。】 西活人院、【在西小門外, 古名大悲院。 有提調及別坐。 又置醫巫, 凡都內病人之無歸者, 皆令聚此, 給粥飯湯醬藥餌, 幷給衣被薦席, 隨宜調護。 如有物故, 使仵作埋之。】 歸厚所、【在龍山江。 有提調別坐, 且使僧徒之有志者幹事。 造棺槨以鬻之, 以備喪家之倉卒。】 興天寺、【在皇華坊, 屬禪宗。 寺有三層塔, 安釋迦如來舍利, 乃太祖所建, 給田二百五十結。】 興德寺、【在燕喜坊, 屬敎宗。 太祖捨宮爲寺, 給田二百五十結。】 壯義寺。【在彰義門外, 屬敎宗。 給田二百五十結。】 封境 【東至襄陽五百四十里, 西至豐川六百里, 南至海珍九百八十里, 北至閭延一千四百七十里, 東北至慶源, 東南至東萊八百七十里, 西南至泰安三百九十里, 西北至義州一千一百四十里。】

地理志 / 구도개성류후사(舊都開城留後司)[편집]

◎ 舊都開城留後司: 本高句麗 扶蘇岬, 新羅旣幷高句麗, 改爲松嶽郡。 高麗 太祖二年己卯 【梁 末帝 貞明五年。】 正月, 定都于松嶽之陽, 陞爲開州。 成宗十四年乙未, 【宋 太宗 至道元年。】 改爲開城府。 顯宗元年庚戌, 【宋 眞宗 大中祥符三年。】 契丹 聖宗皇帝自將入開京, 焚宮闕民屋幾盡。 九年戊午, 罷開城府, 置縣令, 管貞州、德水、江陰三縣, 直隷尙書都省。 二十年己巳, 【宋 仁宗 天望七年。】 侍中姜邯賛請城京都, 王乃命參知政事李可道等, 徵丁夫二十三萬八千九百三十八人、工匠八千四百五十人築羅城, 周回一萬六千六十步, 高二十七尺。 大門四, 東曰崇仁, 南曰會賓, 西曰宣義, 東南曰保定。 文宗十六年壬寅, 【宋 仁宗 嘉祐七年。】 復陞爲知開城府事。 【金沚所撰《周官六翼》云: “壬寅三月, 改號, 所管牛峯郡德水江陰燕貞州長湍臨江兔山臨津松林麻田積城坡平縣。”】 忠烈王三十四年戊申, 陞爲開城府, 置府尹以下官, 掌都城之內, 別置開城縣令, 掌都城之外。 我太祖二年癸酉, 【大明 太祖高皇帝 洪武二十六年】 築內城, 周回二十里四十二步。 三年甲戌, 遷都漢湯。 四年乙亥, 改舊京爲開城留後司, 置留後副留後斷事官經歷都事各一員, 罷開城縣令。 【俗號松都, 亦曰開京。】 厥後備置醫學敎諭檢律各一人。 鎭山曰松嶽。 【一名崧嶽。 宋徐兢奉使圖經云: “京城之鎭曰崧山, 巓有祠宇三, 春秋行國祭, 載中祀, 一曰城隍堂, 二曰大王堂, 三曰國師堂。”】 開城 大井、【在宣義門外十一里, 有泉湧出, 滿深二尺許, 春秋行固祭, 遇旱則禱。 與朴淵、德津號三所龍王。 諺云: “井水赤面, 則後必有兵變。”】 敬德宮、【在中部南溪坊, 俗號楸洞, 卽我太宗恭定大王潛邸舊宅也。 及卽位, 增廣修營。】 穆淸殿、【在崇仁門內安定坊, 俗號於背洞, 卽我太祖康獻大王潛邸舊宅也。 太宗十八年戊戌, 駕至舊都, 命營殿宇, 奉安太祖神御, 置殿直二人。 殿旁建崇孝寺, 以薦冥福, 屬敎宗, 給田二百結、奴婢三十五口。】 延慶宮舊基、【在松嶽南, 至今都人稱爲本大闕。】 壽昌宮舊基、【在都城中央。】 高麗 太祖 顯陵、【在宣義門外西普通寺西梧桐坊, 置守陵八戶。】 文廟。 【在松嶽東馬巖北, 置祭田六結及贍學田一百五十結。 又置敎授官一人, 敎養生徒, 以五十爲額。】 四方界域 【東至松林板積川十五里, 西至碧瀾渡三十里, 南至海豐朽斤石二十五里, 北至王興山洞三十一里。】 都城戶四千八百十九, 口八千三百七十二, 巡綽牌軍丁摠一千名。 屬縣開城, 戶八百四十四, 口二千二十一, 馬軍六十八, 步軍五, 舡軍左右領, 幷二十。 土姓五, 高、金、王、康、田; 來接姓一, 李。 墾田五千三百五十七結, 【水田居十分之三。】 西籍田。 【在保定門外甑池之東。】 驛二, 靑郊、狻猊。 烽火三處, 松嶽、【南準海豐、德積山。】 首岬山、【北準松嶽, 南準海豐芚民達。】 開城神堂。 【西準首岬山。】 龍岫山、【在都城正南。】 進鳳山、【在都城東南。】 紫霞洞、【卽松嶽南洞, 世以謂烟霞洞仙眞所居, 今樂部, 有紫霞洞曲。】 東江、【在保定門南三十里海豐郡界藍島。】 西江、【卽禮成江, 在宣義門西南十七里, 皆古漕運下泊之處。】 碧瀾渡、【在宣義門西三十里, 有渡丞, 右道水站轉運判官兼之。】 廣明寺、【在延慶宮西, 世傳高麗太祖舊宅, 捨家爲寺。 今屬敎宗, 給田二百結。】 演福寺、【在都城中央, 屬禪宗, 給田一百六十五結。】 神岩寺、【在都城正東, 屬敎宗, 給田一百五十結。】 甘露寺、【在碧瀾渡東, 俯臨江水, 最爲奇絶。 屬敎宗, 給田二百結。】 觀音屈、【在城外東北, 屬禪宗, 給田二百五十結。】 雲岩寺、【有碑, 舊名光岩, 在宣義門外。 高麗恭愍王葬妃魯國公主于寺東, 爲之重創, 極其壯麗, 所謂雲岩之金碧輝映山谷者。】 松都八景。 【紫洞尋僧, 靑郊送客, 北山烟雨, 西江風雪, 白嶽晴雲, 黃橋晩照, 長湍石壁, 朴淵瀑布。】 靈異: 高麗之先阿干康忠卜宅於松嶽南麓以居, 其曾孫作帝建娶西海龍王女, 又居於此, 生四男一女。 龍女於宅中堀井, 常由井中往來西海, 戒夫曰: “我將入井, 愼勿見之。” 作帝建後從窓隙窺之, 龍女率女子至井邊, 俱化爲黃龍, 興雲入井。 及還, 責夫曰: “何負約爲? 吾不得在此矣。” 遂與女變爲龍, 入井不還。 太祖卽位, 追尊作帝建爲懿祖, 龍女爲景獻王后, 捨其宅爲廣明寺。


地理志 / 경기(京畿)[편집]

◈ 京畿: 都觀察黜陟使一人, 首領官一人, 醫學敎諭檢律各一人。 【他道放此】 本高句麗之地, 高麗 成宗十四年乙未,【卽宋 太宗 至道元年】 陞開州爲開城府, 管赤縣六, 畿縣七。 【古史但錄縣數, 不列縣名, 其詳不可得考。】 顯宗九年戊午,【卽宋 眞宗 大中祥符十一年。】 罷開城府, 以開城縣令管貞州、德水、江陰三縣, 長湍縣令管松林、臨津、兔山、臨江、積城、坡平、麻田七縣, 直隷尙書都省, 謂之京畿。 文宗十六年壬寅,【卽宋 仁宗 嘉祐七年。】 復陞開城縣爲府, 都省所掌十一縣, 皆屬焉, 又割西海道 平州任內牛峯郡以(肄)〔隷〕之。 其後復置開城縣, 令屬開城府。 【年代未詳。】 恭讓王二年庚午, 【卽大明 太祖高皇帝 洪武二十三年】 始分京畿爲左右道, 以長湍、臨江、兔山、臨津、松林、麻田、積城、坡平縣爲左道, 開城、江陰、海豐、德水、牛峯爲右道。 又增廣京畿, 以楊廣道 漢陽、南陽府、仁州、安山郡、交河、陽川、衿川、果州、抱州、瑞原、高峯縣, 交州道 鐵原府、永平、伊川、安崍、漣州、朔寧縣屬左道; 以楊廣道 富平、江華府、喬桐、金浦、通津縣, 西海道 延安府、平州、白州、谷州、遂安郡、載寧、瑞興、新恩、俠溪縣屬右道; 各置都觀察黜陟使, 以首領官佐之。 【四品以上則爲經歷, 五品以下則爲都事。】 及我太祖三年甲戌, 【卽洪武二十七年。】 定都漢陽府。 明年乙亥, 以平州、遂安、谷州、載寧、瑞興、新恩、俠溪去新都道遠, 還屬西海道, 將楊廣道 廣州、水原府、楊根郡、雙阜、龍駒、處仁、利川、川寧、砥平縣來屬。 分廣州、水原所領郡縣爲左道, 楊州、富平、鐵原、延安所領郡縣爲右道。 戊寅, 又割忠淸道 振威縣, 屬左道。 太宗二年壬午, 【卽洪武三十五年。】 合兩道, 號京畿左右道省, 觀察使首領官各一人。 十三年癸巳, 【卽大明 太宗文皇帝 永樂十一年。】 酌四方道途遠邇, 以延安、白州、牛峯、江陰、兔山, 還屬豐海道; 伊川還屬江原道。 割忠淸道 驪興府、安城郡、陽知、陽城、陰竹縣, 江原道 加平縣來屬, 不分左右道, 只稱京畿都觀察使。 置司水原, 東至江原道 春川、原州, 西至黃海道 江陰、白川, 南至忠淸道 竹山、禝山, 北至黃海道 兔山, 江原道 伊川, 東西二百六十四里, 南北三百六十四里, 所管牧一, 都護府八, 郡六, 縣二十六。 名山, 曰三角山, 在都城之鎭白嶽之北; 聖居山在舊京松嶽東北。 花岳在加平縣北, 鉗嶽在積城縣東, 龍虎山在臨江縣南, 五冠山在臨江縣任內松林北, 摩利山在江華府南。 大川曰漢江, 其源出自江原道 五臺山, 至寧越郡, 西合衆流, 爲加斤同津, 經忠淸道 忠州、淵遷, 一向西流, 過驪興爲驪江, 川寧爲梨浦, 楊根爲大灘爲蛇浦。 龍津出自麟蹄縣、伊布, 所經春川、昭陽江, 南流過加平縣, 東爲按板灘、楊根, 北爲立石津, 又南爲龍津渡, 入于蛇浦。 二水合流至廣州界, 爲渡迷津爲廣津, 至京城南爲漢江渡, 西爲露渡津, 又西爲龍山江。 慶尙、忠淸、江原道及京畿上流漕運, 皆由此達于京江。 水經都城南, 至衿川北爲楊花渡, 陽川北爲孔岩津, 至交河 西烏島城, 與臨津合, 至通津北爲祖江, 至浦口串, 始分爲二。 其一直西經江華府, 北爲河源渡, 至喬桐縣北寅石津, 入于海。 黃海道漕運, 由此達于京。 其一南流經江華府 東甲串津, 入于海。 全羅、忠淸道漕運, 由此達于京。 臨津, 其源來自咸吉道 安邊任內永豐縣 防墻洞, 經伊川、安峽、朔寧界, 至漣川, 其流始大, 有澄波渡。 過麻田至積城爲梨浦津, 長湍爲豆只津, 至臨津縣東爲臨津渡, 西流至縣東南爲德津, 南流至交河縣, 西爲洛河渡, 過鳳凰巖至烏島城, 與漢水合, 同入于海。 戶二萬八百八十二, 口五萬三百五十二。 【本朝人口之法, 不明錄于籍者, 僅十之一二。 國家每欲正之, 重失民心, 因循至今, 故各道各官人口之數止此, 他道皆然。】 軍丁: 侍衛軍一千七百十三名, 船軍三千八百九十二名。 墾田二十萬三百四十七結。 【旱田十二萬四千一百七十三結有奇, 水田七萬六千一百七十三結有奇。】 厥賦: 稻米、【有粳米、白米、細粳米、粘粳米、糙米。】 稷、米、豆、【有大豆、小豆、菉豆。】 麥、【有大麥、小麥、蕎麥。】 芝麻、【鄕名眞荏子。】 蜂蜜、黃蠟、芝麻油、【鄕名眞油】 蘇子油、【鄕名法油】 末醬、芥子、白苧布、正五升布。 【凡郡邑田賦, 遠邇皆同, 故不復錄于郡邑之下。】 厥貢: 木瓜、榛實、橡實、栗、柿、棗、眞茸、鳥足茸、黃角、山參、桔梗、乾猪、兔醢、魚醢、水魚、民魚、鹽、陶器、磁器、木器、柳器、蘆簟、䕯、省帚、莞心、蘆花紙、雜羽、常笠草、馬衣、藁草、芻藁、藁索、麻索、松烟、松脂、朱土、葛、炭、香木、【白紫檀櫟木。】 蠣灰、藜灰、黃灰、芝草、楓葉、營繕雜木、自作木、杏木、椵木、黃桑木、櫻木、燒木。 藥材: 牛膽黃、虎脛骨、熊膽、猪膽、獺膽、猬膽、臘兔頭、猬皮、阿膠、露蜂房、蜈蚣、元蠶蛾、馬鳴退、班猫、蟬脫皮、蛇脫皮、蟾酥、蝦蟆、鼈甲、龜甲、桑螵蛸、乾鯉魚、鯉魚膽、牡蠣、蠶沙、五加皮、黃蘖皮、桑白皮、楡白皮、郁李仁、桃仁、杏仁、枳殼、槐實、槐花、松脂、蓮子、川椒、五信子、茯苓、【有赤白二種。】 茯神、安息香、自然銅、禹餘糧、天圓子、兔(綠)〔絲〕子、覆盆子、五味子、牽牛子、【有白黑二種。】 車前子、蒺梨子、白附子、白朮、蒼朮、菖浦末、石菖蒲、馬兜苓、馬齒莧、馬藺、蒲黃、澤瀉、桔梗、紫莞、薊草、【有大小二種。】 天麻、赤箭、白斂、蚤休、續斷、漏蘆、藜蘆、細辛、葛根、瞿麥、地楡、當歸、山藥、括樓根、大戟、商陸、白鮮皮、京三稜、鶴蝨、百合、虎杖根、獨活、天南皇、牛膝、獅子足、艾蒼耳、柴胡、升麻、芍藥、【有赤白二種。】 蒿本、白芷、半夏、玄蔘、苦蔘、茵陳、(秦)〔蓁〕芃、玄胡索、卷栢、土瓜根、黃芩、黃耆、木通、林下夫人、絡石、知母、貫衆、葳靈仙、草烏頭、放杖草、殺男、藍漆、䕡茹、萆蘚、狼牙、旋覆花、金銀花、金燈花。 【已上雜貢及藥材。 今將土産稀貴者, 錄于各邑之下。 其每邑所産, 但存其凡于此, 不復錄云。】 種養藥材: 白扁豆、鶯栗、紫蘇、薄荷、香薷、惡實、芥子、麻子、回香、生地黃、大黃、靑木香、荊芥、葵子、羅葍子、蔓菁子、眞苽帶、鷄冠花、【有赤白二種。】 甘菊、紅花、薏苡。 【已上藥材, 隨各邑風土所宜, 使醫院種養, 元非山野所産, 故皆不錄于各邑之下。 凡一物而疊出於田賦若土貢若樂材者頗多, 今從其重者。 若蜂蜜、黃蠟之類, 只書于土貢; 人蔘、五味子之類, 只書于藥材, 不復重出云。】 左道水軍僉節制使營, 在南陽府 西花之梁。 【常領中大船三隻、快船十隻、無軍船十三隻, 守禦江華。 長番水軍六十九名, 各官左右領船軍摠一千五百九十七名。 凡船一隻, 各有柴水三板小船, 其無軍船, 如有警急, 欲悉發下領船軍乘駕也。 後皆倣此。】 永宗浦萬戶, 泊南陽府西。 【中大船三隻, 孟船一隻, 無軍船三隻。 各官左右領船軍, 摠五百十名。】 草芝梁萬戶, 泊安山西南沙串。 【中大船五隻, 無軍船四隻, 長番水軍八名。 各官左右領船軍, 摠六百十五名。】 濟物梁萬戶, 泊仁川郡西城倉浦。 【兵船四隻, 無軍船四隻。 各官左右領船軍, 摠五百十名。】 右道水軍僉節制使營, 在喬桐縣西鷹岩梁。 【常領快船九隻, 孟船三隻, 無軍船十三隻, 倭別船一隻守禦。 喬桐長番水軍二百九十五名, 各官左右領船軍一千十八名。】 井浦萬戶, 泊江華府西。 【快船十一隻, 無軍船十隻, 江華長番水軍二百四十六名。 各官左右領船軍, 九百二十四名。】 左道忠淸道程驛察訪所管驛、【良才、樂生、駒興、金寧、佐贊、分行、無極。】 右道程驛察訪所管驛八, 【迎曙、碧蹄、馬山、東坡、招賢、靑郊、狡猊、中連。】 京畿、江原道程驛察訪所管驛二十二。 【綠楊、安奇梁、文豐田。 其餘十八驛, 皆在江原道界。】 左道水站轉運判官、【兼領廣津丞】 右道水站轉運判官、【兼碧瀾渡丞。】 監牧官一人、醫學敎諭一人、檢律一人、驛丞五人。 重林道所管驛六, 【慶申、石谷、盤乳、南山、金輸、種生。】 同化道所管驛五, 【長足、海門、菁好、加川、康福。】 平丘道所管驛八, 【仇谷、雙樹、奉安、娛賓、田谷、冬白、甘泉、連洞。】 慶安道所管驛七, 【德豐、阿川、吾川、留春、楊花、新津、安平。】 桃源道所管驛六。 【仇和、白嶺、玉溪、龍潭、丹金、相水。】


광주목[편집]

여흥 도호부[편집]

양근군[편집]

음죽현[편집]

이천현[편집]

과천현[편집]

천녕현[편집]

지평현[편집]

금천형[편집]

양주 도호부[편집]

수원 도호부[편집]

철원 도호부[편집]

부평 도호부[편집]

강화 도호부[편집]

인천군[편집]

해풍군[편집]

김포현[편집]

양천현[편집]

교동현[편집]

통진현[편집]

참고[편집]

  1. 근초고왕(近肖古王, ? ~ 375년, 11월 재위: 346년 9월~375년 11월)은 백제의 제13대 국왕이다.
  2. 동진 간문제(東晉 簡文帝, 320년 ~ 372년)는 중국 동진의 제8대 황제(재위: 371년 ~ 372년)이다.
  3. 문주왕(文周王, ? ~ 477년, 재위: 475년 ~ 477년)은 백제의 제22대 국왕이다.
  4. 475년 음력 10월의 일이다.
  5. 918년 고려 태조 때의 일이다.
  6. 숙종(肅宗, 1054년~1105년)은 고려 제15대 국왕(재위: 1095년 ~ 1105년)이다.
  7. 김위제(金謂磾)는 고려 숙종 때의 술사이다. 1097년에 도선의 도참설을 들어 남경 천도를 주청하였고, 1099년에는 숙종이 친히 남경 지세를 답사케 하여 궁궐까지 짓게 되었다.
  8. 도선을 말한다. 도선(道詵, 827~898)은 신라 말기의 승려이며 풍수설의 대가이다.
  9. 《도선비기》(道詵秘記)는 도선 이 지었다고 전하는 풍수서로 현재 원본은 전해지지 않고 《고려사》에 언급된 것이 있을 뿐이다. 풍수지리설(風水地理說)과 음양도참설(陰陽圖議說)을 기초로 하여 쓰여졌으며, 고려의 정치ㆍ사회에 많은 영향을 주었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