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史/卷19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一百九十四 新元史
卷一百九十五 列傳第九十二
卷一百九十六 

陳思濟 梁貞 申屠致遠 雷膺 徐毅 滕安上 蕭泰登 張完 權秉忠 王興祖 黃肯播

陳思濟[编辑]

陳思濟,字濟民,睢州柘城人。幼讀書,即知大義。世祖在潛邸,聞其名,召之以備顧問。廉希憲等行中書省於陜西,命思濟佐之。中統三年,召希憲入中書,思濟還。會阿合馬入省,希憲去位,省臣晨集,掾屬皆憚阿合馬,不敢前。思濟獨先以文牘進,阿合馬輒於希憲位署押,思濟掩以手曰:“此非相公署位也。”阿合馬怒目視之,眾為之懼,思濟神色自若。除右司都事,從希憲行省山東。

至元五年,遷同知高唐州事,以績最聞,拜監察禦史。時阿合馬立尚書省,權在中書右,思濟與魏初等劾其不法。帝命近臣詰之,禦史各以次對,思濟獨厲聲曰:“禦史言官也,非為辯訟。”設拂袖而去。

出知泌州,為政簡要,不務苛察。遷同知紹興路總管府事。承檄讞獄。桐廬有囚羸瘠將死,縱還家,侯期來決。囚拜請曰:“聞公名久矣,若不早決,恐終不可保。”乃閱其案,而釋之。時盜起新昌玉山,宣慰陳祜率師討之,中流矢卒。或誣城中少年將與外寇合謀變,軍帥欲殺少年千余人,思濟曰:“若輩無反狀,以無罪殺之,人心危亂,變恐不止此,請以全家保之。”事乃止。轉同知兩浙都轉運司事,調陜西漢中道提刑按察副使,丁母憂去官。

二十三年,加少中大夫、同知浙東道宣慰司事。時浙西大水,民饑,浙東倉稟殷實,即轉栗賑之,全活者眾。兩淮鹽課不敷,授嘉議大夫、兩淮都轉運使,奸弊盡革,商賈通行,歲課以充。擢嶺北湖南道肅政廉訪使,改池州路總管。江浙行省平章也速答兒摘淘金戶三千,括民間田畝,檄下,抗章止之。累遷中議大夫、僉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事。大德五年,卒,年七十。贈正議大夫、吏部尚書、上輕車都尉,追封穎川郡侯,謚文肅。子誠,監察禦史,僉廣西道肅政廉訪司事。

梁貞[编辑]

梁貞,字幹臣,彰德人。父璧,為賈人,有持金鍍銀貿物者,誤為銀,壁斷而視之,金也,追貿物者返之,人稱其信義。

貞,以宣撫司推擇,為中書左三部提控令史。聞父疾,六日馳千二百裏至家,父已卒,哀毀逾禮廬墓側。部檄三至,力請終制。中書省下本郡,加優禮以旌之。服除,授濟源縣令。始入境,從人求田婦所負水飲馬,婦難之。貞問,對以地無井,得水不易。貞曰:“吾豈可以因馬擾民。”遂縱馬,任其所之。馬前蹴地以待,貞鑿地,得泉甘洌,民為立祠,號梁公井。濟源民趙成訴虎食牛,乞蠲徭役,貞戚然曰:“令不善之所致也。”償其牛直。未幾,虎斃於神祠下。貞為令三年,決笞罪止二十七人。蝗大起河朔,獨不入濟源境。許衡在中書,兩薦貞。時廷議郡縣吏治最者,僅二人,其壹貞也。俄以疾去,縣人立碑紀之。

至元初,始立禦史臺,世祖禦廣寒殿,召拜監察禦史。遇事敢言,不畏強禦。八年,遙授中山府判官,行河南等路行尚書省部事。十壹年,出為代州知州,引滹沱水澆瘠田,皆為沃土。禁昏嫁論財及火葬,民尤頌之。十四年,擢奉議大夫、江北淮東道提刑按察副使,未逾月,劾屬吏不職者二人,同僚震懾,貞處之泰然。十八年,移山南湖北道,進階朝靖大夫,以母老請終養,母卒,遂不出。大德十壹年卒,年七十九。孫遷,黃巖知州。

申屠致遠[编辑]

申屠致遠,字大用,其先開封人,金末遷東平壽張。致遠肄業東平府學,與李謙、孟祺等齊名。世祖南征荊湖,經略使乞實力臺薦為經略司知事,贊畫軍中機務。師還至隨州,所俘男女,致遠悉縱遣之。

至元七年,崔斌守東平,聘為學官。十年,禦史臺辟為掾,不就。授太常太祝兼奉禮郎。帝遣太常卿孛羅問毛血之薦,致遠對曰:“毛以告純,血以告新,禮也。”

宋平,焦友直、楊居寬宣慰兩浙,舉為都事,首言:“宋圖籍宜運之京師,江南學田宜仍以贍學校”行省從之。轉臨安府經歷。臨安改杭州,遷總管府推官。宋駙馬楊鎮從子玠節家富於資,守藏吏姚溶竊其銀,懼事覺,誣玠節與宋廣、益二王通。有司榜笞,誣服,獄具。致遠讞之,得其情,溶服辜。玠節以賄為謝,致遠怒絕之。杭人金淵者,欲冒入儒籍學教授彭宏不從,淵誣宏作詩有異誌,揭書於市,邏者以上。致遠察其情,坐淵誣告。屬縣械反者十七人,致遠壹訊,知為詿誤,皆釋之。西僧楊璉真加作浮圖於宋故宮,欲取高宗所書九經石刻以築基,致遠力拒之。改壽昌府判官。

二十年,拜江南行臺監察禦史。江淮行省宣使郗顯、李兼訴平章忙兀臺不法,憲司不問,仍以顯等付忙兀臺鞫之。忙兀臺脅之以勢,致遠不為動,親脫顯等械,使從軍自贖。桑哥當國,治書侍禦史陳天祥劾平章要束木,桑哥摘其疏中語,誣以不道,遣使往訊之。天祥就逮。時行臺遣禦史按部湖廣,莫敢往,致遠慨然請行。比至,累疏極論之。桑哥方促定天祥罪,會致遠疏上,桑哥氣沮。江西行省平章馬合謀於商稅外橫加征取,轉運使盧世榮榷茶牟利,致遠並劾之。又言:占城、日本與內地隔絕,涉海遠征,徒勞中國;銓選限以南北,優苦不均,宜考其殿最,量地遠近定為制,則銓衡平而吏弊革。他如罷香莎米、弛竹限禁,設司獄官、醫學職員,皆致遠發之。二十八年,丁父憂,起復江南行臺都事,以終制辭。二十九年,僉江東建康道肅政廉訪司事,未至,移疾遠。

元貞元年,纂修《世祖實隸》,召為翰林待制,不赴。大德二年,僉淮西江北道肅政廉訪司事。行部至和州,得疾卒。

致遠清修苦節,恥事權貴。聚書萬卷,名曰墨莊。家無余產,教諸子如嚴師。所著《忍齋行稿》四十卷,《釋奠通禮》三卷,《杜詩纂例》十卷,《集驗方》二十卷,《集古印章》二卷。

子伯騏,嶺北湖南道肅政廉訪司知事;驥、驪,俱為學官;駉,兵部員外郎。

雷膺[编辑]

雷膺,字彥正,大同渾源人。父淵,金監察禦史。膺生七歲而孤,母侯氏挈膺北歸渾源,織蓺為業,課膺讀書。膺篤誌於學,事母以孝聞。太宗時,詔選試占儒籍者復其家,膺年甫弱冠,得與選,愈自砥厲,遂以文學稱。丞相史天澤辟為萬戶府掌書記。

世祖即位,初置十路宣撫司,授膺大名路宣撫司員外郎。中統二年,翰林學士承旨王鶚薦膺為翰林修撰、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至元元年,調陜西四川按察司參議。二年,改陜西五路轉運司參議。四年,佩金符,參議左璧總帥府事,師還,遷同知恩州事。憲府表薦其能,入拜監察禦史。首以“正君心、正朝廷百官”為言,又斥聚斂之臣不宜為相。十壹年,出僉江東山西道提刑按察司事,以稱職聞。

十四年,進朝列大夫、山南湖北道提刑按察副使。是時江南新附,諸將利俘獲,往往濫及無辜,或強籍新民以為奴隸。膺下令,得還為民者以數千計。十八,轉淮西江北道提刑按察副使,以母老辭。二十年,遷行臺侍禦史,奉母之官,分司湖廣、江西,奏劾按察使二人及行省官吏之不法者。二十二年,丁母憂去官。明年,起復,授中議大夫、江南浙西道提刑按察使。時蘇、湖二州,膺請於朝,發稟米二十萬石賑之。江淮行省以發米太多,議留三之壹,膺曰:“宣布皇澤,惠養困窮,行省臣職也,豈可效有司出納之吝。”行省不能奪。時年六十二,即致仕歸老山陽。二十九年,征拜集賢學士。

成宗即位,朝會上都,召諸故老咨詢國政,膺多所建白。壹日,延見便殿,奏對稱旨,賜白玉帶環壹。明年賜鈔五千貫,進秩二品。大德元年夏六月,卒於京師,年七十三。贈通奉大夫、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參知政事、護軍,追封馮翊郡公,謚文穆。

子肇,順德路總管府判官。孫豫,南陽府穰縣尹。

徐毅[编辑]

徐毅,字伯宏,平陽趙城人。祖玉,河東南路常平倉提舉。父德舉,重然諾,負氣尚俠。李璮叛,平陽路總管李毅受其偽檄,坐誅。幼子青童徒遼東,德舉哀之,率其家僮訟行樞密院,得釋歸。世祖遣使者諭大理。為所殺,以蠻口數十人賞使者之子,為郡豪所冒領已三十年。德舉白其事於提刑按察司,坐豪罔上受恩,官吏見知藏匿皆罪黜。二事尤為人所推服。

毅,幼穎異,從許衡受業於太學。辟通政院掾,調同知檀州事。時阿合馬當國,征斂苛急,州縣惴惴奉令恐後,毅獨不阿其意,為政務尚寬大。世祖聞其名,擢監察禦史。疏言:“江南新附未久,宜隱恤流亡,以固民心。京師天下根本,宜蠲除地稅,以厚民力。檢核災傷,宜以時發倉稟之儲,捐山澤之利,申明酒禁,以修荒政。鰥寡孤獨宜有養。宜遣使問民所疾苦。”又言:“憲司監治官吏,不可因人之誣告,遽行降黜。行樞密院、行大司農、行通政院及尚書省理算受賞進官者,皆可罷。”又以日食、地震,乞罷諸行省官,其妄啟邊釁以邀功生事者,宜勿聽。軍官承襲,皆膏梁子弟,不知兵,當別議銓授法。增國子之員,重教官之選,以興學校。治宗廟以崇典禮,修國史以存故實。他如擇官吏、減錢糧、理詞訟,馬禁、水利、鹽鈔諸法其弊當救者,前後上七十余疏,多見施行。

世祖崩,毅奏封事於太皇太後曰:“四海不可壹日無君,大行皇帝奄棄天下已五日矣,茍非早定大策,萬壹或啟奸覦,變生不測,實可寒心。皇孫撫軍朔漠,先帝既授以皇太子寶,聖意可知,伏願明諭宗藩大臣,葉謀推戴,遣使奉迎歸正大統,上以副先帝之遣意,下以慰四海萬民之所屬望。”廷議韙之。

成宗即位,毅疏請早正東朝尊號,以嚴孝養。因言:“陛下方虛心求治,而大臣不肯任事。人主之職在於論相,今宰相員太多,議論不壹。伯顏乃先帝舊臣,留以遣陛下者,宜亟相之。為治不必過求高遠,但當遵守舊制,其要有四:親賢、遠佞,信賞必罰而已。”又請建立儲貳,敦睦宗藩,選任臺諫,教習親軍,勿事西南夷,而誌備北邊,凡十余事,上皆嘉納焉。擢僉陜西漢中道肅政廉訪司事,未行,改吏部員外郎。時選曹事多壅滯,毅不避權勢,凡銓量註擬,必準其資歷才品,人皆悅服。奉詔使甘肅給軍需,毅糴買轉輸,規措有法,事辦而民不擾。除僉河東山西道肅政廉訪司事,入為徽政院長史。舊例,臺察於微政院壹無所問,毅謂:“法者,天下公器,宜共遵而行之。臺察者執法之司,何獨不預聞徵政之事。”有與毅不合者,力詆之,毅即謝病去。尋除樞密院經歷,再遷右司郎中,出為西臺治書侍禦史,並以丁父憂不赴。服除,召為左司郎中,遷治書侍禦史。時監察禦史郭章劾郎中哈剌哈孫,贓罪具伏,哈剌哈孫密結權要,以枉問誣章。毅力申辯,有沮之者,疏入報聞,毅以言不用,自引去。召還,授陜西漢中道肅政廉訪使。入為刑部尚書,疏言:“有國者必定律令,使有司知所遵守。今承平日久,宜參酌古今,立壹代之成法。”允之,仍命毅總其事。未幾,改授河北河南道肅政廉訪使。復入為刑部尚書、僉樞密院事。

仁宗在東宮,素知毅。及即位,拜江南行臺侍禦史,召入參議中書省事。俄拜陜西行臺禦史中丞,毅力辭,以疾致仕。延祐元年卒於家,年六十壹。上聞毅卒,嗟悼不已。特贈資政大夫、中書右丞;上護軍,追封平陽郡公,謚文靖,仍命為贊以褒之。子宗義,衡州路總管。毅有奏議五卷,詩文集二十六卷。

史臣曰:世祖崩,徐毅請立皇孫以杜奸覦,可謂安社稷之言矣。世祖晚年,許文正之門人多獲擢用,如毅者亦其壹人也。或謂儒者無益人國,曷觀世祖崇儒之效乎!

滕安上[编辑]

滕安上,字仲禮,中山安喜人。少孤,自力於學。以薦授定州教授,累遷國子博士,擢監丞,遷太常寺丞。

世祖崩,南郊請謚及升祔太廟諸典禮,皆安上所擬,朝廷采而用之。元貞元年,拜監察禦史。京師地震,上疏曰:“君失其道,責見於天。其咎在內廷幹外政,小人廁於君子之列,刑賞僭差,名實混淆。宜側身修行,反昔所為,以盡弭災之道。”其言反覆深切,有司不以上聞。安上曰:“吾不得於言,可去矣。”遂辭職歸。尋起為國子司業,以疾卒,年五十四。贈昭文館大學士,謚文穆。有《東庵類稿》十五卷。吳澄謂其文為有學行之言。

蕭泰登[编辑]

蕭泰登,字則平,其先長沙人,後徒安成。父元永,瓊州路安撫副使。泰登早穎拔,試吏,授永豐縣丞。行省薦其才,遷湖南道儒學副提舉。擢僉廣東提刑按察司事。獠賊反攻城,眾惶惑無所措,泰登奮曰:“督捕盜賊,獨非按察司職耶?”即上馬出城,將吏從之,賊退走,因按潛通獠賊及他奸利事,守令以下抵罪者八十七人。又建議減韶州歲賦銀條,並歷舉廣東積弊二十事,自詣行臺上之。會丁母憂去官。

成宗即位,召泰登為兵部郎中,副禮部侍郎李衎往諭安南。抵其境,迎饋者麇至,泰登悉卻之。安南君臣既喻朝廷德意,泰登又廉敏開亮,不與前使等,益大喜過望,歸所侵地二百裏,遣其臣奉表貢獻謝罪。既復命,授連州知州,未拜,丁父憂。起江西儒學提舉,改遷廣西廉訪司僉事。始至,條便宜二十五事。行都元帥薛阇幹賊殺不辜,泰登劾之,詔泰登鞫其事,出薛阇幹所掠生口六百七十五人、牛馬三千六百有奇,薛阇幹論如律。柳州白蓮道人謀反,應死者二百人,泰登察其冤,釋壹百三十七人。未幾,拜南臺監察禦史,分按江浙行省,卒於舟中,年三十八。

泰登精悍細密,發必中節。或勸以太剛必折,泰登曰:“人患不剛耳,折不折天也,”故自號方崖,以見其誌雲。

張完[编辑]

張完,獻州交河人。性簡重。事成宗於潛邸,授興國路判官,廉明有聲。遷戶部司計,點視倉站,見鷹房官為民害,白於執政斥罷之。再遷監察禦史,糾劾無所避忌。超拜治書侍禦史,劾尚書省臣脫虎脫等,舉朝愕眙。會仁宗立,罷尚書省,始獲免。丁父憂,起為河東道廉訪使,辭不赴。服除,拜工部尚書。卒。謚端恪。

完劾尚書省時,吳澄為國子司業,完子彜肄業國學,澄遣彜告完曰:“人臣惟忠與智,忠者危身奉國,智者有益於國,不危其身。”完復澄曰:“吾寧死,不顧也。”澄嘉嘆之。

權秉忠[编辑]

權秉忠,安伯庸,潞州黎城人。祖垣,金懷遠大將軍、隰州剌史,行黎城令。

秉忠幼從欒城李冶學,工文辭。至元十三年,試諸路儒士於真定,秉忠中高等,山東西道提刑按察使姜彧辟為掾。調封丘尹。大德四年,遷同知鈞州事。十年,調海陵尹。俱有聲。海陵歲饑,賑以私粟,饑民露宿,分官舍居之,民皆感悅。

至大三年,拜陜西行臺監察禦史,所至申冤抑、糾貪墨,甚著風采,皇慶二年,以中書平章政事李孟薦,擢翰林待制,並國史院編修官。以年勞應遷四品,秉忠不自言,翰林學士承旨程鉅夫將薦為直學士,會卒,年六十六。

王興祖[编辑]

王興祖,字景先,衛輝胙城人。以文學薦為汝州學正,辟樞密掾。朝廷議行科舉,其條例多興祖所定。延祐四年,以恩例超壹資,授奉訓大夫、禮部主事。改大宗府左右司員外郎。六年,拜監察禦史,按河南,廉得參知政事妳咱馬丁酗酒虐民事,劾罷之。召為吏部員外郎。未幾,出僉燕南河北道肅政廉訪司事,建言“敦本成化,在尊崇儒術。”又集漢、唐諫臣遺事上之,曰《憲覽》。帝稱其知要。慮囚至大名,有彭四自誣為盜。系獄逾年,興祖閱其辭,遽曰:“此非盜,盜未獲耳。”已而得真盜。論長吏失,入褫其官。復召為禮部郎中。卒年五十二。子毅,國子典籍。

黃肯播[编辑]

黃肯播,字允蓺,利州人。初為錦州儒學正。累遷中書檢校,改吏部主事。延祐四年,擢拜監察禦史。丞相鐵木叠兒以受賕得罪,匿於興聖宮,肯播謂同列曰:“丞相受賕,罪固當治。然其罪之大者,盍悉陳之。”即疏言:“鐵木叠兒違世祖制,括江南地,致汀漳民叛。陰奪阿撒罕太師,致關陜弗靖。降諸王監郡監縣,致宗親不睦。增江淮鹽課,致黎民困窮。引用貪邪小人,致朝廷政亂。”臺臣以聞,仁宗震怒,罷鐵木叠兒政事,黜其黨與。由是肯播名震天下。

明年春,詔禦史長哥偕肯播巡行上都。先是,太府丞監造雲州佛寺,盜上所賜軍匠金帛,軍匠訴之。肯播鞫其獄,詞連平章政事烏列赤;乃入言於上,以沮格修造佛寺為肯播罪。帝召至京師,傳旨責之。尋授雲州知州。州當南北之沖,車駕歲幸上都,供張悉賦於民,肯播取之有制,民不以為擾。

仁宗崩,鐵木叠兒再相,誣肯播誹謗先朝,械至上都,免肯播官,籍其家。泰定元年,起為遼陽行省左司郎中。三年卒,年五十八,子謙,秘書監管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