고본죽서기년/하기

위키문헌 ― 우리 모두의 도서관.


(《급총서(汲冢書)》에서 전하기를)우왕이 양성에 도읍을 정하였다(禹都陽城)。《續漢書·郡國志》二注
(臣瓚曰:……《汲郡古文》亦云居之,不居陽翟也。《漢書·地理志》注
《汲冢古文》並云:「禹都陽城。」)《禮記·緇衣》正義


(《紀年》曰)禹立四十五年。《太平御覽》卷八二皇王部


(《紀年》)益干啟位,啟殺之。《晉書·束皙傳》
(《汲冢書》云)……益為啟所誅。《史通·疑古》
(《竹書紀年》)-{后}-啟殺益。《史通·雜說上》 (《竹書》曰)夏-{后}-開舞九招也。《山海經·大荒西經》注


啟征西河(《紀年》云)《北堂書鈔》卷一三帝王部


(《竹書》云)即位三十九年亡,年七十八。《真誥》卷一五注


(薛瓚《漢書集注》云:《汲郡古文》又云)太康居斟尋。《水經·巨洋水注》
(臣瓚曰:……《汲郡古文》云)太康居峕尋。《漢書·地理志》注
臣瓚云:……《汲冢古文》云:太康居斟尋。《史記·夏本紀》正義
《汲冢古文》云:太康居斟尋。《史記·周本紀》正義


薛瓚《漢書集注》:……(《汲郡古文》)又云……羿亦居之。《水經·巨洋水注》
臣瓚曰:……《汲郡古文》云:……羿亦居之。《漢書·地理志》注
臣瓚云:……《汲冢古文》云:……羿亦居之。《史記·夏本紀》正義
《汲冢古文》云:……羿亦居之。《史記·周本紀》正義


《紀年》曰:帝相即位,處商丘。《太平御覽》卷八二皇王部


《紀年》曰:(帝相)元年,征淮夷。《太平御覽》卷八二皇王部
(《竹書紀年》曰):-{后}-相即位,二年,征黃夷。《後漢書·東夷傳》注
《竹書紀年》曰:(相)二年,征黃夷。《通鑑外紀》卷二


(《竹書紀年》曰):(-{后}-相)七年,於夷來賓。《後漢書·東夷傳》注
《紀年》曰:(相)七年,(干夷來賓)。《通鑑外紀》卷二


薛瓚《漢書集注》云:按《汲郡古文》:相居斟灌。《水經·巨洋水注》


(《竹書紀年》曰):-{后}-少康即位,方夷來賓。《後漢書·東夷傳》注


《紀年》曰:帝寧居原,自遷於老丘。《太平御覽》卷八二皇王部


《汲郡竹書》曰:柏杼子征於東海及王壽,得一狐九尾。《山海經·海外東經》注
《汲冢竹書》:伯杼子往於東海,至於三壽,得一狐九尾。《稽瑞》
《書紀年》曰:……夏伯杼子東征,獲狐九尾。《太平御覽》卷九〇九獸部


《竹書紀年》曰:-{后}-芬即位,三年,九夷來御,曰畎夷、於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太平御覽》卷七八〇四夷部
《竹書紀年》曰:-{后}-芬發即位,三年,九夷來御。《後漢書·東夷傳》注
《竹書紀年》曰:(槐)三年,(九夷來御)。《通鑑外紀》卷二


《竹書紀年》曰:洛伯用與河伯馮夷斗。《水經·洛水注》
《竹書》作馮夷。《山海經·海內北經》注


《紀年》曰:-{后}-芬立四十四年。《太平御覽》卷八二皇王部


《紀年》云:「-{后}-荒即位,元年,以玄圭賓於河,命九東狩於海,獲大鳥。」《北堂書鈔》卷八九禮儀部
《紀年》曰:-{后}-荒即位,元年,以玄璧賓於河,狩於海,獲大魚。《初學記》卷一三禮部上
《紀年》曰:-{后}-芒即位,元年,以玄圭賓於河,東狩於海,獲大魚。-{后}-芒陟位,五十八年。《太平御覽》卷八二皇王部


《竹書》曰:殷王子亥賓於有易而淫焉,有易之君綿臣殺而放之,是故殷主甲微假師於河伯以伐有易,滅之,遂殺其君綿臣也。《山海經·大荒東經》注
河伯僕牛,皆人姓名托寄也,見《汲郡竹書》。《山海經·大荒東經》注


《竹書紀年》曰:-{后}-洩二十一年,命畎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後漢書·東夷傳》注
《紀年》曰:帝洩二十一年,加畎夷等爵命。《通鑑外紀》卷二


《紀年》曰:不降即位,六年,伐九苑。立十九年。其弟立,是為帝扃。《太平御覽》卷八二皇王部


《汲冢書》曰:胤甲居於河西,天有妖鍵,十日並出。又言:本有十日,迭次而運照無窮。《太平御覽》卷四天部
《汲郡竹書》曰:胤甲即位,居西河,有妖孽,十日並出。《山海經·海外東經》注
《汲冢書》曰:胤甲居西河,天有孽,日並出。《開元佔經》卷六
《紀年》曰:帝廑一名胤甲,即位居西河,天有祅孽,十日並出。《太平御覽》卷八二皇王部
《汲冢紀年》曰:胤甲即位,居西河,十日並出,其年胤甲陟。《通鑑外紀》卷二


《紀年》曰:-{后}-昊立三年(帝皋也)。《太平御覽》卷八二皇王部


《紀年》曰:-{后}-發一名-{后}-敬,或曰發惠(其子立,為桀)。《太平御覽》卷八二皇王部


《紀年》云:-{后}-發即位,元年,諸夷賓於王門,再保庸會於上池,諸夷入舞。《北堂書鈔》卷八二禮儀部
《竹書紀年》曰:-{后}-發即位,元年,諸夷賓於王門,諸夷入舞。《後漢書,東夷傳》注
(《竹書紀年》)又曰:-{后}-發即位,元年,諸夷賓於王門,諸夷入舞。《太平御覽》卷七八〇四夷部
《紀年》曰:(發)元年,(諸夷賓於王門,獻其樂舞)。《通鑑外紀》卷二


薛瓚《漢書集注》……(《汲郡古文》)又云:……桀又居之。《水經·巨洋水注》
臣瓚曰:……《汲郡古文》云:……桀又居之。《漢書·地理志》注
臣瓚云:……《汲冢古文》云:……桀又居之。《史記·夏本紀》正義
《汲冢古文》云:……桀又居之。《史記·周本紀》正義


《汲冢竹書》曰:不窋之晜孫。《爾雅·釋親》注


《紀年》曰:-{后}-桀伐岷山,岷山女於桀二人,曰琬、曰琰。桀受二女,無子,刻其名於苕華之玉,苕是琬,華是琰。而棄其元妃於洛,曰末喜氏。末喜氏以與伊尹交,遂以間夏。《太平御覽》卷一三五皇親部
《汲冢書》所謂苕華之玉。《山海經·西山經》注
郭璞曰:《汲冢竹書》曰:桀伐岷山,得女二人,曰琬,曰琰。桀愛二女,斲其名於苕華之玉,苕是琬,華是琰也。《史記·司馬相如傳》集解
劉苕華。《紀年》。《北堂書鈔》卷二一帝王部
《紀年》曰:桀伐懡山,懡山莊王女於桀二女,曰琬,曰琰。桀受二女,無子,斷其名於苕華之玉,苕是琬,華是琰。《藝文類聚》卷八三寶玉部
《紀年》曰:-{后}-桀命扁伐山民,山民女於桀二人,曰琬,曰琰。桀愛二人,女無子焉,斲其名於苕華之玉,苕是琬,華是琰,而棄其元妃於洛,曰妹喜。《太平御覽》卷八二皇王部
《書紀年》曰:桀伐懡山,獻女於桀,二女曰琬,曰琰。桀受女,刻其名於苕華之玉,苕是琬,華是琰。《太平御覽》卷三八一人事部
炖煌高納之郡府《紀年》曰:桀伐岷山,岷山女於桀二女,曰琬,曰琰。桀愛二女,無子,刻其名於苕華之玉,苕是琬,華是琰。《太平御覽》卷八〇五珍寶部
炖煌《紀年》曰:桀伐岷山,岷山女於桀二女,曰琬,曰琰。桀愛二女,無子,刻其名於苕華之玉,苕是琬,華是琰。《事類賦》注卷九玉


《汲冢古文》曰:夏桀作傾宮、瑤台,殫百姓之財。《文選·東京賦》注
《汲郡地中古文冊書》曰:桀築傾宮,飾瑤台。 《文選·吳都賦》注
《汲冢古文》曰:桀作傾宮,飾瑤台。《文選·七命》注
《紀年》曰:……桀傾宮,飾瑤台,作瓊室,立玉門。《太平御覽》卷八二皇王部


《書紀年》曰:夏桀末年,社坼裂,其年為湯所放。《太平御覽》卷八八〇咎徵部


《紀年》曰:……湯遂滅夏,桀逃南巢氏。《太平御覽》卷八二皇王部


《紀年》曰:……自禹至桀十七世,有王與無王,用歲四百七十一年。《太平御覽》卷八二皇王部
《汲冢紀年》曰:有王與無王,用歲四百七十一年矣。《史記·夏本紀》集解
徐廣曰:……案《汲冢紀年》曰:有王與無王,用歲四百七十一年。《史記·夏本紀》索隱
《紀年》曰:凡夏自禹以至於桀,十七王。《文選·六代論》注
《汲冢紀年》曰:(夏十七王)四百七十一年。《通鑑外紀》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