번역:삼국유사/권제3

위키문헌 ― 우리 모두의 도서관.

흥법(興法)[편집]

순도가 고구려에 처음 불교를 전하다[편집]

順道肇麗(<道公>之次, 亦有<法深> <義淵> <曇嚴>之流, 相繼而興敎. 然, 古傳無文, 今亦不敢編次. 詳見《僧傳》.)

《高麗本記》云: 「<小獸林王>卽位二年壬申, 乃<東晉><咸安>二年, <孝武帝>卽位之年也. <前秦><符[1]堅>遣使及僧<順道>, 送佛像經文.(時<堅>都<關中>, 卽<長安>.) 又四年甲戌, <阿道>來自<晋>. 明年乙亥二月, 創<肖門寺>, 以置<順道>, 又創<伊弗蘭寺>, 以置<阿道>. 此<高麗>佛法之始.」《僧傳》作二<道>來自<魏>云者, 誤矣, 實自<前秦>而來. 又云<肖[2]門寺>今<興國>, <伊弗蘭寺>今<興福>, 亦誤. 按, <麗>時都<安市城>, 一名<安丁忽>, 在<遼水>之北. <遼水>一名[3]<鴨淥>, 今云<安民江>, 豈有<松京>之<興國寺>名! 讚曰: <鴨淥>春深渚草鮮, 白沙鷗鷺等閑眠. 忽驚柔櫓一聲遠, 何處漁舟客到烟.

난타가 백제에 처음으로 불교를 열다[편집]

難陁闢濟

《百濟本記》云: 「第十五(《僧傳》云十四, 誤)<沈流王>卽位甲申(<東晋><孝武帝><大元[4]>九年), 胡僧<摩羅難陁>自<晋>, 迎置宮中禮敬. 明年乙酉, 創佛寺於新都<漢山州>, 度僧十人, 此<百濟>佛法之始. 又<阿莘王>卽位<大元>十七年二月, 下敎崇信佛法求福.」 <摩羅難陁>, 譯云「童學」(其異跡詳見《僧傳》). 讚曰: 天造從來草昧間, 大都爲伎也應難. 翁翁自解呈歌舞, 引得旁人借眼看.

아도가 신라에 불교의 터전을 마련하다[편집]

阿道基羅(一作<我道>, 又阿頭>.)

《新羅本記》第四云: 「第十九<訥祗王>時, 沙門<墨胡子>, 自<高麗>至<一善郡>, 郡人<毛禮>(或作<毛祿>), 於家中作堀室安置. 時<梁>遣使賜衣著香物(<高得相>詠史詩云: 「<梁>遣使僧曰<元表>, 宣送溟檀及經像.」), 君臣不知其香名與其所用, 遣人齎香遍問國中. <墨胡子>見之曰: 「此之謂香也. 焚之則香氣芬馥, 所以達誠於神聖. 神聖未有過於三寶, 若燒此發願, 則必靈應.」(<訥祗>在<晋> <宋>之世, 而云<梁>遣使, 恐誤.) 時, 王女病革, 使召<墨胡子>焚香表誓, 王女之病尋愈. 王喜, 厚加賚貺, 俄而不知所歸. 又至二十一<毗處王>時, 有<我道和尙>, 與侍者三人, 亦來<毛禮>家, 儀表似<墨胡子>, 住數年, 無疾而終. 其侍者三人留住, 講讀經律, 往往有信奉者.(有注云, 與本碑及諸傳記殊異. 又《高僧傳》云<西竺>人, 或云從<吳>來.) 按<我道>本碑云: 「<我道><高麗>人也, 母<高道寧>. <正始>間, <曹魏>人<我(姓<我>也)堀摩>奉使<句麗>, 私之而還, 因而有娠. 師生五歲, 其母令出家. 年十六歸<魏>, 省覲<堀摩>, 投<玄彰和尙>講下就業, 年十九又歸寧於母. 母謂曰: 「此國于今不知佛法, 爾後三千餘月, <鷄林>有聖王出, 大興佛敎. 其京都內有七處伽藍之墟, 一曰<金橋>東<天鏡>林(今<興輪寺>. <金橋>謂<西川>之橋, 俗訛呼云<松橋>也. 寺自<我道>始基而中廢, 至<法興王>丁未草創, 乙卯大開, <眞興王>畢成), 二曰<三川>歧(今<永興寺>, 與<興輪>開同代), 三曰<龍宮>南(今<黃龍寺>, <眞興王>癸酉始開), 四曰<龍宮>北(今<芬皇寺>, <善德>甲午始開), 五曰<沙川>尾(今<靈妙寺>, <善德王>乙未始開), 六曰<神遊>林(今<天王寺>, <文武王>己卯開), 七曰<婿請>田(今<曇嚴寺>). 皆前佛時伽藍之墟, 法水長流之地, 爾歸彼而播揚大敎, 當東嚮於釋祀矣.」 <道>禀敎至<雞林>, 寓止王城西里, 今<嚴莊寺>, 于時<未雛王>卽位二年癸未也. 詣闕請行敎法, 世以前所未見爲嫌, 至有將殺之者, 乃逃隱于<續林>(今<一善縣>)<毛祿>家(「祿」與「禮」形近之訛. 古記云: 『法師初來<毛祿>家, 時天地震驚, 時人不知僧名而云<阿頭彡麽>, 「彡麽」者乃鄕言之稱僧也, 猶言沙彌也.』)三年. 時, <成國公主>疾, 巫醫不效, 勅使四方求醫, 師率然赴闕, 其疾遂理. 王大悅, 問其所須, 對曰: 『貧道百無所求, 但願創佛寺於<天鏡>林, 大興佛敎, 奉福邦家爾.』 王許之, 命興工, 俗方質儉, 編茅葺屋. 住而講演, 時或天花落地, 號<興輪寺>. <毛祿>之妹名<史>氏, 投師爲尼, 亦於<三川>歧, 創寺而居, 名<永興寺>. 未幾, <末雛王>卽世, 國人將害之, 師還<毛祿>家, 自作塚, 閉戶自絶, 遂不復現. 因此大敎亦廢, 至二十三<法興大王>, 以<蕭梁><天監>十三年甲午登位, 乃興<釋氏>, 距<末雛王>癸未之歲二百五十二年, <道寧>所言三千餘月, 驗矣.」 據此,《本記》與本碑, 二說相戾不同如此. 嘗試論之, <梁> <唐>二《僧傳》, 及《三國本史》皆載, <麗> <濟>二國佛敎之始, 在<晋>末<大元>之間, 則二<道>法師, 以<小獸林>甲戌, 到<高麗>明矣, 此傳不誤. 若以<毗處王>時方始到<羅>, 則是<阿道>留<高麗>百餘歲乃來也. 雖大聖行止出沒不常, 未必皆爾, 抑亦<新羅>奉佛, 非晩甚如此. 又若在<末雛>之世, 則却超先於到<麗>甲戌百餘年矣. 于時, <雞林>未有文物禮敎, 國號猶未定, 何暇<阿道>來請奉佛之事? 又不合<高麗>未到而越至于<羅>也. 設使暫興還廢, 何其間寂寥無聞, 而尙不識香名哉! 一何大後, 一何大先, 揆夫東漸之勢, 必始于<麗> <濟>而終乎<羅>. 則<訥祗>旣與<獸林>世相接也, <阿道>之辭<麗>抵<羅>, 宜在<訥祗>之世. 又王女救病, 皆傳爲<阿道>之事, 則所謂「墨胡者」非眞名也, 乃指目之辭. 如<梁>人指<達摩>爲「碧眼胡」, <晋>調釋<道安>爲「柒道人」類也. 乃<阿道>危行避諱, 而不言名姓故也. 蓋國人隨其所聞, 以<墨胡> <阿道>二名, 分作二人爲傳爾. 況云<阿道>儀表似<墨胡>, 則以此可驗其一人也. <道寧>之序七處, 直以創開先後預言之, 兩《傳》失之, 故今以<沙川尾>躋於五次, 三千餘月, 未必盡信書. 自<訥祗>之世, 抵乎丁未, 无慮一百餘年, 若曰一千餘月, 則殆幾矣. 姓<我>單名, 疑贗難詳. 又按<元魏>釋《曇始(一云<惠始>)傳》云: 「<始><關中>人, 自出家已後, 多有異迹. <晋><孝武><大元>九年末, 齎經律數十部, 往<遼東>宣化, 現授三乘, 立以歸戒, 盖<高麗>聞道之始也. <義熙>初復還<關中>, 開導<三輔>. <始>足白於面, 雖涉泥水, 未嘗沾濕, 天下咸稱<白足和尙>云. <晋>末, 朔方凶奴<赫連勃勃>, 破獲<關中>, 斬戮無數, 時<始>亦遇害, 刀不能傷, <勃勃>嗟嘆之, 普赦沙門, 悉皆不殺. <始>於是潛遁山澤, 修頭陁行. <拓拔燾>復剋<長安>, 擅威<關> <洛>, 時有<博陵><崔皓>, 小習左道, 猜嫉釋敎. 旣位居僞輔, 爲<燾>所信, 乃與天師<寇謙之>說<燾>, 佛敎無益, 有傷民利, 勸令廢之云云. <大平>之末, <始>方知<燾>將化時至, 乃以元會之日, 忽杖錫到宮門. <燾>聞令斬之, 屢不傷, <燾>自斬之亦無傷, 飼北園所養虎, 亦不敢近. <燾>大生慚懼, 遂感癘疾, <崔> <寇>二人, 相次發惡病. 燾以過由於彼, 於是誅滅二家門族, 宣下國中, 大張佛法.」 <始>, 後不知所終. 議曰: <曇始>以<大元>末到海東, <義熙>初還<關中>, 則留此十餘年, 何東史無文? <始>旣恢詭不測之人, 而與<阿道> <墨胡> <難陁>, 年事相同, 三人中疑一必其變諱也. 讚曰: 雪擁<金橋>凍不開, <雞林>春色未全廻. 可怜靑帝多才思, 先着<毛郞>宅裏梅.

《新羅本記》第四云: 「第十九<訥祗王>時, 沙門<墨胡子>, 自<高麗>至<一善郡>, 郡人<毛禮>(或作<毛祿>), 於家中作堀室安置. 時<梁>遣使賜衣著香物(<高得相>詠史詩云: 「<梁>遣使僧曰<元表>, 宣送溟檀及經像.」), 君臣不知其香名與其所用, 遣人齎香遍問國中. <墨胡子>見之曰: 「此之謂香也. 焚之則香氣芬馥, 所以達誠於神聖. 神聖未有過於三寶, 若燒此發願, 則必靈應.」(<訥祗>在<晋> <宋>之世, 而云<梁>遣使, 恐誤.) 時, 王女病革, 使召<墨胡子>焚香表誓, 王女之病尋愈. 王喜, 厚加賚貺, 俄而不知所歸. 又至二十一<毗處王>時, 有<我道和尙>, 與侍者三人, 亦來<毛禮>家, 儀表似<墨胡子>, 住數年, 無疾而終. 其侍者三人留住, 講讀經律, 往往有信奉者.(有注云, 與本碑及諸傳記殊異. 又《高僧傳》云<西竺>人, 或云從<吳>來.) 按<我道>本碑云: 「<我道><高麗>人也, 母<高道寧>. <正始>間, <曹魏>人<我(姓<我>也)堀摩>奉使<句麗>, 私之而還, 因而有娠. 師生五歲, 其母令出家. 年十六歸<魏>, 省覲<堀摩>, 投<玄彰和尙>講下就業, 年十九又歸寧於母. 母謂曰: 「此國于今不知佛法, 爾後三千餘月, <鷄林>有聖王出, 大興佛敎. 其京都內有七處伽藍之墟, 一曰<金橋>東<天鏡>林(今<興輪寺>. <金橋>謂<西川>之橋, 俗訛呼云<松橋>也. 寺自<我道>始基而中廢, 至<法興王>丁未草創, 乙卯大開, <眞興王>畢成), 二曰<三川>歧(今<永興寺>, 與<興輪>開同代), 三曰<龍宮>南(今<黃龍寺>, <眞興王>癸酉始開), 四曰<龍宮>北(今<芬皇寺>, <善德>甲午始開), 五曰<沙川>尾(今<靈妙寺>, <善德王>乙未始開), 六曰<神遊>林(今<天王寺>, <文武王>己卯開), 七曰<婿請>田(今<曇嚴寺>). 皆前佛時伽藍之墟, 法水長流之地, 爾歸彼而播揚大敎, 當東嚮於釋祀矣.」 <道>禀敎至<雞林>, 寓止王城西里, 今<嚴莊寺>, 于時<未雛王>卽位二年癸未也. 詣闕請行敎法, 世以前所未見爲嫌, 至有將殺之者, 乃逃隱于<續林>(今<一善縣>)<毛祿>家(「祿」與「禮」形近之訛. 古記云: 『法師初來<毛祿>家, 時天地震驚, 時人不知僧名而云<阿頭彡麽>, 「彡麽」者乃鄕言之稱僧也, 猶言沙彌也.』)三年. 時, <成國公主>疾, 무녀(巫女)의 의술(醫術)이 효력이 없자, 조서(詔書)를 내려 사방(四方)으로 의사를 구하도록 시켰다. , 師率然赴闕, 其疾遂理. 王大悅, 問其所須, 對曰: 『貧道百無所求, 但願創佛寺於<天鏡>林, 大興佛敎, 奉福邦家爾.』 王許之, 命興工, 俗方質儉, 編茅葺屋. 住而講演, 時或天花落地, 號<興輪寺>. <毛祿>之妹名<史>氏, 投師爲尼, 亦於<三川>歧, 創寺而居, 名<永興寺>. 未幾, <末雛王>卽世, 國人將害之, 師還<毛祿>家, 自作塚, 閉戶自絶, 遂不復現. 因此大敎亦廢, 至二十三<法興大王>, 以<蕭梁><天監>十三年甲午登位, 乃興<釋氏>, 距<末雛王>癸未之歲二百五十二年, <道寧>所言三千餘月, 驗矣.」 據此,《本記》與本碑, 二說相戾不同如此. 嘗試論之, <梁> <唐>二《僧傳》, 及《三國本史》皆載, <麗> <濟>二國佛敎之始, 在<晋>末<大元>之間, 則二<道>法師, 以<小獸林>甲戌, 到<高麗>明矣, 此傳不誤. 若以<毗處王>時方始到<羅>, 則是<阿道>留<高麗>百餘歲乃來也. 雖大聖行止出沒不常, 未必皆爾, 抑亦<新羅>奉佛, 非晩甚如此. 又若在<末雛>之世, 則却超先於到<麗>甲戌百餘年矣. 于時, <雞林>未有文物禮敎, 國號猶未定, 何暇<阿道>來請奉佛之事? 又不合<高麗>未到而越至于<羅>也. 設使暫興還廢, 何其間寂寥無聞, 而尙不識香名哉! 一何大後, 一何大先, 揆夫東漸之勢, 必始于<麗> <濟>而終乎<羅>. 則<訥祗>旣與<獸林>世相接也, <阿道>之辭<麗>抵<羅>, 宜在<訥祗>之世. 又王女救病, 皆傳爲<阿道>之事, 則所謂「墨胡者」非眞名也, 乃指目之辭. 如<梁>人指<達摩>爲「碧眼胡」, <晋>調釋<道安>爲「柒道人」類也. 乃<阿道>危行避諱, 而不言名姓故也. 蓋國人隨其所聞, 以<墨胡> <阿道>二名, 分作二人爲傳爾. 況云<阿道>儀表似<墨胡>, 則以此可驗其一人也. <道寧>之序七處, 直以創開先後預言之, 兩《傳》失之, 故今以<沙川尾>躋於五次, 三千餘月, 未必盡信書. 自<訥祗>之世, 抵乎丁未, 无慮一百餘年, 若曰一千餘月, 則殆幾矣. 姓<我>單名, 疑贗難詳. 又按<元魏>釋《曇始(一云<惠始>)傳》云: 「<始><關中>人, 自出家已後, 多有異迹. <晋><孝武><大元>九年末, 齎經律數十部, 往<遼東>宣化, 現授三乘, 立以歸戒, 盖<高麗>聞道之始也. <義熙>初復還<關中>, 開導<三輔>. <始>足白於面, 雖涉泥水, 未嘗沾濕, 天下咸稱<白足和尙>云. <晋>末, 朔方凶奴<赫連勃勃>, 破獲<關中>, 斬戮無數, 時<始>亦遇害, 刀不能傷, <勃勃>嗟嘆之, 普赦沙門, 悉皆不殺. <始>於是潛遁山澤, 修頭陁行. <拓拔燾>復剋<長安>, 擅威<關> <洛>, 時有<博陵><崔皓>, 小習左道, 猜嫉釋敎. 旣位居僞輔, 爲<燾>所信, 乃與天師<寇謙之>說<燾>, 佛敎無益, 有傷民利, 勸令廢之云云. <大平>之末, <始>方知<燾>將化時至, 乃以元會之日, 忽杖錫到宮門. <燾>聞令斬之, 屢不傷, <燾>自斬之亦無傷, 飼北園所養虎, 亦不敢近. <燾>大生慚懼, 遂感癘疾, <崔> <寇>二人, 相次發惡病. 燾以過由於彼, 於是誅滅二家門族, 宣下國中, 大張佛法.」 <始>, 後不知所終. 議曰: <曇始>以<大元>末到海東, <義熙>初還<關中>, 則留此十餘年, 何東史無文? <始>旣恢詭不測之人, 而與<阿道> <墨胡> <難陁>, 年事相同, 三人中疑一必其變諱也. 讚曰: 雪擁<金橋>凍不開, <雞林>春色未全廻. 可怜靑帝多才思, 先着<毛郞>宅裏梅.

원종이 불법을 일으키고 염촉이 순교하다[편집]

原宗興法(距<訥祗>世一百餘年) 厭髑滅身

《新羅本記》, <法興大王>卽位十四年, 小臣<異次頓>爲法滅身, 卽<蕭梁><普通>八年丁未, <西竺><達摩>來<金陵>之歲也. 是年, <朗智法師>亦始住<靈鷲山>開法, 則大敎興衰, 必遠近相感一時, 於此可信. <元和>中, <南澗寺>沙門<一念>, 撰《髑香墳禮佛結社文》, 載此事甚詳. 其畧曰: 「昔在<法興大王>垂拱<紫極之殿>, 俯察扶桑之域, 以謂『昔<漢><明>感夢, 佛法東流. 寡人自登位, 願爲蒼生, 欲造修福滅罪之處.』 於是, 朝臣(《鄕傳》云, <工目> <謁恭>等)未測深意, 唯遵理國之大義, 不從建寺之神略. 大王嘆曰: 『於戱! 寡人以不德, 丕承大業, 上虧陰陽之造化, 下無黎庶之歡, 萬機之暇, 留心釋風, 誰與爲伴?』 粤有內養者, 姓<朴>字<厭髑>(或作<異次>, 或云<伊處>, 方音之別也, 譯云「厭」也. 「髑」, 「頓」 「道」 「覩」 「獨」等皆隨書者之便, 乃助辭也. 今譯上不譯下, 故云<厭髑>, 又<厭覩>等也), 其父未詳, 祖阿珍<宗>, 卽<習寶>葛文王之子也.(<新羅>官爵凡十七級, 其第四曰波珍喰, 亦云阿珍喰也. <宗>其名也, <習寶>亦名也. <羅>人凡追封王者, 皆稱葛文王, 其實, 史臣亦云未詳. 又按<金用行>撰《阿道碑》, 舍人時年二十六, 父<吉升>, 祖<功漢>, 曾祖<乞解大王>.) 挺竹柏而爲質, 抱水鏡而爲志, 積善曾孫, 望宮內之爪牙, 聖朝忠臣, 企河淸之登侍. 時年二十二, 當充舍人(<羅>爵有大舍 小舍等, 蓋下士之秩), 瞻仰龍顔, 知情擊目. 奏云: 『臣聞古人, 問策蒭蕘. 願以危罪啓諮.』 王曰: 『非爾所爲.』 舍人曰: 『爲國亡身, 臣之大節; 爲君盡命, 民之直義. 以謬傳辭, 刑臣斬首, 則萬民咸伏, 不敢違敎.』 王曰: 『解肉枰軀, 將贖一鳥; 洒血摧命, 自怜七獸. 朕意利人, 何殺無罪! 汝雖作功德, 不如避罪.』 舍人曰: 『一切難捨, 不過身命. 然, 小臣夕死, 大敎朝行, 佛日再中, 聖主長安.』 王曰: 『鸞鳳之子, 幼有凌霄之心; 鴻鵠之兒, 生懷截波之勢. 爾得如是, 可謂大士之行乎!』 於焉, 大王權整威儀, 風刁東西, 霜仗南北, 以召群臣, 乃問: 『卿等於我欲造精舍, 故作留難.』(《鄕傳》云, <髑>爲以王命傳下興工創寺之意, 群臣來諫, 王乃責怒於<髑>, 刑以僞傳王命.) 於是, 群臣戰戰兢懼, 傯侗作誓, 指手東西. 王喚舍人而詰之, 舍人失色, 無辭以對. 大王忿怒, 勅令斬之, 有司縛到衙下, 舍人作誓, 獄吏斬之, 白乳湧出一丈.(《鄕傳》云, 舍人誓曰: 『大聖法王, 欲興佛敎, 不顧身命, 多卻結緣, 天垂瑞祥, 遍示人庶.』 於是, 其頭飛出, 落於<金剛山>頂云云.) 天四黯黲, 斜景爲之晦明, 地六震動, 雨花爲之飄落. 聖人哀戚, 沾悲淚於龍衣, 冢宰憂傷, 流輕汗於蟬冕. 甘泉忽渴, 魚鼈爭躍; 直木先折, 猿猱群鳴. 春宮連鑣之侶, 泣血相顧, 月庭交袖之朋, 斷膓惜別, 望柩聞聲, 如喪考妣. 咸謂『<子推>割股, 未足比其苦節; <弘演>刳腹, 詎能方其壯烈. 此乃扶丹墀之信力, 成<阿道>之本心, 聖者也.』 遂乃葬北山之西嶺(卽<金剛山>也. 傳云, 頭飛落處, 因葬其地, 今不言何也?) 內人哀之, 卜勝地, 造蘭若, 名曰<刺楸寺>. 於是, 家家作禮, 必獲世榮, 人人行道, 當曉法利. <眞興大王>卽位五年甲子, 造<大興輪寺>(按《國史》與《鄕傳》, 『實, <法興王>十四年丁未始開, 二十一年乙卯大伐<天鏡>林, 始興工, 梁棟之材, 皆於其林中取足, 而階礎石龕皆有之, 至<眞興王>甲子寺成.』 故云甲子,《僧傅》云七年, 誤), <大淸>之初, <梁>使<沈湖>將舍利, <天嘉>六年, <陳>使<劉思>幷僧<明觀>, 奉內經幷次, 寺寺星張, 塔塔鴈行. 竪法幢, 懸梵鏡, 龍象釋徒, 爲寰中之福田, 大小乘法, 爲京國之慈雲. 他方菩薩出現於世(謂<芬皇>之<陳那>, <浮石><寶蓋>, 以至<洛山><五臺>等是也), <西域>名僧降臨於境, 由是倂<三韓>而爲邦, 掩四海爲家. 故書德名於天▩之樹, 影神跡於星河之水, 豈非三聖威之所致也.(謂<我道> <法興> <厭髑>也.) 降有國統<惠隆> 法主<孝圓> <金相郎> 大統<鹿風> 大書省<眞怒> 波珍喰<金嶷>等, 建舊塋, 樹豊碑, <元和>十二年丁酉八月五日, 卽第四十一<憲德大王>九年也. <興輪寺><永秀禪師>(于時, 瑜伽諸德皆稱禪師), 結湊斯塚禮佛之香徒, 每月五日, 爲魂之妙願, 營壇作梵.」 又《鄕傳》云: 「鄕老每當忌旦, 設社會於<興輪寺>, 則今月初五, 乃舍人捐軀順法之晨也.」 鳴呼! 無是君無是臣, 無是臣無是功, 可謂<劉> <葛>魚水, 雲龍感會之美歟? <法興王>旣擧廢立寺, 寺成, 謝冕旒披方袍, 施宮戚爲寺隸(寺隸至今稱王孫, 後至<太宗王>時, 宰輔<金良圖>信向佛法, 有二女曰<花寶> <蓮寶>, 捨身爲此寺婢. 又以逆臣<毛尺>之族, 沒寺爲隸, 二族之裔至今不絶), 主住其寺, 躬任弘化. <眞興>乃繼德重聖, 承袞職處九五, 威率百僚, 號令畢備, 因賜額<大王興輪寺>. 前王姓<金>氏, 出家<法雲>, 字<法空>.(《僧傳》與諸說亦以王妃出家名<法雲>, 又<眞興王>爲<法雲>, 又以爲<眞興>之妃名<法雲>, 頗多疑混.)《冊府元龜》云: 「姓<募>, 名<秦>. 初興役之乙卯歲, 王妃亦創<永興寺>, 慕<史>氏之遺風, 同王落彩爲尼, 名<妙法>, 亦住<永興寺>, 有年而終.」《國史》云: 「<建福>三十一年, <永興寺>塑像自壞, <眞興王>妃比丘尼卒.」 按, <眞興>乃<法興>之姪子, 妃<思刀夫人><朴>氏, <牟梁里><英失>角干之女, 亦出家爲尼, 而非<永興寺>之創主也. 則恐「眞」字當作「法」. 謂<法興>之妃<巴刁夫人>爲尼者之卒也, 乃創寺立像之主故也. 二<興>捨位出家, 史不書, 非經世之訓也? 又於<大通>元年丁未, 爲<梁>帝創寺於<熊川州>, 名<大通寺>.(<熊川>卽<公州>也, 時屬<新羅>故也. 然恐非丁未也, 乃<中大通>元年己酉歲所創也. 始創<興輪>之丁未, 未暇及於他郡立寺也.) 讚曰: 聖智從來萬世謀, 區區輿議謾秋毫. 法輪解逐金輪轉, 舜日方將佛日高. 右<原宗>. 徇義輕生已足驚, 天花白乳更多情. 俄然一釰身亡後, 院院鍾聲動帝京. 右<厭髑>.

법왕이 살생을 금하다[편집]

法王禁殺

<百濟>第二十九<法王>諱<宣>, 或云<孝順>, <開皇>十年己未卽位. 是年冬, 下詔禁殺生, 放民家所養鷹鸇之類, 焚漁獵之具, 一切禁止. 明年庚申, 度僧三十人, 創<王興寺>於時都<泗泚城>(今<扶餘>), 始立栽而升遐, <武王>繼統, 父基子構, 歷數紀而畢成. 其寺亦名<彌勒寺>, 附山臨水, 花木秀麗, 四時之美具焉. 王每命舟, 沿河入寺, 賞其形勝壯麗.(與古記所載小異, <武王>是貧母與池龍通交而所生, 小名<薯蕷>, 卽位後諡號<武王>, 初與王妃草創也.) 讚曰: 詔寬▩▩千丘惠, 澤洽豚魚四海仁. 莫辱聖君輕下世, 上方兜率正芳春.

보장왕이 도교를 신봉하자 보덕화상이 암자를 옮기다[편집]

寶藏奉老 普德移庵

보장왕이 도교를 중시하다 - 보덕이 절을 이동시키다(고구려를 떠나다)

《高麗本記》云: 「<麗>季<武德><貞觀>間, 國人爭奉<五斗米敎>, <唐><高祖>聞之, 遣道士, 送天尊像來, 講《道德經》, 王與國人聽之. 卽第二十七代<榮留王>卽位七年, <武德>七年甲申也. 明年遣使往<唐>, 求學佛 老, <唐>帝(謂<高祖>也)許之. 及<寶藏王>卽位(<貞觀>十六年壬寅也), 亦欲倂興三敎, 時寵相<蓋蘇文>, 說王以儒 釋並熾而黃冠未盛, 特使於<唐>求道敎.

고려본기(高麗本記: 일반적으로 삼국사기고구려본기(高句麗本記)인 것으로 추측함)》에서는 다음과 같이 말하고 있다: 고구려(BC 37~668) 말기인 당나라 고조(高祖) 무덕(武德: 618~626) 때와 태종(太宗) 정관(貞觀: 627~649) 때에 고구려 사람들은 다투어 오두미교(五斗米敎)를 믿었다. 당나라 고조가 이에 대해 듣고는 원시천존상(天尊像)과 함께 도사(道士)를 고구려로 파견하였다. 파견된 도사는 고구려에 도착한 후 《도덕경(道德經)》을 강론했는데 고구려의 왕(영류왕)과 나라 사람들(왕족들과 귀족들인 것으로 여겨진다)이 함께 그 강론을 들었다. 이 때가 고구려 제27대 왕인 영류왕(榮留王: 재위 618~642)의 재위 7년이자 당나라 고조(高祖)의 무덕(武德: 618~626) 7년인 624년(갑신년)이다. 이듬해인 625년에는 고구려에서 당나라에 사신을 보내어 불교(佛)와 도교(老: 노자)를 배울 수 있게 (유학생들을 보내는 일을) 허락해 달라고 청했는데 당나라 황제 고조(高祖: 재위 618~626)는 이를 허락했다. 그리고 당나라 태종(太宗: 재위 626~649) 정관(貞觀: 627~649) 16년인 642년(임인년)에는 고구려의 보장왕(寶藏王: 재위 642~668, 고구려의 마지막 왕)이 즉위했는데, 보장왕은 (영류왕이 취한 정책을 그대로 이어받아) 또한 유교 · 불교 · 도교(儒佛道)의 삼교(三敎)가 모두 나란히 흥한 상태가 되게 하고자 하였다. 당시에 보장왕(재위 642~668)의 총애를 받고 있던 재상 연개소문(蓋蘇文: 603~663?)이 다음과 같은 건의를 했다: "지금 유교(儒)와 불교(釋: 석씨 즉 석가)는 둘 다 융성하지만 도교(黃冠: 도사의 관)는 융성하지 않은 상태입니다. 그러니 특별히 당나라에 사신을 보내서 도교를 배워올 수 있게 하십시오."

時, <普德和尙>住<盤龍寺>, 憫左道匹正, 國祚危矣, 屢諫不聽, 乃以神力飛方丈, 南移于<完山州>(今<全州>也)<孤大山>而居焉, 卽<永徽>元年庚戌六月也.(又《本傳》云, <乾封>二年丁卯三月三日也.) 未幾國滅(以<摠章>元年戊辰國滅, 則計距庚戌十九年矣), 今<景福寺>有飛來方丈是也云云.(已上《國史》.) <眞樂公>留詩在堂, <文烈公>著傳行世.

당시에 보덕화상(普德和尙)이 반룡사(盤龍寺)에 있었는데 (보장왕과 연개소문이 시행하려고 하는 바에 대한 이야기를 듣고는) 좌도(左道: 도교를 뜻함)가 정도(正: 불교를 뜻함)에 맞서 싸우게 되어 국운이 위태로워질 것을 우려하였다. 이에 보덕화상은 잘못을 바로 잡아 줄 것을 여러 번 요청했으나 보장왕은 간언을 듣지 않았다. 그러자 보덕화상은 자신이 거처하고 있던 방장(方丈: 지위가 높은 승려의 처소)을 신력(神力)으로 날려 남쪽으로 이동시켜 지금(참고: 일연(1206~1289)이 《삼국유사》를 지은 때는 고려(918~1392) 말기인 1281년이다)의 전주(全州)인 완산주(完山州)의 고대산(孤大山: 고덕산 · 高德山)으로 옮긴 후, 거기에서 거처하였다. 이때가 당나라 고종(高宗: 649~683, 제3대 황제)의 영휘(英徽: 650~655) 원년(元年)인 650년(경술년) 6월이었다. 또는 《본전(本傳)》에 의하면 당나라 고종(高宗: 649~683)의 건봉(乾封: 666~668) 2년인 667년(정묘년) 3월 3일이었다고 한다. 이후 얼마 지나지 않아 고구려(BC 37~668)가 망했다. 당나라 고종(高宗: 649~683)의 총장(總章: 668~670) 원년인 668년(무진년)에 고구려가 망했으니 그 사이 기간을 계산해 보면 650년(庚: 경술년)으로부터 668년(戌: 무진년)까지는 19년이다. 지금의 경복사(景福寺)에 있는 비래방장(飛來方丈: 고유명사이며 문자 그대로의 뜻은 "날아서 온 방장"이다)이 바로 이렇게 하여 생겨났다고 한다. 이상은 《국사(國史)》에서 전하고 있는 내용이다. 진락공(眞樂公) 이자현(李資玄: 1061~1125, 고려 중기의 학자이자 거사, 청평거사로 불림, 사리탑이 있음)은 보덕화상에 대한 시(詩)를 지어 당(堂: 집 또는 법당)에 남겨 두었고, 문렬공(文烈公) 김부식(金富軾: 1075~1151)은 보덕화상의 전기를 저술하여 세상에 전했다.

又按《唐書》云: 「先是, <隋><煬帝>征<遼東>, 有裨將<羊皿>, 不利於軍, 將死有誓曰『必爲寵臣滅彼國矣』, 及<蓋氏>擅朝, 以<盖>爲氏, 乃以<羊皿>是之應也.」

또한 《당서(唐書)》를 살펴보면 다음과 같은 이야기가 있다: 이보다 앞서 수나라(隨) 양제(煬帝)가 요동(遼東)을 정벌할 때 수 양제(재위 604~617)의 막료급 장수(裨將: 비장)로 양명(羊皿)이라는 이름을 가진 자가 있었다. 그는 (고구려와의) 전쟁(612년 1월의 을지문덕살수 대첩)에 패하여 죽게 되었을 때 다음과 같이 맹세하였다. "(다시 태어나면) 나는 반드시 고구려의 총애받는 신하(寵臣)가 되어 고구려가 멸망되게 할 것이다." 연개소문(蓋氏)이 조정의 권력을 홀로 차지하여 마음대로 휘두르게 되었다. 연개소문이 개(蓋)를 자신의 성으로 바꾼 것(즉, 연개소문으로 태어나게 된 것)은 곧 양명(羊皿 = 蓋)이 되어 이전의 전쟁(살수 대첩) 때의 죽음(是)을 보복한(應) 것이라 하겠다.

(역자 주: 인과응보와 윤회를 믿는 승려로서의 일연은, 한 개인의 역사적 또는 객관적 사실이나 위업보다는, 양명과 연개소문의 이야기를 통해 한 개인이 원수를 원수로 갚는 것 또는 피의 보복을 맹세할 정도로 마음 속 깊이 원한을 가지는 것은 결국 자신과 자신이 속한 곳을 파멸시키는 결과를 가져올 원인을 뿌리는 것이라는 점에 더 착안하고 있는 것으로 보인다. 일연은 양명으로서의 삶이건 연개소문으로서의 삶이건 모두 번뇌에 묶여 자신 스스로를 파괴하는 것을 계속 반복하고 있는 것일 뿐이라고 보는 것 같다. 한편, 당시의 불교 지도자로서의 일연은 보장왕의 유불도 삼교 정립 정책에 동의했을 뿐 아니라 이를 적극적으로 추진하면서, 불교 사찰을 도교의 도관으로 삼는 등 불교를 탄압한 연개소문에 대해서 탐탁치 않게 보고 있는 것 같다 (참고: 한국의 도교#연개소문의 억불양도책). 만일 지금 시대에서, 어떤 위정자가 기독교가 너무 융성하다는 이유로 기독교의 교회를 도교의 도관으로 삼겠다고 하면 어떤 일이 벌어질까? 아마, 기독교의 지도자들은 물론이고 그 신자들도 목숨을 걸고 저항할 것이며 오히려 그 위정자가 자리에서 내쫓길 것이다. 당시의 고구려 불교의 유력한 지도자였던 보덕이 고구려를 떠난 것은, 최소한으로 생각하여도, 고구려에 극심한 국론 분열이 있었다는 것을 반증한다. 이런 면에서 보장왕과 연개소문의 종교 정책은 불교측 정치 세력을 일시적으로 약화시키는 이득은 있었을 것이나 결과적으로 득보다 실이 많았던 것으로 여겨진다.)

又按《高麗古記》云: 「<隋><煬帝>以<大業>八年壬申, 領三十萬兵, 渡海來征, 十年甲戌十月, <高麗>王(時第三十六代<嬰陽王>立二十五年也)上表乞降. 時有一人, 密持小弩於懷中, 隨持表使到<煬帝>舡中, 帝奉表讀之, 弩發中帝胸, 帝將旋師, 謂左右曰: 『朕爲天下之主, 親征小國而不利, 萬代之所嗤.』 時右相<羊皿>奏曰: 『臣死爲<高麗>大臣, 必滅國, 報帝王之讎.』 帝崩後, 生於<高麗>, 十五聰明神武. 時, <武陽王>聞其賢(《國史》<榮留王>名<建武>, 或云<建成>, 而此云<武陽>, 未詳), 徵入爲臣, 自稱姓<盖>名<金>, 位至蘇文, 乃侍中職也.(《唐書》云: 『<盖蘇文>自謂莫離支, 猶中書令.』 又按《神誌秘詞 序》云: 『蘇文<大英弘>序幷注.』 則蘇文乃職名, 有文證, 而《傳》云『文人<蘇英弘>序』, 未詳孰是.) <金>奏曰: 『鼎有三足, 國有三敎, 臣見國中, 唯有儒釋, 無道敎, 故國危矣.』 王然之, 奏<唐>請之, <太宗>遣<叙達>等道士八人.(《國史》云: 『<武德>八年乙酉, 遣使入<唐>求佛 老, <唐>帝許之.』 據此則<羊皿>自甲戌年死, 而托生于此, 則才年十餘歲矣. 而云寵宰說王遣請, 其年月必有一誤, 今兩存.) 王喜以佛寺爲道館, 尊道士, 坐儒士之上. 道士等行鎭國內有名山川, 古<平壤城>勢新月城也, 道士等呪勑南河龍, 加築爲滿月城, 因名<龍堰城>, 作讖曰《龍堰堵》, 且云《千年寶藏堵》, 或鑿破靈石.(俗云<都帝嵓>, 亦云<朝天石>, 蓋昔聖帝騎此石, 朝上帝故也.) <盖金>又奏築長城東北西南. 時, 男役女耕, 役至十六年乃畢. 及<寶藏王>之世, <唐><太宗>親統, 以六軍來征, 又不利而還. <高宗><總章>元年戊辰右相<劉仁軌> 大將軍<李勣> <新羅><金仁問>等攻破國滅, 擒王歸<唐>, <寶藏王>庶子率四千餘家, 投于<新羅>.(與《國史》少殊, 故幷錄.) <大安>八年辛未, <祐世>僧統到<孤大山><景福寺>飛來方丈, 禮<普聖師>之眞, 有詩云「涅槃方等敎, 傳受自吾師云云」, 至「可惜飛房後, <東明>古國危」, 跋云: 「<高麗><藏王>, 惑於道敎, 不信佛法, 師乃飛房, 南至此山. 後有神人, 現於<高麗><馬嶺>, 告人云『汝國敗亡無日矣』.」 具如《國史》, 餘具載《本傳》與《僧傳》. 師有高弟十一人, <無上和尙>與弟子<金趣>等, 創<金洞寺>; <寂滅> <義融>二師創<珍丘寺>; <智藪>創<大乘寺>; <一乘>與<心正> <大原>等, 創<大原寺>; <水淨>創<維摩寺>; <四大>與<契育>等, 創<中臺寺>; <開原和尙>創<開原寺>; <明德>創<燕口寺>. <開心>與<普明>亦有《傳》, 皆如《本傳》. 讚曰: <釋氏>汪洋海不窮, 百川儒 老盡朝宗. <麗王>可笑封沮氵如, 不省滄溟徒臥龍.

동경 흥륜사 금당의 열 성인[편집]

東京興輪寺金堂十聖

東壁坐庚向泥塑, <我道>, <厭髑>, <惠宿>, <安含>, <義湘>,

西璧坐甲向泥塑, <表訓>, <虫也巴>, <元曉>, <惠空>, <慈藏>.

탑상(塔像)[편집]

가섭불의 연좌석[편집]

迦葉佛宴坐石

《玉龍集》及《慈藏傳》與諸家《傳紀》皆云: 「<新羅><月城>東 龍宮南, 有<迦葉佛>宴坐石. 其地卽前佛時伽藍之墟也. 今<皇龍寺>之地卽七伽藍之一也.」 按《國史》: 「<眞興王>卽位十四, <開國>三年癸酉二月, 築新宮於<月城>東, 有皇龍現其地. 王疑之, 改爲<皇龍寺>.」 <宴坐石>在佛殿後面, 嘗一謁焉, 石之高可五六尺來, 圍僅三肘幢立而平頂. <眞興>創寺已來, 再經災火, 石有拆裂處, 寺僧貼鐵爲護. 乃有讚曰: 「惠日沈輝不記年, 唯餘<宴坐石>依然. 桑田幾度成滄海, 可惜巍然尙未遷.」 旣而<西山>大兵已後, 殿塔煨燼而此石亦夷沒, 而僅與地平矣. 按《阿含經》, <迦葉佛>是賢去刀第三尊也, 人壽二萬歲時, 出現於世. 據此以增減法計之, 每成去刀初, 皆壽無量歲, 漸減至壽八萬歲時, 爲住去刀之初, 自此又百年減一歲, 至壽十歲時爲一減, 又增至人壽八萬歲時爲一增, 如是二十減二十增爲一住去刀. 此一住去刀中, 有千佛出世, 今本師<釋迦>是第四尊也. 四尊皆現於第九減中, 自<釋尊>百歲壽時, 至<迦葉佛>二萬歲時, 已得二百萬餘歲, 若至賢去刀初第一尊<拘留孫佛>時, 又幾萬歲也. 自<拘留孫佛>時, 上至去刀初無量歲壽時, 又幾何也? 自<釋尊>下至于今<至元>十八年辛巳歲, 已得二千二百三十矣. 自<拘留孫佛>歷<迦葉佛>時至于今, 則直幾萬歲也. 有本朝名士<吳世文>作《歷代歌》, 從<大金><貞祐>七年己卯, 逆數至四萬九千六百餘歲, 爲<盤古>開闢戊寅; 又<延禧宮>錄事<金希寧>所撰《大一歷法》, 自開闢上元甲子至<元豊>甲子, 一百九十三萬七千六百四十一歲; 又《纂古圖》云, 開闢至獲麟, 二百七十六萬歲. 按諸經, 且以<迦葉佛>時至于今, 爲此石之壽, 尙距於去刀初開闢時爲兒子矣. 三家之說, 尙不及玆兒石之年, 其於開闢之說, 疎之遠矣.

요동성의 육왕탑[편집]

遼東城育王塔

《三寶感通錄》載: 「<高麗><遼東城>傍塔者, 古老傳云, 昔<高麗><聖王>按行國界次, 至此城, 見五色雲覆地, 往尋雲中, 有僧執錫而立, 旣至便滅, 遠看還現. 傍有土塔三重, 上如覆釜, 不知是何. 更往覓僧, 唯有荒草, 掘尋一丈, 得杖幷履, 又掘得銘, 上有梵書. 侍臣識之, 云『是佛塔』. 王委曲問詰, 答曰: 『<漢國>有之, 彼名<蒲圖王>.』(本作<休屠王>, 祭天金人.) 因生信, 起木塔七重, 後佛法始至, 具知始末. 今更損高, 本塔朽壞, 育王所統一閻浮提洲, 處處立塔, 不足可怪. 又<唐><龍朔>中, 有事<遼左>, 行軍<薛仁貴>行至<隋>主討<遼>古地, 乃見山像, 空曠蕭條, 絶於行往, 問古老, 云『是先代所現』, 便圖寫來京師.(具在若函.) 按《西漢》與《三國地理志》, <遼東城>在<鴨綠>之外, 屬<漢><幽州>, <高麗><聖王>, 未知何君. 或云<東明聖帝>, 疑非也. <東明>以<前漢><元帝><建昭>二年卽位, <成帝><鴻嘉>壬寅升遐, 于時<漢>亦未見貝葉, 何得海外陪臣已能識梵書乎. 然稱佛爲<蒲圖王>, 似在<西漢>之時, <西域>文字或有識之者, 故云梵書爾. 按古傳, <育王>命鬼徒, 每於九億人居地立一塔, 如是起八萬四千於閻浮界內, 藏於巨石中, 今處處有現瑞非一, 蓋眞身舍利, 感應難思矣. 讚曰: <育王>寶塔遍塵寰, 雨濕雲埋蘚纈斑. 想像當年行路眼, 幾人指點祭神墦.

금관성의 파사석탑[편집]

金官城婆娑石塔

<金官><虎溪寺><婆裟石塔>者, 昔此邑爲<金官國>時, 世祖<首露王>之妃, <許皇后>名<黃玉>, 以<東漢><建武>二十四年甲申, 自<西域><阿踰陁國>所載來. 初公主承二親之命, 泛海將指東, 阻波神之怒, 不克而還, 白父王, 父王命載玆塔, 乃獲利涉, 來泊南涯. 有緋帆茜旗珠玉之美, 今云<主浦>. 初解綾袴於岡上處曰<綾峴>, 茜旗初入海涯曰<旗出邊>. <首露王>聘迎之, 同御國一百五十餘年, 然于時海東未有創寺奉法之事, 蓋像敎未至, 而土人不信伏. 故《本記》無創寺之文, 逮第八代<銍知王>二年壬辰, 置寺於其地, 又創<王后寺>(在<阿道> <訥祗王>之世, <法興王>之前), 至今奉福焉, 兼以鎭南<倭>, 具見本國《本記》. 塔方四面五層, 其彫鏤甚奇, 石微赤斑色, 其質良脆, 非此方類也.《本草》所云「點鷄冠血爲驗者」是也. <金官國>亦名<駕洛國>, 具載《本記》. 讚曰: 載厭緋帆茜旆輕, 乞靈遮莫海濤驚. 豈徒到岸扶<黃玉>, 千古南<倭>遏怒鯨.

고구려의 영탑사[편집]

高麗靈塔寺

《僧傳》云: 「釋<普德>字<智法>, 前<高麗><龍岡縣>人也.」 詳見下《本傳》. 常居<平壤城>, 有山方老僧, 來請講經. 師固辭不免, 赴講《涅槃經》四十餘卷. 罷席, 至城西<大寶山>嵓穴下禪觀, 有神人來請, 宜住此地. 乃置錫杖於前, 指其地曰「此下有八面七級石塔」, 掘之果然, 因立精舍, 曰<靈塔寺>, 以居之.

황룡사의 장륙존상[편집]

皇龍寺丈六

<新羅>第二十四<眞興王>卽位十四年癸酉二月, 將築紫宮於龍宮南, 有黃龍現其地, 乃改置爲佛寺, 號<黃龍寺>. 至己丑年, 周圍墻宇, 至十七年方畢. 未幾, 海南有一巨舫, 來泊於<河曲縣>之<絲浦>(今<蔚州><谷浦>也), 撿看有牒文云: 「<西竺><阿育王>, 聚黃鐵五萬七千斤 黃金三萬分(別傳云, 鐵四十萬七千斤 金一千兩, 恐誤. 或云三萬七千斤), 將鑄<釋迦>三尊像, 未就, 載舡泛海而祝曰『願到有緣國土, 成丈六尊容』.」 幷載模樣一佛二菩薩像. 縣吏具狀上聞, 勅使卜其縣之城東爽塏之地, 創<東竺寺>, 邀安其三尊, 輸其金鐵於京師, 以<大建>六年甲午三月(寺中記云, 癸巳十月十七日), 鑄成丈六尊像, 一鼓而就, 重三萬五千七斤, 入黃金一萬一百九十八分, 二菩薩入鐵一萬二千斤, 黃金一萬一百三十六分, 安於<皇龍寺>. 明年像淚流至踵, 沃地一尺, 大王升遐之兆. 或云像成在<眞平>之世者, 謬也. 別本云: 「<阿育王>在<西竺><大香華國>, 生佛後一百年間, 恨不得供養眞身, 歛化金鐵若干斤, 三度鑄成無功. 時王之太子獨不預斯事, 王使詰之, 太子奏云: 『獨力非功, 曾知不就.』 王然之, 乃載舡泛海, 南閻浮提十六大國 五百中國 十千小國 八萬聚落, 靡不周旋, 皆鑄不成, 最後到<新羅國>, <眞興王>鑄之於<文仍>林, 像成. 相好畢備, <阿育此>翻無憂. 後大德<慈藏>西學到<五臺山>, 感<文殊>現身授訣. 仍囑云: 『汝國<皇龍寺>, 乃<釋迦>與<迦葉佛>講演之地, <宴坐石>猶在. 故<天竺><無憂王>, 聚黃鐵若干斤泛海, 歷一千三百餘年, 然後乃到而國, 成安其寺, 蓋威緣使然也.』(與別記所載不同.) 像成後, <東竺寺>三尊亦移安寺中.」 寺記云: 「<眞平>五年甲辰, 金堂造成, <善德王>代, 寺初主眞骨<歡喜師>, 第二主<慈藏>國統, 次國統<惠訓>, 次<廂律師>云.」 今兵火已來, 大像與二菩薩皆融沒, 而小<釋迦>猶存焉. 讚曰: 塵方何處匪眞鄕, 香火因緣最我邦. 不是<育王>難下手, <月城>來訪舊行藏.

황룡사의 9층탑[편집]

皇龍寺九層塔

<新羅>第二十七<善德王>卽位五年, <貞觀>十年丙申, <慈藏法師>西學, 乃於<五臺>感<文殊>授法(詳見《本傳》). <文殊>又云: 「汝國王是<天竺><刹利種王>, 預受佛記, 故別有因緣, 不同<東夷> <共工>之族. 然以山川崎嶮, 故人性麤悖, 多信邪見, 而時或天神降禍, 然有多聞比丘, 在於國中, 是以君臣安泰, 萬庶和平矣.」 言已不現, <藏>知是大聖變化, 泣血而退. 經由中國<太和池>邊, 忽有神人出問: 「胡爲至此?」 <藏>答曰: 「求菩提故.」 神人禮拜, 又問: 「汝國有何留難?」 <藏>曰: 「我國北連<靺鞨>, 南接<倭>人, <麗> <濟>二國, 迭犯封陲, 隣寇縱橫, 是爲民梗.」 神人云: 「今汝國以女爲王, 有德而無威, 故隣國謀之. 宜速歸本國.」 <藏>問: 「歸鄕將何爲利益乎?」 神曰: 「<皇龍寺>護法龍, 是吾長子. 受<梵王>之命, 來護是寺, 歸本國成九層塔於寺中, 隣國降伏, 九<韓>來貢, 王祚永安矣. 建塔之後, 設<八關會>, 赦罪人, 則外賊不能爲害. 更爲我於京畿南岸置一精廬, 共資予福, 予亦報之德矣.」 言已遂奉玉而獻之, 忽隱不現.(寺中記云, 於<終南山><圓香禪師>處, 受建塔因由.) <貞觀>十七年癸卯十六日, 將<唐>帝所賜, 經像袈裟幣帛而還國, 以建塔之事聞於上, <善德王>議於群臣, 群臣曰: 「請工匠於<百濟>, 然後方可.」 乃以寶帛請於<百濟>. 匠名<阿非知>, 受命而來, 經營木石, 伊干<龍春>(一作<龍樹>)幹蠱, 率小匠二百人. 初立刹柱之日, 匠夢本國<百濟>滅亡之狀, 匠乃心疑停手, 忽大地震動, 晦冥之中, 有一老僧 一壯士, 自<金殿門>出, 乃立其柱, 僧與壯士皆隱不現. 匠於是改悔, 畢成其塔. 刹柱記云「鐵盤已上高四十二尺, 已下一百八十三尺」. <慈藏>以<五臺>所授舍利百粒, 分安於柱中幷<通度寺>戒壇及<大和寺>塔, 以副池龍之請.(<大和寺>在<阿曲縣>南, 今<蔚州>, 亦<藏師>所創也.) 樹塔之後, 天地開泰, <三韓>爲一, 豈非塔之靈蔭乎! 後<高麗>王將謀伐<羅>, 乃曰: 「<新羅>有三寶, 不可犯也, 何謂也? <皇龍><丈六>幷<九層塔>, 與<眞平王><天賜玉帶>.」 遂寢其謀. <周>有<九鼎>, <楚>人不敢北窺, 此之類也. 讚曰: 「鬼拱神扶壓帝京, 輝煌金碧動飛甍. 登臨何啻九<韓>伏, 始覺乾坤特地平.」 又海東名賢<安弘>撰《東都成立記》云: 「<新羅>第二十七代, 女王爲主, 雖有道無威, 九<韓>侵勞, 若龍宮南<皇龍寺>建九層塔, 則隣國之災可鎭, 第一層<日本>, 第二層<中華>, 第三層<吳越>, 第四層<托羅>, 第五層<鷹遊>, 第六層<靺鞨>, 第七層<丹國>, 第八層<女狄>, 第九層<穢貊>.」 又按《國史》及寺中古記: 「<眞興王>癸酉創寺後, <善德王>代, <貞觀>十九年乙巳, 塔初成. 三十二<孝昭王>卽位七年, <聖曆>元年戊戌六月霹靂(寺中古記云, <聖德王>代, 誤也. <聖德王>代無戊戌), 第三十三<聖德王>代庚申歲重成; 四十八<景文王>代戊子六月, 第二霹靂, 同代第三重修; 至本朝<光宗>卽位五年癸丑十月, 第三霹靂, <現宗>十三年辛酉, 第四重成; 又<靖宗>二年乙亥, 第四霹靂, 又<文宗>甲辰年, 第五重成; 又<憲宗>末年乙亥, 第五霹靂, <肅宗>丙子, 第六重成; 又<高宗>十六年戊戌冬月, <西山>兵火, 塔 寺 丈六殿宇皆災.」

신라 제27대 선덕여왕 즉위 5년, 정관(貞觀) 10년 병신(丙申)년(636년), <慈藏法師>西學, 乃於<五臺>感<文殊>授法(詳見《本傳》). <文殊>又云: 「汝國王是<天竺><刹利種王>, 預受佛記, 故別有因緣, 不同<東夷> <共工>之族. 然以山川崎嶮, 故人性麤悖, 多信邪見, 而時或天神降禍, 然有多聞比丘, 在於國中, 是以君臣安泰, 萬庶和平矣.」 言已不現, <藏>知是大聖變化, 泣血而退. 經由中國<太和池>邊, 忽有神人出問: 「胡爲至此?」 <藏>答曰: 「求菩提故.」 神人禮拜, 又問: 「汝國有何留難?」 <藏>曰: 「我國北連<靺鞨>, 南接<倭>人, <麗> <濟>二國, 迭犯封陲, 隣寇縱橫, 是爲民梗.」 神人云: 「今汝國以女爲王, 有德而無威, 故隣國謀之. 宜速歸本國.」 <藏>問: 「歸鄕將何爲利益乎?」 神曰: 「<皇龍寺>護法龍, 是吾長子. 受<梵王>之命, 來護是寺, 歸本國成九層塔於寺中, 隣國降伏, 九<韓>來貢, 王祚永安矣. 建塔之後, 設<八關會>, 赦罪人, 則外賊不能爲害. 更爲我於京畿南岸置一精廬, 共資予福, 予亦報之德矣.」 言已遂奉玉而獻之, 忽隱不現.(寺中記云, 於<終南山><圓香禪師>處, 受建塔因由.) <貞觀>十七年癸卯十六日, 將<唐>帝所賜, 經像袈裟幣帛而還國, 以建塔之事聞於上, 선덕왕이 군신들과 논의하니, 군신들이 말하기를, “백제에 공장(工匠)을 청하소서, 그러한 후에야 비로소 가능합니다.” 乃以寶帛請於<百濟>. 匠名<阿非知>, 受命而來, 經營木石, 伊干<龍春>(一作<龍樹>)幹蠱, 率小匠二百人. 初立刹柱之日, 匠夢本國<百濟>滅亡之狀, 匠乃心疑停手, 忽大地震動, 晦冥之中, 有一老僧 一壯士, 自<金殿門>出, 乃立其柱, 僧與壯士皆隱不現. 匠於是改悔, 畢成其塔. 刹柱記云「鐵盤已上高四十二尺, 已下一百八十三尺」. <慈藏>以<五臺>所授舍利百粒, 分安於柱中幷<通度寺>戒壇及<大和寺>塔, 以副池龍之請.(<大和寺>在<阿曲縣>南, 今<蔚州>, 亦<藏師>所創也.) 樹塔之後, 天地開泰, <三韓>爲一, 豈非塔之靈蔭乎! 後<高麗>王將謀伐<羅>, 乃曰: 「<新羅>有三寶, 不可犯也, 何謂也? <皇龍><丈六>幷<九層塔>, 與<眞平王><天賜玉帶>.」 遂寢其謀. <周>有<九鼎>, <楚>人不敢北窺, 此之類也. 讚曰: 「鬼拱神扶壓帝京, 輝煌金碧動飛甍. 登臨何啻九<韓>伏, 始覺乾坤特地平.」 又海東名賢<安弘>撰《東都成立記》云: 「<新羅>第二十七代, 女王爲主, 雖有道無威, 九<韓>侵勞, 若龍宮南<皇龍寺>建九層塔, 則隣國之災可鎭, 第一層<日本>, 第二層<中華>, 第三層<吳越>, 第四層<托羅>, 第五層<鷹遊>, 第六層<靺鞨>, 第七層<丹國>, 第八層<女狄>, 第九層<穢貊>.」 又按《國史》及寺中古記: 「<眞興王>癸酉創寺後, <善德王>代, <貞觀>十九年乙巳, 塔初成. 三十二<孝昭王>卽位七年, <聖曆>元年戊戌六月霹靂(寺中古記云, <聖德王>代, 誤也. <聖德王>代無戊戌), 第三十三<聖德王>代庚申歲重成; 四十八<景文王>代戊子六月, 第二霹靂, 同代第三重修; 至本朝<光宗>卽位五年癸丑十月, 第三霹靂, <現宗>十三年辛酉, 第四重成; 又<靖宗>二年乙亥, 第四霹靂, 又<文宗>甲辰年, 第五重成; 又<憲宗>末年乙亥, 第五霹靂, <肅宗>丙子, 第六重成; 又<高宗>十六年戊戌冬月, <西山>兵火, 塔 寺 丈六殿宇皆災.」

황룡사의 종, 분황사의 약사동상, 봉덕사의 종[편집]

皇龍寺鐘 芬皇寺藥師 奉德寺鍾

<新羅>第三十五<景德大王>, 以<天寶>十三甲午, 鑄<皇龍寺>鐘, 長一丈三寸, 厚九寸, 入重四十九萬七千五百八十一斤, 施主<孝貞伊王><三毛夫人>, 匠人<里上宅>下典. <肅宗>朝重成新鐘, 長六尺八寸. 又明年乙未, 鑄<芬皇><藥師>銅像, 重三十萬六千七百斤, 匠人<本彼部><强古乃未>. 又捨黃銅一十二萬斤, 爲先考<聖德王>欲鑄巨鐘一口, 未就而崩, 其子<惠恭大王><乾運>, 以<大曆>庚戌十二月, 命有司鳩工徒, 乃克成之, 安於<奉德寺>. 寺乃<孝成王><開元>二十六年戊寅, 爲先考<聖德大王>奉福所創也. 故鐘銘曰<聖德大王神鐘>之銘.(<聖德>乃<景德>之考<典光大王>也. 鐘本<景德>爲先考所施之金, 故稱云<聖德鐘>爾.) 朝散大夫前太子司議郎翰林郎<金弼粤>奉敎撰鐘銘. 文煩不錄.

영묘사의 장륙존상[편집]

靈妙寺丈六

<善德王>創寺塑像因緣, 具載《良志法師傳》, <景德王>卽位二十三年, 丈六改金, 租二萬三千七百碩.(《良志傳》, 作像之初成之費, 今兩存之.)

사불산 굴불산 만불산[편집]

四佛山 掘佛山 萬佛山

<竹嶺>東百許里, 有山屹然高峙, <眞平王>九年甲申, 忽有一大石, 四面方丈, 彫四方如來, 皆以紅紗護之, 自天墜其山頂. 王聞之命駕瞻敬, 遂創寺嵓側, 額曰<大乘寺>. 請比丘亡名誦《蓮經》者主寺, 洒掃供石, 香火不廢, 號曰<亦德山>, 或曰<四佛山>. 比丘卒旣葬, 塚上生蓮. 又<景德王>遊幸<栢栗寺>, 至山下聞地中有唱佛聲, 命掘之, 得大石, 四面刻四方佛, 因創寺, 以<掘佛>爲號, 今訛云<掘石>. 王又聞<唐><代宗>皇帝優崇<釋氏>, 命工作五色氍毹, 又彫沈檀木, 與明珠美玉爲假山, 高丈餘, 置氍毹之上, 山有巉嵓怪石澗穴區隔每一區內, 有歌舞伎樂列國山川之狀, 微風入戶, 蜂蝶翺翔, 鷰雀飛舞, 隱約視之, 莫辨眞假. 中安萬佛, 大者逾方寸, 小者八九分, 其頭或巨黍者, 或半菽者, 螺▩白毛, 眉目的白歷, 相好悉備, 只可髣髴, 莫得而詳, 因號<萬佛山>. 更鏤金玉爲流蘇幡蓋菴羅薝葍花果莊嚴, 百步樓閣, 臺殿堂榭, 都大雖微, 勢皆活動. 前有旋遶比丘像千餘軀, 下列紫金鐘三簴, 皆有閣有蒲牢, 鯨魚爲撞. 有風而鐘鳴, 旋遶僧皆仆拜至地, 隱隱有梵音, 盖關捩在乎鐘也. 雖號萬佛, 其實不可勝記. 旣成, 遣使獻之, <代宗>見之, 嘆曰: 「<新羅>之巧, 天造非巧也.」 乃以<九光扇>加置嵓岫間, 因謂之佛光. 四月八日, 詔兩街僧徒, 於內道場, 禮<萬佛山>, 命三藏不空念讚《密部眞詮》千遍以慶之, 觀者皆嘆伏其巧. 讚曰: 天粧滿月四方裁, 地湧明毫一夜開. 妙手更煩彫萬佛, 眞風要使遍三才.

생의사의 돌미륵[편집]

生義寺石彌勒

<善德王>時, 釋<生義>常住<道中寺>, 夢有僧引上<南山>而行, 令結草爲標, 至山之南洞, 謂曰: 「我埋此處, 請師出安嶺上.」 旣覺, 與友人尋所標, 至其洞掘地, 有石彌勒出, 置於<三花嶺>上. <善德王>十二年甲辰歲, 創寺而居, 後名<生義寺>.(今訛言<性義寺>. <忠談師>每歲重三重九, 烹茶獻供者, 是此尊也.)

흥륜사의 벽화 보현보살[편집]

興輪寺壁畵普賢

第五十四<景明王>時, <興輪寺>南門及左右廊廡, 災焚未修, <靖和><弘繼>二僧募緣將修, <貞明>七年辛巳五月十五日, <帝釋>降于寺之左經樓, 留旬日, 殿塔及草樹土石, 皆發異香, 五雲覆寺, 南池魚龍喜躍跳擲, 國人聚觀, 嘆未曾有, 玉帛粱稻施積丘山, 工匠自來, 不日成之. 工旣畢, 天帝將還, 二僧白曰: 「天若欲還宮, 請圖寫聖容, 至誠供養, 以報天恩. 亦乃因玆留影, 永鎭下方焉.」 帝曰: 「我之願力, 不如彼<普賢菩薩>遍垂玄化, 畵此菩薩像, 虔設供養而不廢宜矣.」 二僧奉敎, 敬畫<普賢菩薩>於壁間, 至今猶存其像.

세 곳에 나타난 관음고 중생사[편집]

三所觀音 衆生寺

《新羅古傳》云: 「<中華>天子有寵姬, 美艶無雙. 謂古今圖畫, 尠有如此者, 乃命善畫者寫眞.(畵工傳失其名, 或云<張僧繇>, 則是<吳>人也. <梁><天監>中爲<武陵王國>侍郎直秘閣知畫事, 歷右將軍 <吳興>太守, 則乃中國<梁> <陳>間之天子也. 而傳云<唐>帝者, 海東人凡諸中國爲<唐>爾, 其實未詳何代帝王, 兩存之.) 其人奉勅圖成, 誤落筆汚赤毁於臍下, 欲改之而不能, 心疑赤誌必自天生, 功畢獻之. 帝目之曰: 「形則逼眞矣, 其臍下之誌, 乃所內秘, 何得知之幷寫?」 帝乃震怒, 下圓扉, 將加刑. 丞相奏云: 「所謂伊人其心且直, 願赦宥之.」 帝曰: 「彼旣賢直, 朕昨夢之像, 畫進不差則宥之.」 其人乃畫<十一面觀音>像呈之, 協於所夢, 帝於是意解赦之. 其人旣免, 乃與博士<芬節>約曰: 「吾聞<新羅國>敬信佛法, 與子乘桴于海, 適彼同修佛事, 廣益仁邦, 不亦益乎.」 遂相與到<新羅國>, 因成此寺大悲像, 國人瞻仰, 禳禱獲福, 不可勝記.」 <羅>季<天成>中, 正甫<崔殷諴>久無胤息, 詣玆寺大慈前祈禱, 有娠而生男, 未盈三朔, <百濟><甄萱>襲犯京師, 城中大潰. <殷諴>抱兒來告曰: 「鄰兵奄至, 事急矣, 赤子累重, 不能俱免. 若誠大聖之所賜, 願借大慈之力覆養之, 令我父子再得相見.」 涕泣悲惋, 三泣而三告之, 裹以襁褓, 藏諸猊座下, 眷眷而去. 經半月寇退, 來尋之, 肌膚如新浴, 貌體嬛好, 乳香尙痕於口. 抱持歸養, 及壯聰惠過人. 是爲<丞魯>, 位至正匡. <丞魯>生郎中<崔肅>, <肅>生郎中<齊顔>焉, 自此繼嗣不絶. <殷諴>隨<敬順王>入本朝爲大姓. 又<統和>十年三月, 主寺釋<性泰>, 跪於菩薩前, 自言: 「弟子久住玆寺, 精勤香火, 晝夜匪懈, 然以寺無田出, 香祀無繼, 將移他所, 故來辭爾.」 是日, 假寐夢大聖謂曰: 「師且住無遠離, 我以緣化充齋費.」 僧忻然感悟, 遂留不行. 後十三日, 忽有二人, 馬載牛駄, 到於門前. 寺僧出問: 「何所而來?」 曰: 「我等是<金州>界人. 向有一比丘到我云: 『我住東京<衆生寺>久矣, 欲以四事之難, 緣化到此.』 是以, 歛施隣閭, 得米六碩, 鹽四碩, 負載以來.」 僧曰: 「此寺無人緣化者, 爾輩恐聞之誤.」 其人曰: 「向之比丘率我輩而來, 到此師見井邊曰: 『距寺不遠, 我先往待之.』 我輩隨逐而來.」 寺僧引入法堂前, 其人瞻禮大聖, 相謂曰: 「此緣化比丘之像也.」 驚嘆不已. 故所納米鹽, 追年不廢. 又一夕寺門有火災, 閭里奔救, 升堂見像, 不知所在, 視之已立在庭中矣. 問其出者誰, 皆曰不知, 乃知大聖靈威也. 又<大定>十三年癸巳間, 有僧<占崇>, 得住玆寺, 不解文字, 性本純粹, 精勤火香. 有一僧欲奪其居, 訴於<襯衣天使>曰: 「玆寺所以國家祈恩奉福之所, 宜選會讀文疏者主之.」 天使然之, 欲試其人, 乃倒授疏文, <占崇>應手披讀如流. 天使服膺, 退坐房中, 俾之再讀, <崇>鉗口無言. 天使曰: 「上人良由大聖之所護也.」 終不奪之. 當時, 與<崇>同住者, 處士<金仁夫>, 傳諸鄕老, 筆之于傳.

백률사[편집]

栢栗寺

<雞林>之北岳曰<金剛嶺>. 山之陽有<栢栗寺>, 寺有大悲之像一軀. 不知作始, 而靈異頗著. 或云, 是中國之神匠塑<衆生寺>像時幷造也. 諺云, 此大聖曾上<忉利天>, 還來入法堂時, 所履石上脚迹至今不刓, 或云, 救<夫禮郎>還來時之所視迹也. <天授>三年壬辰九月七日, <孝昭王>奉<大玄>薩喰之子<夫禮郎>爲國仙, 珠履千徒, 親<安常>尤甚. <天授>四年(□<長壽>二年)癸巳暮春之月, 領徒遊<金蘭>, 到<北溟>之境, 被狄賊所掠而去. 門客皆失措而還, 獨<安常>追迹之, 是三月十一日也. 大王聞之, 驚駭不勝曰: 「先君得神笛, 傳于朕躬, 今與玄琴藏在內庫, 因何國仙忽爲賊俘, 爲之奈何?」(琴笛事具載別傳.) 時有瑞雲覆<天尊庫>. 王又震懼使檢之, 庫內失琴 笛二寶. 乃曰: 「朕何不予, 昨失國仙, 又亡琴 笛.」 乃囚司庫吏<金貞高>等五人. 四月募於國曰: 「得琴 笛者, 賞之一歲租.」 五月十五日, <郎>二親就<栢栗寺>大悲像前, 禋祈累夕, 忽香卓上得琴 笛二寶, 而<郎> <常>二人來到於像後. 二親顚喜, 問其所由來, <郎>曰: 「予自被掠, 爲彼國<大都仇羅>家之牧子, 放牧於<大烏羅尼>野(一本作<都仇>家奴, 牧於<大磨>之野), 忽有一僧, 容儀端正, 手携琴 笛來慰曰: 『憶桑梓乎?』 予不覺跪于前曰: 『眷戀君親, 何論其極.』 僧曰: 『然則, 宜從我來!』 遂率至海壖, 又與<安常>會. 乃批笛爲兩分, 與二人各乘一隻, 自乘其琴, 泛泛歸來, 俄然至此矣.」 於是, 具事馳聞, 王大驚使迎<郎>, 隨琴 笛入內, 施鑄金銀五器二副各重五十兩, 摩衲袈裟五領, 大綃三千疋, 田一萬頃納於寺, 用答慈庥焉, 大赦國內, 賜人爵三級, 復民租三年, 主寺僧移住<奉聖>, 封<郞>爲大角干(羅之冢宰爵名), 父<大玄>阿喰爲太大角干, 母<龍寶夫人>爲<沙梁部><鏡井宮主>, <安常師>爲大統, 司庫五人皆免, 賜爵各五級. 6월 12일, 어떤 혜성이 동방에 나타났고, 17일 다시 서방에 나타나니, 日官奏曰: 「不封爵於琴 笛之瑞.」 於是, 冊號神笛爲<萬萬波波息>, 彗乃滅. 後多靈異, 文煩不載. 世謂<安常>爲<俊永郎>徒, 不之審也. <永郎>徒, 唯<眞才> <繁完>等知名, 皆亦不測人也.(詳見《別傳》.)

민장사[편집]

敏藏寺

<禺金里>貧女<寶開>, 有子名<長春>, 從海賈而征, 久無音耗. 其母就<敏藏寺>(寺乃<敏藏>角干捨家爲寺)觀音前克祈七日, 而<長春>忽至. 問其由緖, 曰: 「海中風飄舶壞, 同侶皆不免, 予乘隻板歸泊<吳>涯. <吳>人收之, 俾耕于野, 有異僧如鄕里來, 吊慰勤勤, 率我同行, 前有深渠, 僧掖我跳之, 昏昏間如聞鄕音與哭泣之聲, 見之乃已屆此矣. 日哺時離<吳>, 至此纔戌初.」 卽<天寶>四年乙酉四月八日也. <景德王>聞之, 施田於寺, 又納財幣焉.

앞뒤로 가져온 사리[편집]

前後所將舍利

《國史》云: 「<眞興王><大淸>三年己巳, <梁>使<沈湖>送舍利若干粒; <善德王>代<貞觀>十七年癸卯, <慈藏法師>所將佛頭骨 佛牙 佛舍利百粒, 佛所著緋羅金點袈裟一領, 其舍利分爲三, 一分在<皇龍寺>, 一分在<太和塔>, 一分幷袈裟在<通度寺>戒壇, 其餘未詳所在. 壇有二級, 上級之中, 安石蓋如覆鑊.」 諺云, 昔在本朝, 相次有二廉使禮壇, 擧石鑊而敬之, 前感脩蟒在函中, 後見巨蟾蹲石腹. 自此不敢擧之, 近有上將軍<金公><利生> <庾侍郞><碩>, 以<高廟朝>受旨, 指揮<江東>, 仗節到寺, 擬欲擧石瞻禮, 寺僧以往事難之, 二公令軍士固擧之, 內有小石函, 函襲之中, 貯以瑠璃筒, 筒中舍利只四粒, 傳示瞻敬. 筒有小傷裂處, 於是<庾公>適蓄一水精函子, 遂奉施兼藏焉, 識之以記, 移御<江都>四年乙未歲也. 古記稱百枚分藏三處, 今唯四爾, 旣隱現隨人多小, 不足怪也. 又諺云, 其<皇龍寺塔>災之日, 石鑊之東面始有大斑, 至今猶然, 卽<大遼><應曆>三年癸丑歲也, 本朝<光廟>五載也, 塔之第三災也. <曹溪><無衣子>留詩云: 「聞道<皇龍>災塔日, 連燒一面示無間.」 是也. 自<至元>甲子已來, 大朝使佐本國皇華, 爭來瞻禮, 四方雲水, 輻湊來參, 或擧不擧. 眞身四枚外, 變身舍利, 碎如砂礫, 現於鑊外, 而異香郁烈, 彌日不歇者, 比比有之. 此末季一方之奇事也. <唐><大中>五年辛未, 入朝使<元弘>所將佛牙(今未詳所在, <新羅><文聖王>代), <後唐><同光>元年癸未, 本朝<太祖>卽位六年, 入朝使<尹質>所將<五百羅漢>像, 今在<北崇山><神光寺>. <大宋><宣和>元年己卯(<睿廟>十五年), 入貢使<鄭克永> <李之美>等所將佛牙, 今內殿置奉者是也. 相傳云, 昔<義湘法師>入<唐>, 到<終南山><至相寺><智儼尊者>處. 隣有<宣律師>, 常受天供, 每齋時天廚送食. 一日<律師>請<湘>公齋, <湘>至坐定旣久, 天供過時不至. <湘>乃空鉢而歸, 天使乃至. <律師>問: 「今日何故遲?」 天使曰: 「滿洞有神兵遮擁, 不能得入.」 於是, <律師>知<湘公>有神衛, 乃服其道勝, 仍留其供具, 翌日又邀<儼> <湘>二師齋, 具陳其由, <湘公>從容謂<宣>曰: 「師旣被天帝所敬, 嘗聞<帝釋宮>有佛四十齒之一牙, 爲我等輩, 請下人間爲福如何?」 <律師>後與天使傳其意於上帝, 帝限七日送與<湘公>. 致敬訖, 邀安大內. 後至<大宋><徽宗>朝, 崇奉左道, 時國人傳圖讖曰: 「<金>人敗國.」 <黃巾>之徒, 諷日官奏曰: 「<金>人者, 佛敎之謂也, 將不利於國家.」 議將破滅<釋氏>, 坑諸沙門, 焚燒經典, 而別造小舡, 載佛牙泛於大海, 任隨緣流泊. 于時, 適有本朝使者, 至<宋>聞其事, 以<天花茸>五十領 紵布三百疋, 行賂於押舡內史, 密授佛牙, 但流空舡. 使臣等旣得佛牙來奏, 於是<睿宗>大喜, 奉安于<十員殿>左掖小殿, 常鑰匙殿門, 施香燈于外. 每親幸日, 開殿瞻敬. 至壬辰歲移御次, 內官悤遽中忘不收檢, 至丙申四月, 御願堂<神孝寺>釋<蘊光>請致敬佛牙, 聞于上, 勑令內臣遍檢宮中, 無得也. 時, 栢臺侍御史<崔冲>命<薛伸>, 急徵于諸謁者房, 皆未知所措. 內臣<金承老>奏曰: 「壬辰年移御時《紫門日記》推看.」 從之, 記云: 「入內侍大府卿<李白全>受佛牙函」云. 召<李>詰之, 對曰: 「請歸家更尋私記.」 到家檢看, 得左番謁者<金瑞龍>佛牙函准受記, 來呈. 召問<瑞龍>, 無辭以對. 又以<金承老>所奏云: 「壬辰至今丙申五年間, <御佛堂>及<景靈殿>上守等, 囚禁問當.」 依違未決. 隔三日, 夜中<瑞龍>家園墻裏, 有投擲物聲, 以火檢看, 乃佛牙函也. 函本內一重沈香合, 次重純金合, 次外重白銀函, 次外重瑠璃函, 次外重螺鈿函, 各幅子如之, 今但瑠璃函爾. 喜得之, 入達于內, 有司議, <金瑞龍>及兩殿上守皆誅, <晋陽府>奏云: 「因佛事, 不合多傷人.」 皆免之. 更勑<十員殿>中庭特造<佛牙殿>安之, 令將士守之, 擇吉日, 請<神孝寺>上房<蘊光>, 領徒三十人, 入內設齋敬之. 其日入直承宣<崔弘> 上將軍<崔公衍><李令長> 內侍茶房等侍立于殿庭, 依次頂戴敬之, 佛牙區穴間, 舍利不知數, <晋陽府>以白銀合貯而安之. 時, 主上謂臣下曰: 「朕自亡佛牙已來, 自生四疑. 一疑, 天宮七日限滿而上天矣; 二疑, 國亂如此, 牙旣神物, 且移有緣無事之邦矣; 三疑, 貪財小人, 盜取函幅, 棄之溝壑矣; 四疑, 盜取珍利, 而無計自露, 匿藏家中矣. 今第四疑當之矣.」 乃放聲大哭, 滿庭皆洒涕獻壽, 至有煉頂燒臂者, 不可勝計. 得此實錄於當時內殿焚修前<祗林寺>大禪師覺猷, 言親所眼見, 使予錄之. 又至庚午出都之亂, 顚沛之甚, 過於壬辰, <十員殿>監主禪師心鑑亡身佩持, 獲免於賊難, 達於大內, 大賞其功, 移授名刹, 今住<氷山寺>, 是亦親聞於彼. <眞興王>代<天嘉>六年乙酉, <陳>使<劉思>與釋<明觀>, 載送佛經論一千七百餘卷. <貞觀>十七年, <慈藏法師>載三藏四百餘函來, 安于<通度寺>. <興德王>代<大和>元年丁未, 入學僧<高麗>釋<丘德>, 齎佛經若干函來, 王與諸寺僧徒出迎于<興輪寺>前路. <大中>五年, 入朝使<元弘>, 齎佛經若干軸來. <羅>末<普耀禪師>再至<吳越>, 載《大藏經》來, 卽<海龍王寺>開山祖也. <大宋><元祐>甲戌, 有人眞讚云: 「偉哉初祖, 巍乎眞容, 再至<吳越>, 《大藏》成功. 賜■<普耀>, 鳳詔四封, 若問其德, 白月淸風.」 又<大定>中,《漢南管記》<彭祖逖>留詩云: 「水雲蘭若住空王, 况是神龍穩一場. 畢竟名藍誰得似, 初傳像敎自南方.」 有跋云: 「昔<普耀禪師>始求《大藏》於<南越>, 洎旋返次, 海風忽起, 扁舟出沒於波間, 師卽言曰: 『意者, 神龍欲留經耶!』 遂呪願乃誠, 兼奉龍歸焉, 於是風靜波息, 旣得還國. 遍賞山川, 求可以安邀處, 至此山, 忽見瑞雲起於山上, 乃與高第<弘慶>經營蓮社. 然則, 像敎之東漸, 實始乎此.《漢南管記》<彭祖逖>題.」 寺有<龍王堂>, 頗多靈異, 乃當時隨《經》而來止者也, 至今猶存. 又<天成>三年戊子, <默和尙>入<唐>, 亦載《大藏經》來; 本朝<睿廟>時, <慧照國師>奉詔西學, 市<遼>本《大藏》三部而來, 一本今在<定惠寺>.(<海印寺>有一本, <許參政>宅有一本.) <大安>二年, 本朝<宣宗>代, 祐世僧統<義天>入<宋>, 多將<天台敎>觀而來. 此外方冊所不載, 高僧信士往來所齎, 不可詳記. 大敎東漸, 洋洋乎慶矣哉. 讚曰: 「華月夷風尙隔煙, 鹿園鶴樹二千年. 流傳海外眞堪賀, 東震西乾共一天.」 按此錄《義湘傳》云: 「<永徽>初, 入<唐>謁<智儼>.」 然據<浮石>本碑, <湘><武德>八年生, 丱歲出家, <永徽>元年庚戌, 與<元曉>同伴欲西入, 至<高麗>有難而廻, 至<龍朔>元年辛酉入<唐>, 就學於<智儼>. <總章>元年, <儼>遷化, <咸享>二年, <湘>來還<新羅>, <長安>二年壬寅示滅, 年七十八. 則疑與<儼公>齋於<宣律師>處, 請天宮佛牙, 在辛酉至戊辰七八年間也, 本朝<高廟>入<江都>壬辰年, 疑天宮七日限滿者, 誤矣. <忉利天>一日夜當人間一百歲, 且從<湘公>初入<唐>辛酉, 計至<高廟>壬辰, 六百九十三歲也, 至庚子年, 始滿七百年而七日限已滿矣. 至出<都><至元>七年庚午, 則七百三十年. 若如天言而七日後還天宮, 則禪師<心鑑>出<都>時, 佩持出獻者, 恐非眞佛牙也. 於是, 年春出<都>前, 於大內集諸宗名德, 乞佛牙 舍利, 精勤雖切而不得一枚, 則七日限滿上天者, 幾矣. 二十一年甲申, 修補<國淸寺>金塔, 國主與<莊穆王后>, 幸<妙覺寺>, 集衆慶讚訖, 右佛牙與<洛山>水精念珠 如意珠, 君臣與大衆, 皆瞻奉頂戴, 後幷納金塔內. 予亦預斯會, 而親見所謂佛牙者, 長三寸許, 而無舍利焉. <無極>記.

미륵선화 미시랑 진자사[편집]

彌勒仙花 未尸郎 眞慈師

第二十四<眞興王>, 姓<金>氏, 名<彡麥宗>, 一作<深麥宗>. 以<梁><大同>六年庚申卽位, 慕伯父<法興>之志, 一心奉佛, 廣<興佛寺>, 度人爲僧尼. 又天性風味, 多尙神仙, 擇人家娘子美艶者, 捧爲<原花>, 要聚徒選士, 敎之以孝悌忠信, 亦理國之大要也. 乃取<南毛娘> <姣貞娘>兩花, 聚徒三四百人. <姣貞>者嫉妬<毛娘>, 多置酒飮<毛娘>, 至醉潛舁去北川中, 擧石埋殺之, 其徒罔知去處, 悲泣而散. 有人知其謀者, 作歌誘街巷小童, 唱於街, 其徒聞之, 尋得其尸於北川中, 乃殺<姣貞娘>. 於是, 大王下令, 廢<原花>累年, 王又念欲興邦國, 須先<風月道>, 更下今選良家男子有德行者, 改爲<花娘>, 始奉<薛原郞>爲國仙, 此<花郎> <國仙>之始. 故竪碑於<溟州>, 自此使人悛惡更善, 上敬下順, 五常六藝, 三師六正, 廣行於代.(《國史》, <眞智王><大建>八年庚申, 始奉<花郎>, 恐史傳乃誤.) 及<眞智王>代, 有<興輪寺>僧<眞慈>(一作<貞慈>也), 每就堂主彌勒像前發原誓言: 「願我大聖化作<花郎>, 出現於世, 我常親近晬容, 奉以□周旋.」 其誠懇至禱之情, 日益彌篤, 一夕夢有僧謂曰: 「汝往<熊川>(今<公州>)<水源寺>, 得見彌勒仙花也.」 <慈>覺而驚喜, 尋其寺, 行十日程, 一步一禮, 及到其寺, 門外有一郎, 濃纖不爽, 盼倩而迎, 引入小門, 邀致賓軒, <慈>且升且揖曰: 「郎君素昧平昔, 何見待殷勤如此?」 郎曰: 「我亦京師人也, 見師高蹈遠屆, 勞來之爾.」 俄而出門, 不知所在. <慈>謂偶爾, 不甚異之, 但與寺僧叙曩昔之夢與來之之意, 且曰: 「暫寓下榻, 欲待彌勒仙花何如?」 寺僧欺其情蕩然而見其懃恪, 乃曰: 「此去南隣有<千山>, 自古賢哲寓止, 多有冥感, 盍歸彼居?」 <慈>從之, 至於山下, 山靈變老人出迎曰: 「到此奚爲?」 答曰: 「願見彌勒仙花爾.」 老人曰: 「向於<水源寺>之門外, 已見彌勒仙花, 更來何求?」 <慈>聞卽驚汗, 驟還本寺, 居月餘. <眞智王>聞之, 徵詔問其由, 曰: 「郎旣自稱京師人, 聖不虛言, 盍覓城中乎?」 <慈>奉宸旨, 會徒衆, 遍於閭閻間物色求之, 有一小郎子, 斷紅齊具, 眉彩秀麗, <靈妙寺>之東北路傍樹下, 婆娑而遊. <慈>迓之驚曰: 「此彌勒仙花也.」 乃就而問曰: 「郎家何在, 願聞芳氏?」 郎答曰: 「我名<未尸>, 兒孩時爺孃俱歿, 未知何姓.」 於是, 肩輿而入見於王, 王敬愛之, 奉爲國仙. 其和睦子弟, 禮義風敎, 不類於常, 風流耀世幾七年, 忽亡所在. <慈>哀懷殆甚, 然飮沐慈澤, 呢承淸化, 能自悔改, 精修爲道, 晩年亦不知所終. 說者曰, 「未」與「彌」聲相近, 「尸」與「力」形相類, 乃託其其近似而相謎也. 大聖不獨感<慈>之誠款也, 抑有緣于玆土, 故比比示現焉. 至今國人稱神仙曰「彌勒仙花」, 凡有媒係於人者曰「未尸」, 皆<慈>氏之遺風也. 路傍樹至今名<見郎>, 又俚言<似如樹>(一作<印如樹>). 讚曰: 尋芳一步一瞻風, 到處栽培一樣功. 驀地春歸無覓處, 誰知頃刻上林紅.

남백월산의 두 성인, 노힐부득과 달달박박[편집]

南白月二聖 努肹夫得 怛怛朴朴

<白月山>兩聖《成道記》云, <白月山>在<新羅><仇史郡>之北(古之<屈自郡>, 今<義安郡>), 峯巒奇秀, 延袤數百里, 眞巨鎭也. 古老相傳云, 昔<唐>皇帝嘗鑿一池, 每月望前, 月色滉朗, 中有一山, 嵓石如師子, 隱映花間之影, 現於池中. 上命畵工圖其狀, 遣使搜訪天下, 至海東見此山有大師子嵓. 山之西南二步許有三山, 其名<花山>(其山一體三首, 故云三山), 與圖相近. 然未知眞僞, 以隻履懸於師子嵓之頂, 使還奏聞, 履影亦現池. 帝乃異之, 賜名曰<白月山>(望前白月影現, 故以名之), 然後池中無影. 山之東南三千步許, 有<仙川村>, 村有二人, 其一曰<努肹夫得>(一作<等>), 父名<月藏>, 母<味勝>; 其一曰<怛怛朴朴>, 父名<修梵>, 母名<梵摩>.(《鄕傳》云<雉山村>, 誤矣. 二士之名方言, 二家各以「二士心行, 騰騰苦節」二義, 名之爾.) 皆風骨不凡, 有域外遐想, 而相與友善. 年皆弱冠, 往依村之東北嶺外<法積房>, 剃髮爲僧. 未幾, 聞西南<雉山村> <法宗谷> <僧道村>有古寺, 可以拪眞, 同往<大佛田> <小佛田>二洞各居焉. <夫得>寓<懷眞庵>, 一云<壤寺>(今<懷眞洞>有古寺基, 是也); <朴朴>居<瑠璃光寺>(今<梨山>上有寺基, 是也), 皆挈妻子而居. 經營産業, 交相來往, 棲神安養, 方外之志, 未常暫廢. 觀身世無常, 因相謂曰: 「腴田美歲良利也, 不如衣食之應念而至, 自然得飽煖也; 婦女屋宅情好也, 不如蓮池華藏千聖共遊, 鸚鵡孔雀以相娛也. 况學佛當成佛, 修眞必得眞! 今我等旣落彩爲僧, 當脫略纏結, 成無上道, 豈宜汨沒風塵, 與俗輩無異也!」 遂唾謝人間世, 將隱於深谷. 夜夢白毫光自西而至, 光中垂金色臂, 摩二人頂. 及覺說夢, 與之符同, 皆感嘆久之. 遂入<白月山><無等谷>(今<南洞>也), <朴朴師>占北鎭嶺師子嵓, 作板屋八尺房而居, 故云<板房>; <夫得師>占東嶺磊石下有水處, 亦成方丈而居焉, 故云<磊房>(《鄕傳》云, <夫得>處山北<瑠璃洞>, 今<板房>; <朴朴>居山南<法精洞><磊房>, 與此相反. 以今驗之,《鄕傳》誤矣), 各庵而居. <夫得>勤求彌勒, <朴朴>禮念彌陁. 未盈三載, <景龍>三年己酉四月八日, <聖德王>卽位八年也, 日將夕, 有一娘子年幾二十, 姿儀殊妙, 氣襲蘭麝, 俄然到北庵(《鄕傳》云南庵), 請寄宿焉, 因投詞曰: 「行逢日落千山暮, 路隔城遙絶四隣. 今日欲投庵下宿, 慈悲和尙莫生嗔.」 <朴朴>曰: 「蘭若護凈爲務, 非爾所取近. 行矣, 無滯此處!」 閉門而入.(《記》云: 「我百念灰冷, 無以血囊見試.」) 娘歸南庵(《傳》曰北庵), 又請如前, <夫得>曰: 「汝從何處, 犯夜而來?」 娘答曰: 「湛然與太虛同體, 何有往來! 但聞賢士志願深重, 德行高堅, 將欲助成菩提□.」 因投一偈曰: 「日暮千山路, 行行絶四隣. 竹松陰轉邃, 溪洞響猶新. 乞宿非迷路, 尊師欲指津. 願惟從我請, 且莫問何人.」 師聞之驚駭, 謂曰: 「此地非婦女相汚, 然隨順衆生, 亦菩薩行之一也. 況窮谷夜暗, 其可忽視歟!」 乃迎揖庵中而置之. 至夜淸心礪操, 微燈半壁, 誦念厭厭, 及夜將艾, 娘呼曰: 「予不幸適有産憂, 乞和尙排備苫草.」 <夫得>悲矜莫逆, 燭火殷勤, 娘旣産, 又請浴. <弩肹>慚懼交心, 然哀憫之情有加無已, 又備盆槽, 坐娘於中, 薪湯以浴之. 旣而槽中之水春氣郁烈, 變成金液. <弩肹>大駭, 娘曰: 「吾師亦宜浴此.」 <肹>勉强從之, 忽覺精神爽凉, 肌膚金色, 視其傍忽生一蓮臺. 娘勸之坐, 因謂曰: 「我是觀音菩薩, 來助大師, 成大菩提矣.」 言訖不現. <朴朴>謂<肹>今夜必染戒, 將歸听之, 旣至, 見<肹>坐蓮臺, 作彌勒尊像, 放光明, 身彩檀金, 不覺扣頭而禮曰: 「何得至於此乎?」 <肹>具叙其由, <朴朴>嘆曰: 「我乃障重, 幸逢大聖, 而反不遇. 大德至仁, 先吾著鞭, 願無忘昔日之契, 事須同攝.」 <肹>曰: 「槽有餘液, 但可浴之.」 <朴朴>又浴, 亦如前成無量壽, 二尊相對儼然. 山下村民聞之, 競來瞻仰, 嘆曰: 「希有, 希有!」 二聖爲說法要, 全身躡雲而逝. <天寶>十四年乙未, <新羅><景德王>卽位(古記云, <天鑑>二十四年乙未<法興>卽位, 何先後倒錯之甚如此), 聞斯事, 以丁酉歲遣使創大伽藍, 號<白月山南寺>, <廣德>二年(古記云<大曆>元年, 亦誤)甲辰七月十五日, 寺成, 更塑彌勒尊像, 安於金堂, 額曰「現身成道彌勒之殿」, 又塑彌陁像安於講堂, 餘液不足, 塗浴未周, 故彌陁像亦有斑駁之痕, 額曰「現身成道無量壽殿」. 議曰, 娘可謂應以婦女身攝化者也.《華嚴經》<摩耶夫人>善知識, 寄十一地生佛如幻解脫門, 今娘之桷産微意在此. 觀其投詞, 哀婉可愛, 宛轉有天仙之趣. 嗚呼! 使娘婆不解隨順衆生語言<陁羅尼>, 其能若是乎? 其末聯宜云「淸風一榻莫予嗔!」, 然不爾云者, 盖不欲同乎流俗語爾. 讚曰: 滴翠嵓前剝啄聲, 何人日暮扣雲扃. 南庵且近宜尋去, 莫踏蒼苔汚我庭. 右北庵. 谷暗何歸已暝煙, 南窗有簟且流連. 夜闌百八深深轉, 只恐成喧惱客眠. 右南庵. 十里松陰一徑迷, 訪僧來試夜招提. 三槽浴罷天將曉, 生下雙兒擲向西. 右聖娘.

분황사 천수대비가 눈 먼 아이의 눈을 뜨게 하다[편집]

芬皇寺千手大悲 盲兒得眼

<景德王>代, <漢歧里>女<希明>之兒, 生五稔而忽盲. 一日其母抱兒詣<芬皇寺>左殿北壁畫千手大悲前, 令兒作歌禱之, 遂得明. 其詞曰: 「膝肹古召旀, 二尸掌音毛乎支內良. 千手觀音叱前良中, 祈以支白屋尸置內乎多, 千隱手□叱千隱目肹. 一等下叱放一等肹除惡支, 二于萬隱吾羅, 一等沙隱賜以古只內乎叱等. 邪阿邪也, 吾良遺知支賜尸等焉, 放冬矣用屋尸慈悲也根古.」 讚曰: 竹馬葱笙戱陌塵, 一朝雙碧失瞳人. 不因大士廻慈眼, 虛度楊花幾社春.

낙산의 관음 정취 두 보살과 조신[편집]

洛山二大聖 觀音 正趣 調信

昔, <義湘法師>始自<唐>來還, 聞大悲眞身住此海邊窟內, 故因名<洛山>, 盖<西域><寶陁洛伽山>, 此云<小白華>, 乃白衣大士眞身住處, 故借此名之. 齋戒七日, 浮座具晨水上, 龍天八部侍從, 引入崛內. 叅禮空中, 出水精念珠一貫給之, <湘>領受而退. 東海龍亦獻如意寶珠一顆. 師捧出, 更齋七日, 乃見眞容, 謂曰: 「於座上山頂雙竹湧生, 當其地作殿宜矣.」 師聞之出崛, 果有竹從地湧出. 乃作金堂, 塑像而安之, 圓容麗質, 儼若天生; 其竹還沒, 方知正是眞身住也, 因名其寺曰<洛山>. 師以所受二珠, 鎭安于聖殿而去. 後有<元曉法師>, 繼踵而來, 欲求瞻禮. 初, 至於南郊水田中, 有一白衣女人刈稻, 師戱請其禾, 女以稻荒戱答之. 又行至橋下, 一女洗月水帛, 師乞水, 女酌其穢水獻之, 師覆棄之, 更酌天水而飮之. 時, 野中松上有一靑鳥, 呼曰「休醍□和尙!」, 忽隱不現, 其松下有一隻脫鞋. 師旣到寺, 觀音座下又有前所見脫鞋一隻, 方知前所遇聖女乃眞身也. 故, 時人謂之<觀音松>. 師欲入聖崛, 更覩眞容, 風浪大作, 不得入而去. 後有<崛山祖師><梵日>, <太和>年中入<唐>, 到<明州><開國寺>, 有一沙彌截左耳, 在衆僧之末, 與師言曰: 「吾亦鄕人也. 家在<溟州>界<翼嶺縣><德耆坊>, 師他日若還本國, 須成吾舍.」 旣而遍遊叢席, 得法於鹽官(事具在《本傳》), 以<會昌>七年丁卯還國, 先創<崛山寺>而傳敎. <大中>十二年戊寅二月十五日, 夜夢昔所見沙彌到窗下, 曰: 「昔在<明州><開國寺>, 與師有約, 旣蒙見諾, 何其晩也?」 祖師驚覺, 押數十人, 到<翼嶺境>, 尋訪其居, 有一女居<洛山>下村, 問其名, 曰<德耆>. 女有一子年才八歲, 常出遊於村南石橋邊, 告其母曰: 「吾所與遊者, 有金色童子.」 母以告于師, 師驚喜, 與其子尋所遊橋下, 水中有一石佛舁出之, 截左耳, 類前所見沙彌, 卽正趣菩薩之像也. 乃作簡子, 卜其營構之地, <洛山>上方吉. 乃作殿三間安其像.(古本載<梵日>事在前, <湘> <曉>二師在後, 然按<湘> <曉>二師▩□於<高宗>之代, <梵日>在於<會昌>之後, 相去一百七十餘歲. 故今前却而編次之. 或云, <梵日>爲<湘>之門人, 謬妄也.) 後百餘年, 野火連延到此山, 唯二聖殿獨免其災, 餘皆煨燼. 及<西山>大兵已來, 癸丑甲寅年間, 二聖眞容及二寶珠, 移入<襄州城>, 大兵來攻甚急, 城將陷時, 住持禪師<阿行>(古名<希玄>)以銀合盛二珠, 佩持將逃逸, 寺奴名<乞升>奪取, 深埋於地, 誓曰: 「我若不免死於兵, 則二寶珠終不現於人間, 人無知者. 我若不死, 當奉二寶獻於邦家矣.」 甲寅十月二十二日城陷, <阿行>不免而乞升獲免. 兵退後掘出, 納於<溟州>道監倉使. 時, 郎中<李祿綏>爲監倉使, 受而藏於監倉庫中, 每交代傳受. 至戊午十月, 本業老宿<祗林寺>住持大禪師<覺猷>奏曰: 「<洛山>三珠, 國家神寶, <襄州城>陷時, 寺奴乞升埋於城中, 兵退, 取納監倉使, 藏在<溟州>營庫中. 今<溟州城>殆不能守矣, 宜輸安御府.」 主上允可. 發<夜別抄>十人, 率乞升, 取於<溟州城>, 入安於內府, 時使介十人各賜銀一斤 米五石. 昔, <新羅>爲京師時, 有<世逵寺>(今<興敎寺>也)之莊舍, 在<溟州><▩李郡>(按《地理志》, <溟州>無<▩李郡>, 唯有<▩城郡>, 本<▩生郡>, 今<寧越>. 又<牛首州>領縣有<▩靈郡>, 本<▩已郡>, 今<剛州>. <牛首州>今<春州>, 今言<▩李郡>, 未知孰是), 本寺遺僧<調信>爲知莊. <信>到莊, 上悅□守<金昕>公之女, 惑之深, 屢就<洛山>大悲前, 潛祈得幸, 方數年間, 其女已有配矣. 又往堂前怨大悲之不遂己, 哀泣至日暮, 情思倦憊, 俄成假寢, 忽夢<金氏>娘, 容豫入門, 粲然啓齒而謂曰: 「兒早識上人於半面, 心乎愛矣, 未嘗暫忘, 迫於父母之命, 强從人矣. 今願爲同穴之友, 故來爾.」 <信>乃顚喜, 同歸鄕里, 計活四十餘霜, 有兒息五, 家徒四壁, 藜藿不給, 遂乃落魄扶攜, 糊其口於四方. 如是十年, 周流草野, 懸鶉百結, 亦不掩體. 適過<溟州><蟹縣>嶺, 大兒十五歲者忽餧死, 痛哭收瘞於道, 從率餘四口, 到<羽曲縣>(今<羽縣>也), 結茅於路傍而舍. 夫婦老且病, 飢不能興, 十歲女兒巡乞, 乃爲里獒所噬, 號痛臥於前. 父母爲之歔欷, 泣下數行, 婦乃□澁拭涕, 倉卒而語曰: 「予之始遇君也, 色美年芳, 衣袴稠鮮, 一味之甘, 得與子分之, 數尺之煖, 得與子共之, 出處五十年, 情鍾莫逆, 恩愛綢繆, 可謂厚緣. 自比年來, 衰病日益深, 飢寒日益迫, 傍舍壺漿, 人不容乞, 千門之恥, 重似丘山. 兒寒兒飢, 未遑計補, 何暇有愛悅夫婦之心哉, 紅顔巧笑, 草上之露, 約束芝蘭, 柳絮飄風. 君有我而爲累, 我爲君而足憂, 細思昔日之歡, 適爲憂患所階. 君乎予乎, 奚至此極, 與其衆鳥之同餧, 焉知隻鸞之有鏡, 寒棄炎附, 情所不堪, 然而行止非人, 離合有數, 請從此辭.」 <信>聞之大喜, 各分二兒將行, 女曰: 「我向桑梓, 君其南矣.」 方分手進途而形開, 殘燈翳吐, 夜色將闌. 及旦鬚髮盡白, 惘惘然殊無人世意, 已厭勞生, 如飫百年苦, 貪染之心, 洒然氷釋. 於是, 慚對聖容, 懺滌無已. 歸撥<蟹峴>所埋兒, 乃石彌勒也. 灌洗奉安于隣寺, 還京師, 免莊任, 傾私財, 創<淨土寺>, 懃修白業, 後莫知所終. 議曰: 讀此《傳》, 掩卷而追繹之, 何必<信師>之夢爲然! 今皆知其人世之爲樂, 欣欣然役役然, 特未覺爾. 乃作詞誡之曰: 「快滴須臾意已閑, 暗從愁裏老蒼顔. 不須更待黃粱熟, 方悟勞生一夢間. 治身臧否先誠意,鰥夢蛾眉賊夢藏. 何以秋來淸夜夢, 時時合眼到淸凉.

만어산의 부처 영상[편집]

魚山佛影

古記云: 「<萬魚寺>者古之<慈成山>也, 又<阿耶斯山>.(當作「摩耶斯」, 此云「魚」也.) 傍有<呵囉國>, 昔天卵下于海邊, 作人御國, 卽<首露王>. 當此時, 境內有<玉池>, 池有毒龍焉. <萬魚山>有五羅刹女, 往來交通, 故時降電雨, 歷四年, 五穀不成. 王呪禁不能, 稽首請佛說法, 然後羅刹女受五戒而無後害, 故東海魚龍遂化爲滿洞之石, 各有鍾磬之聲.(已上古記.)」 又按, <大定>十二年庚子, 卽<明宗>十一年也, 始創<萬魚寺>, 棟梁<寶林>狀奏所稱山中奇異之迹, 與<北天竺><訶羅國>佛影事符同者有三; 一, 山之側近地<梁州>界<玉池>, 亦毒龍所蟄是也; 二, 有時自江邊雲氣始出, 來到山頂, 雲中有音樂之聲是也; 三, 影之西北有盤石, 常貯水不絶, 云是佛浣濯袈裟之地是也. 已上皆<寶林>之說, 今親來瞻禮, 亦乃彰彰可敬信者有二; 洞中之石, 凡三分之二皆有金玉之聲, 是一也; 遠瞻卽現, 近瞻不見, 或見覓等, 是一也. <北天>之文, 具錄於後. 可函《觀佛三昧經》第七卷云: 「佛到<耶乾訶羅國><古仙山>, 薝葍花林毒龍之側, 靑蓮花泉北, 羅刹穴中, <阿那斯山>南. 爾時, 彼穴有五羅刹, 化作女龍, 與毒龍通, 龍復降雹, 羅刹亂行, 飢饉疾疫, 已歷四年. 王驚懼, 禱祀神祗, 於事無益. 時有<梵志>聰明多智, 白言大王『<伽毗羅><淨飯王子>, 今者成道號<釋迦文>』, 王聞是語, 心大歡喜, 向佛作禮曰云: 『何今日佛日已興, 不到此國?』 爾時, 如來勅諸比丘, 得六神通者, 隨從佛後, 受<那乾訶羅>王<弗婆浮提>請. 爾時, 世尊頂放光明, 化作一萬諸大化佛, 往至彼國. 爾時, 龍王及羅刹女, 五體投地, 求佛受戒. 佛卽爲說三歸五戒, 龍王聞已, 長跪合掌『勸請世尊常住此間, 佛若不在, 我有惡心, 無由得成阿耨菩提.』 時, 梵天王復來禮佛, 請婆伽婆爲未來世諸衆生故, 莫獨偏爲此一小龍, 百千<梵>王皆作是請. 時, 龍王出七寶臺, 奉上如來. 佛告龍王: 『不須此臺, 汝今但以羅刹石窟持以施我.』 龍歎喜(云云). 爾時, 如來安慰龍王: 『我受汝請, 坐汝窟中, 經千五百歲.』 佛湧身入石, 猶如明鏡, 人見面像, 諸龍皆現, 佛在石內, 映現於外. 爾時, 諸龍合掌歡喜, 不出其地, 常見佛日. 爾時, 世尊結伽趺坐在石壁內, 衆生見時, 遠望卽現, 近則不現. 諸天供養佛影, 影亦說法.」 又云: 「佛蹴嵓石之上, 卽便成金玉之聲.」《高僧傳》云: 「<惠遠>聞<天竺>有佛影, 昔爲龍所留之影, 在<北天竺><月支國><那竭呵城>南古仙人石室中(云云).」 又<法現>《西域傳》云: 「至<那竭國>界, <那竭城>南半由旬有石室, <博山>西南面, 佛留影此中. 去十餘步觀之, 如佛眞形, 光明炳著, 轉遠轉微. 諸國王遣工摹寫, 莫能髣髴. 國人傳云, 賢劫千佛, 皆當於此留影, 影之西百步許, 有佛在時剃髮剪爪之地(云云).」 星函《西域記》第二卷云: 「昔, 如來在世之時, 此龍爲牧牛之士, 供王乳酪, 進奏失宜, 旣獲譴嘖, 心懷恚恨, 以金錢買花供養, 授記<窣堵婆>, 願爲惡龍破國害王, 特趣石壁, 投身而死, 遂居此窟爲大龍王. 適起惡心, 如來鑑此, 變神通力而來至. 此龍見佛, 毒心遂止, 受不殺戒, 因請如來『常居此穴, 常受我供』, 佛言: 『吾將寂滅, 爲汝留影, 汝若毒忿, 常觀吾影, 毒心當止.』 攝神獨入石室, 遠望卽現, 近則不現. 又令石上蹴爲七寶(云云)」 已上皆經文, 大畧如此. 海東人名此山爲<阿那斯>, 當作<摩那斯>, 此翻爲「魚」. 盖取彼<北天>事而稱之爾.

오대산의 5만 부처의 진신[편집]

臺山五萬眞身

按山中古傳, 此山之署名「眞聖住處」者, 始自<慈藏法師>. 初, 法師欲見中國<五臺山>文殊眞身, 以<善德王>代, <貞觀>十年丙申(《唐僧傳》云十二年, 今從《三國本史》)入<唐>, 初至中國<太和池>邊, 石文殊處, 虔祈七日, 忽夢大聖授四句偈, 覺而記憶, 然皆<梵語>, 罔然不解. 明旦忽有一僧, 將緋羅金點袈裟一領 佛鉢一具 佛頭骨一片, 到于師邊, 問: 「何以無聊?」 師答以夢所受四句偈, <梵音>不解爲辭, 僧譯之云: 「呵囉婆佐曩, 是曰了知一切法; 達▩哆佉嘢, 云自性無所有; 曩伽呬伽曩, 云如是解法性; 達▩盧舍那, 云卽見盧舍那.」 仍以所將袈裟等, 付而囑云: 「此是本師釋迦尊之道具也. 汝善護持.」 又曰: 「汝本國艮方<溟州>界有<五臺山>, 一萬文殊常住在彼, 汝往見之.」 言已不現. 遍尋靈迹, 將欲東遺, <太和池>龍現身請齋, 供養七日. 乃告云: 「昔之傳偈老僧, 是眞文殊也.」 亦有叮囑創寺立塔之事, 具載別《傳》. 師以<貞觀>十七年來到此山, 欲覩眞身, 三日晦陰, 不果而還. 復住<元寧寺>, 乃見文殊云, 至<葛蟠處>, 今<淨嵓寺>是.(亦載別《傳》.) 後有頭陁<信義>, 乃<梵日>之門人也, 來尋<藏師>憩息之地, 創庵而居. <信義>旣卒, 庵亦久廢, 有<水多寺>長老有緣, 重創而居, 今<月精寺>是也. <藏師>之返<新羅>, <淨神大王>太子<寶川> <孝明>二昆弟(按《國史》, <新羅>無<淨神> <寶川> <孝明>三父子明文. 然此記下文云<神龍>元年開土立寺, 則<神龍>乃<聖德王>卽位四年乙巳也. 王名<興光>, 本名<隆基>, <神文>之第二子也. <聖聖>之兄<孝照>名<理恭>, 一作<洪>, 亦<神文>之子. <神文><政明>字<日照>, 則<淨神>恐<政明> <神文>之訛也. <孝明>, 乃<孝照>一作<昭>之訛也.《記》云<孝明>卽位而<神龍>年開土立寺云者, 亦不細詳言之爾, <神龍>年立寺者乃<聖德王>也), 到<河西府>(今<溟州>及有<河西郡>是也. 一作<河曲縣>, 今<蔚州>非是也)<世獻>角干之家留一宿, 翌日過大嶺, 各領千徒, 到<省烏坪>遊覽累日. 忽一夕昆弟二人, 密約方外之志, 不令人知, 逃隱入<五臺山>.(古記云: 「<太和>元年戊申八月初, 王隱山中.」 恐此文大誤. 按<孝照>一作<昭>, 以<天授>三年壬辰卽位, 時年十六, <長安>二年壬寅崩, 壽二十六. <聖德>以是年卽位, 年二十二. 若曰<太和>元年戊申, 則先於<孝照>卽位甲辰已過四十五歲, 乃<太宗> <文武王>之世也. 以此知此文爲誤, 故不取之.) 侍衛不知所歸, 於是還國. 二太子到山中, 靑蓮忽開地上. 兄太子結庵而止住, 是曰<寶川庵>. 向東北行六百餘步, 北臺南麓亦有靑蓮開處, 弟太子孝明又結庵而止, 各懃修業. 一日同上<五峯>瞻禮次, 東臺<滿月山>, 有一萬觀音眞身現在, 南臺<麒麟山>, 八大菩薩爲首一萬地藏, 西臺<長嶺山>, 無量壽如來爲首一萬大勢至, 北臺<象王山>, 釋迦如來爲首五百大阿羅漢, 中臺<風盧山>亦名<地盧山>, 毗盧遮那爲首一萬文殊. 如是五萬眞身一一瞻禮. 每日寅朝, 文殊大聖到<眞如院> 今<上院>, 變現三十六種形. 或時現佛面形, 或作寶珠形, 或作佛眼形, 或作佛手形, 或作寶塔形, 或萬佛頭形, 或作萬燈形, 或作金橋形, 或作金鼓形, 或作金鐘形, 或作神通形, 或作金樓形, 或作金輪形, 或作金剛杵形, 或作金甕形, 或作金鈿形, 或五色光明形, 或五色圓光形, 或吉祥草形, 或靑蓮花形, 或作金田形, 或作銀田形, 或作佛足形, 或作雷電形, 或(如)來湧出形, 或地神湧出形, 或作金鳳形, 或作金烏形, 或馬産師子形, 或雞産鳳形, 或作靑龍形, 或作白象形, 或作鵲鳥形, 或牛産師子形, 或作遊猪形, 或作靑蛇形. 二公每汲洞中水, 煎茶獻供, 至夜各庵修道. <淨神王>之弟與王爭位, 國人廢之, 遣將軍四人到山迎之. 先到<孝明庵>前呼萬歲, 時有五色雲, 七日垂覆. 國人尋雲而畢至, 排列鹵簿, 將邀兩太子而歸, <寶川>哭泣以辭, 乃奉<孝明>歸卽位. 理國有年(記云, 在位二十餘年, 盖崩年壽二十六之訛也. 在位但十年爾. 又<神文>之弟爭位事《國史》無文, 未詳), 以<神龍>元年(乃<唐><中宗>復位之年, <聖德王>卽位四年也)乙巳三月初四日始改創<眞如院>, 大王親率百寮到山, 營搆殿堂, 竝塑泥像文殊大聖安于堂中, 以知識<靈卞>等五員, 長轉《華嚴經》, 仍結爲<華嚴社>, 長年供費, 每歲春秋, 各給近山州縣倉租一百石 淨油一石, 以爲恒規. 自院西行六千步, 至<牟尼岾> <古伊峴>外, 柴地十五結, 栗枝六結, 坐位二結, 創置莊舍焉. <寶川>常汲服其靈洞之水, 故晩年肉身飛空, 到<流沙江>外<蔚珍國><掌天窟>停止, 誦《隨求陁羅尼》, 日夕爲課, 窟神現身白云: 「我爲窟神已二千年, 今日始聞《隨求》眞詮.」 請受菩薩戒. 旣受已, 翌日窟亦無形, <寶川>驚異. 留二十日乃還<五臺山><神聖窟>, 又修眞五十年, <忉利天>神三時聽法, <淨居天>衆烹茶供獻, 四十聖騰空十尺, 常時護衛, 所持錫杖一日三時作聲, 遶房三匝, 用此爲鐘磬. 隨時修業, 文殊或灌水<寶川>頂, 爲授成道記莂. <川>將圓寂之日, 留記後來山中所行輔益邦家之事云: 「此山乃<白頭山>之大脉, 各臺眞身常住之地. 靑在東臺北角下 北臺南麓之末, 宜置<觀音房>, 安圓像觀音及靑地畫一萬觀音像, 福田五員, 晝讀八卷《金經》 《仁王》 《般若》 《千手》呪, 夜念《觀音禮懺》, 稱名<圓通社>; 赤任南臺南面, 置<地藏房>, 安圓像地藏及赤地畫八大菩薩爲首一萬地藏像, 福田五員, 晝讀《地藏經》 《金剛般若》, 夜《占察禮懺》, 稱<金剛社>; 白方西臺南面, 置<彌陁房>, 安圓像無量壽及白地畫無量壽如來爲首一萬大勢至, 福田五員, 晝讀八卷《法華》, 夜念《彌陁禮懺》, 稱<水精社>; 黑地北臺南面, 置<羅漢堂>, 安圓像釋迦及黑地畫釋迦如來爲首五百羅漢, 福田五員, 晝讀《佛報恩經》 《涅槃經》, 夜念《涅槃禮懺》, 稱<白蓮社>; 黃處中臺, <眞如院>, 中安泥像文殊不動, 後壁安黃地畫毗盧遮那爲首三十六化形, 福田五員, 晝讀《華嚴經》 六百《般若》, 夜念《文殊禮懺》, 稱<華嚴社>; <寶川庵>改創<華藏寺>, 安圓像毗盧遮那三尊及《大藏經》, 福田五員,《長門藏經》, 夜念《華嚴神衆》, 每年設華嚴會一百日, 稱名<法輪社>. 以此<華藏寺>爲<五臺社>之本寺, 堅固護持, 命淨行福田, 鎭長香火, 則國王千秋, 人民安泰, 文虎和平, 百穀豊穰矣. 又加排下院<文殊岬寺>爲社之都會, 福田七員, 晝夜常行《華嚴神衆禮懺》. 上件三十七員齋料衣費, 以<河西府>道內八州之稅, 充爲四事之資, 代代君王, 不忘遵行幸矣.

명주 오대산의 보질도 태자 전기[편집]

溟州(古河西府也.)五臺山寶叱徒太子傳記

<新羅><淨神太子><寶叱徒>, 與弟<孝明太子>, 到<河西府><世獻>角干家一宿, 翌日踰大嶺, 各領一千人到<省烏坪>, 累日遊翫, <太和>元年八月五日, 兄弟同隱入<五臺山>. 徒中侍衛等推覓不得, 並皆還國. 兄太子見中臺南下<眞如院>土基下山末靑蓮開, 其地結草菴而居; 弟<孝明>見北臺南山末靑蓮開, 亦結草菴而居. 兄弟二人禮念修行, 五臺進敬禮拜, 靑在東臺<滿月形山>, 觀音眞身一萬常住; 南臺<麒麟山>, 八萬菩薩爲首一萬地藏菩薩常住; 白方西臺<長嶺山>, 無量壽如來爲首一萬大勢至菩薩常住; 黑掌北臺<相王山>, 釋迦如來爲首五百大阿羅漢常住; 黃處中臺<風爐山>, 亦名<地爐山>, 毗盧遮那爲首一萬文殊常住; <眞如院>地, 文殊大聖每日寅朝化現三十六形(三十六形見《臺山五萬眞身傳》), 兩太子並禮拜, 每日早朝汲于洞水, 煎茶供養一萬眞身文殊. <淨神太子>弟副君, 在<新羅>爭位誅滅, 國人遣將軍四人到<五臺山>, <孝明太子>前呼萬歲, 卽是有五色雲, 自<五臺>至<新羅>, 七日七夜浮光. 國人尋光到<五臺>, 欲陪兩太子還國, <寶叱徒太子>涕泣不歸, 陪<孝明太子>歸國卽位, 在位二十餘年, <神龍>元年三月八日始開<眞如院>(云云). <寶叱徒太子>常服于洞靈水, 肉身登空, 到<流沙江>, 入<蔚珍大國><掌天窟>修道, 還至<五臺><神聖窟>, 五十年修道(云云). <五臺山>是<白頭山>之根脈, 各臺眞身常住(云云).

오대산 월정사의 다섯 성중[편집]

臺山月精寺五類聖衆

按寺中所傳古記云, <慈藏法師>初至<五臺>, 欲覩眞身, 於山麓結茅而住, 七日不見, 而到<妙梵山>創<淨岩寺>. 後有<信孝居士>者, 或云幼童菩薩化身, 家在<公州>, 養母純孝, 母非肉不食, 士求肉出行山野, 路見五鶴射之, 有一鶴落一羽而去. 士執其羽, 遮眼而見人, 人皆是畜生, 故不得肉, 而因割股肉進母, 後乃出家. 捨其家爲寺, 今爲<孝家院>. 士自<慶州>界至<河率>, 見人多是人形. 因有居住之志, 路見老婦, 問可住處, 婦云: 「過西嶺有北向洞可居.」 言訖不現. 士知觀音所敎, 因過<省烏坪>, 入<慈藏>初結茅處而住. 俄有五比丘到云: 「汝之持來袈裟一幅今何在?」 士茫然, 比丘云: 「汝所執見人之羽, 是也.」 士乃出呈. 比丘乃置羽於袈裟闕幅中相合, 而非羽乃布也. 士與五比丘別, 後方知是五類聖衆化身也. 此<月精寺>, <慈藏>初結茅, 次<信孝>居士來住, 次<梵日>門人<信義>頭陁來, 創庵而住. 後有<水多寺>長老<有緣>來住, 而漸成大寺. 寺之五類聖衆, 九層石塔皆聖跡也. 相地者云, 國內名山, 此地最勝, 佛法長興之處云云.

남월산[편집]

南月山(亦名<甘山寺>.)

寺在京城東南二十許里, 金堂主彌勒尊像火光後記云: 「<開元>七年己未二月十五日, 重阿喰<全忘誠>, 爲亡考<仁章>一吉干 亡妃<觀肖里夫人>, 敬造<甘山寺>一所 石彌勒一軀, 兼及<愷元>伊喰 第<懇誠>小舍 <玄度師> 姊<古巴里> 前妻<古老里> 後妻<阿好里>, 兼庶族及<漠一>吉喰 <一幢>薩喰 <聰敏>大舍 妹<首肹買>等, 同營玆善. 亡妣<肖里夫人>, 古人成之東海攸友邊散也.(古人成之以下, 文未詳其意, 但存古文而已. 下同.)」 彌陁佛火光後記云: 「重阿喰<金志全>, 曾以尙衣奉御, 又執事侍郎, 年六十七, 致仕閑居, 奉爲國主大王 伊喰<愷元> 亡考<仁章>一吉干 亡妃 亡弟 小舍<梁誠> 沙門<玄度> 亡妻<古路里> 亡妹<古巴里>, 又爲妻<阿好里>等, 捨<甘山>莊田建伽藍; 仍造石彌陀一軀, 奉爲亡考<仁章>一吉干. 古人成云東海攸友邊散也.(按帝系, <金愷元>乃<太宗><春秋>之弟 太子<愷元>角干也, 乃<文熙>之所生也. <誠志全>乃<仁章>一吉干之子. 「東海攸反」恐<法敏>葬東海也.)」

천룡사[편집]

天龍寺

東都南山之南, 有一峯屹起, 俗云<高位山>, 山之陽有寺, 俚云<高寺>, 或云<天龍寺>.《討論三韓集》云: 「<雞林>土內有客水二條 逆水一條, 其逆水 客水二源, 不鎭天災, 則致天龍覆沒之災.」 俗傳云: 「逆水者, 州之南<馬等烏村>南流川, 是.」 又「是水之源致<天龍寺>.」 中國來使<樂鵬龜>來見云: 「破此寺則國亡無日矣.」 又相傳云, 昔有檀越, 有二女, 曰<天女> <龍女>, 二親爲二女創寺因名之. 境地異常助道之場, <羅>季殘破久矣. <衆生寺>大聖所乳<崔殷諴>之子<承魯>, <魯>生<肅>, <肅>生侍中<齊顔>, <顔>乃重修起廢, 仍置釋迦<萬日道場>, 受朝旨, 兼有信書, 願文留于寺. 旣卒, 爲護伽藍神, 頗著靈異. 其信書略曰: 「檀越內史侍郎同內史門下平章事柱國<崔齊顔>狀. 東京<高位山><天龍寺>殘破有年. 弟子特爲聖壽天長 民國安泰之願, 殿堂廊閣 房舍廚庫, 已來興構畢具, 石造泥塑佛聖數軀, 開置釋迦<萬日道場>. 旣爲國修營, 官家差定主人亦可, 然當遞換交代之時, 道場僧衆不得安心. 側觀入田, 稠足寺院, 如<公山><地藏寺>入田二百結, <毗瑟山><道仙寺>入田二十結, 西京之四面山寺各田二十結例. 皆勿論有職 無職, 須擇戒備才高者, 社中衆望, 連次住持焚修, 以爲恒規. 弟子聞風而悅. 我此<天龍寺>, 亦於社衆之中, 擇選才德雙高大德兼爲棟梁, 差主人鎭長焚修. 具錄文字, 付在剛司, 自當時主人爲始. 受留守官文通, 示道場諸衆, 各宜知悉. <重熙>九年六月日.」 具■如前署. 按, <重熙>乃<契丹><興宗>年號, 本朝<靖宗>七年庚辰歲也.

무장사 미타전[편집]

鍪藏寺彌陁殿

京城之東北二十許里, <暗谷村>之北有<鍪藏寺>, 第三十八<元聖大王>之考大阿干<孝讓>追封<明德大王>之爲叔父波珍喰追崇所創也. 幽谷逈絶, 類似削成, 所寄冥奧, 自生虛白, 乃息心樂道之靈境也. 寺之上方, 有彌陁古殿, 乃<昭成(一作<聖>)大王>之妃<桂花王后>爲大王先逝, 中宮乃充充焉 皇皇焉, 哀戚之至, 泣血棘心, 思所以幽贊明休, 光啓玄福者, 聞「서방(西方)에 대성(大聖)이 있는데 미타(彌陀)라고 부르고, 至誠歸仰, 則善救來迎」, 「是眞語者, 豈欺我哉!」 乃捨六衣之盛服, 罄九府之貯財, 召彼名匠, 敎造彌陀像一軀, 幷造神衆以安之. 先是, 寺有一老僧, 忽夢眞人坐於石塔東南岡上, 向西爲大衆說法. 意謂此地必佛法所住也, 心秘之而不向人說. 嵓石巉崒, 流澗邀迅, 匠者不顧, 咸謂不臧, 及乎辟地, 乃得平坦之地, 可容堂宇, 宛似神基, 見者莫不愕然稱善. 近古來殿則壞圮, 而寺獨在, 諺傳<太宗>統三已後, 藏兵鍪於谷中, 因名之.

백엄사의 석탑과 사리[편집]

伯嚴寺石塔舍利

<開運>三年丙午十月二十九日, <康州>界<任道>大監柱貼云, <伯嚴禪寺>坐<草八縣>(今<草溪>), 寺僧<亻品遊>上座, 年三十九, 云寺之經始則不知. 但古傳云, 前代<新羅>時, 北宅廳基捨置玆寺, 中間久廢, 去丙寅年中, <沙木谷><陽孚>和尙, 改造住持, 丁丑遷化; 乙酉年<曦陽山><兢讓>和尙, 來住十年, 又乙未年却返<曦陽>; 時有<神卓>和尙, 自<南原><白嵓>藪, 來入當院, 如法住持; 又<咸雍>元年十一月, 當院住持<得奧微定>大師 釋<秀立>, 定院中常規十條, 新竪五層石塔, 眞身佛舍利四十二粒安邀. 以私財立寶, 追年供養條; 第一當寺護法敬僧<嚴欣> <伯欣>兩明神及<近岳>等三位前, 立寶供養條(諺傳<嚴欣> <伯欣>二人, 捨家爲寺, 因名曰<伯嚴>, 仍爲護法神); 金堂藥師前木鉢, 月朔遞米條等, 已下不錄.

영취사[편집]

靈鷲寺

寺中古記云: 「<新羅>眞骨第三十一主<神文王>代, <永淳>二年癸未(本文云元年, 誤), 宰相<忠元公>, <萇山國>(卽<東萊縣>, 亦名<萊山國>)溫井沐浴, 還城次, 到<屈井驛><桐旨>野駐歇, 忽見一人放鷹而逐雉, 雉飛過<金岳>, 杳無蹤迹. 聞鈴尋之, 到<屈井縣>官北井邊, 鷹坐樹上, 雉在井中, 水渾血色, 雉開兩翅, 抱二雛焉. 鷹亦如相惻隱而不敢攫也. 公見之惻然有感, 卜問此地, 云可立寺. 歸京啓於王, 移其縣於他所, 創寺於其地, 名<靈鷲寺>焉.」

유덕사[편집]

有德寺

<新羅>大大角干<崔有德>, 捨私第爲寺, 以<有德>名之. 遠孫三韓功臣<崔彦撝>, 掛安眞影, 仍有碑云.

오대산 문수사의 석탑기[편집]

五臺山文殊寺石塔記

庭畔石塔, 盖<新羅>人所立也. 制作雖淳朴不巧, 然甚有靈響, 不可勝記. 就中一事, 聞之諸古老云: 昔, <連谷縣>人具船沿海而漁, 忽見一塔隨逐舟楫, 凡水族見其影者, 皆逆散四走, 以故漁人一無所得. 不堪憤恚, 尋影而至, 盖此塔也. 於是, 共揮斤斫之而去, 今此塔四隅皆缺者以此也. 予驚嘆無已, 然怪其置塔, 稍東而不中, 於是仰見一懸板云: 「比丘<處玄>曾住此院, 輒移置庭心, 則二十餘年間寂無靈應. 及日者求基抵此, 乃嘆曰: 『是中庭地, 非安塔之所, 胡不移東乎?』 於是, 衆僧乃悟, 復移舊處, 今所立者是也. 余非好怪者, 然見其佛之威神, 其急於現迹利物如此, 爲佛子者詎可默而無言耶.」 時<正豊>元年丙子十月日, <白雲子>記.

三國遺事 卷第三(終)

주석[편집]

  1. 중국의 사서(史書)에는 苻로 되어 있다.
  2. ≪해동고승전(海東高僧傳)≫에는 省으로 되어 있다.
  3. 서울대규장각본은 판독이 어렵다.
  4. 동진(東晋)의 효무제(孝武帝)가 사용한 연호는 太元이다.

저작권[편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