조선왕조실록/선조소경대왕수정실록/총서

위키문헌 ― 우리 모두의 도서관.

○大明隆慶元年。 明宗大王二十二年丁卯六月二十八日辛亥, 明宗大王薨于景福宮之寢殿。 前二十七日, 上疾猝重, 日午尤篤。 時, 右議政權轍朝京, 大臣只有領議政李浚慶、左議政李蓂及藥房都提調沈通源三人而已。 右承旨尹斗壽, 手書宋朝文彦博入宿禁中故事, 示李浚慶, 浚慶入宿闕內, 夜半大漸。 王妃沈氏急召大臣浚慶、通源, 入對于寢殿, 上已不省事。 浚慶進前大聲曰: “臣等來。” 上不應。 浚慶使史官書進二人名, 上亦不能視。 浚慶仍啓王妃曰: “事已至此, 當定社稷之計。 主上不能顧命, 中殿須有指揮。” 王妃答曰: “乙丑年曾得上旨, 須以其人爲嗣。” 蓋於乙丑九月, 上疾篤, 中殿下一封書于大臣, 以河城君鈞爲嗣。 浚慶等拜謝曰: “社稷之計定矣。” 是曉上薨。 大臣使都承旨李陽元、同副承旨朴素立、注書黃大受及兵曹判書元混, 領侍衛將士, 迎上于德興君第。 大受執陽元帶曰: “何以不問當迎某君?” 陽元曰: “已定之事, 不須問也。” 大受曰: “雖已定, 此事不可草草。” 大臣曰: “河城君也。” 大受書于紙, 擧示大臣, 而袖出。 時, 倉卒無僕馬, 陽元欲步往, 大受曰: “此時不可失儀, 以駭人視。” 卽求得騎從, 旣至第則侍衛未及至, 而雜人已闌入矣。 陽元不明言迎某君, 只呼出上舅鄭昌瑞, 通謁而已。 大受曰: “此大事不可糊塗。 宮中有王孫三人, 豈可不明言乎? 當請三王孫, 皆出親見然後, 乃可扈衛。” 陽元不肯, 但問昌瑞曰: “何君粧束?” 昌瑞曰: “前日所定河城君也。” 時, 上方居河東郡夫人之喪, 哭辭靈座, 着白衣、烏紗帽以出。 將乘輦, 大受又請擧簾諦視, 陽元等遂進輦前, 審視環拜而行。 入自光化門, 由勤政殿東庭, 卽喪次。 時, 雜人妄言: “扈從者當錄功。” 於是, 朝士、儒生、吏胥輩, 多記名以授宮奴, 宮奴以授大受曰: “嗣君命, 藏之。” 大受不受曰: “嗣君此時, 豈有命令耶?” 朴素立受之, 傳于政院, 人多譏誚。 後, 臺諫啓焚其錄, 劾罷陽元等。 陽元之不明言迎某君, 蓋是時, 顧命未顯, 恐變生意外, 往迎者反獲大禍也。 李浚慶素有重望, 國人倚信, 傾想皆曰: “此時有此人, 國必賴之。” 嗣位纔定, 人情大安者, 浚慶鎭物之功也。 大受造次之際, 卓有所守, 由此知名, 未及顯而歿。


○上, 德興君第三子也。 幼有美質, 相表淸秀。 大行王旣喪順懷世子, 擇於諸姪中, 默眷已久。 乙丑夏, 大行王寢疾, 從大臣建儲之議, 與王妃密議定策, 惟大臣知之。 雖未正名號, 別置師傅韓胤明、鄭芝衍等敎之, 數召試學業。 每進見歎曰: “福哉, 德興!” 上讀書甚精, 時有難問出人意表, 師傅或不能答。 至是, 入承大統, 時年十六。 改 御諱曰昖。


○準故事, 置院相, 領議政李浚慶、右贊成吳謙、禮曹判書洪暹三人應選, 輪直政院, 參決機務。


○時, 相臣以上初入宮孤單, 欲進舊乳媪入侍保護, 承旨沈義謙爭以爲不可, 引漢王聖事爲比, 乃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