조선왕조실록/세종장헌대왕실록/154권
이 문서는 {{머리말}} 정보가 없습니다. 도움을 주시려면 토론 문서에 의견을 남기거나, 문서를 편집하여 "{{머리말 필요}}"를 다음과 같이 바꾸고 최소한 제목과 저자 변수를 작성하세요.{{머리말 | 제목 = | 부제 = | 저자 = | 이전 = | 다음 = | 설명 = }} |
地理志 / 평안도(平安道)
[편집]
◈ 平安道: 本朝鮮故地, 在三國爲高句麗所有, 寶藏王二十七年戊辰,【唐 高宗 摠章元年。】 新羅 文武王, 與唐將李勣滅之, 遂倂其地。 孝恭王九年乙丑,【唐 哀帝 天祐二年。】 弓裔據鐵原, 自稱後高麗王, 分定浿西十三鎭。 高麗仍稱浿西道, 或云北界, 肅宗七年壬午,【宋 建中靖國二年。】 稱西北面。 高麗之季, 以黃州牧 安岳郡 鐵和縣 長命鎭來屬, 洪武戊辰, 復屬西海道。 本朝太宗十三年癸巳, 改平安道, 十六年丙申, 以永吉道 甲山郡西面閭延等地距本道遼邈, 割小薰頭以西, 爲閭延郡來屬。 東至咸吉道 高原, 西際海, 南至黃海道 黃州, 北際鴨綠江。 東西三百二十三里, 南北四百二十三里。 所管留守一, 大都護府一, 牧三, 都護府五, 郡二十一, 縣十四。 名山曰大城山 【平壤。】、墨方山 【价川。】、妙香山 【熙川。】、天磨山 【定寧。】、天聖山 【殷山。】、香積山。【泰川。】; 大川曰大同江, 卽古之浿江,【《文獻通考》曰: “平壤城東北, 有魯陽山, 魯城在其上, 西南二十里, 有葦山, 南臨浿水。”】 又云王城江。【載中祀。】 其源有二, 其一出自熙川郡 加莫洞, 繞妙香山, 東歷德川、价川、順川、殷山、成川、慈山, 至于江東。 其一, 出自陽德縣北文音山, 經谷山、遂安、祥原、三登, 至于江東, 至此二派合流, 入于平壤府境抱流城東, 爲大同江。 行九里爲亇屯津, 古名九津溺水,【載小祀。】 皆有舟楫濟人。 過江西至龍岡縣南, 入海。 淸川江在安州, 一云薩水。【卽隋將宇文述等敗師之地。】 其源出自熙川郡古寧遠鎭, 與江界 狄踰峴水合, 繞熙川郡東妙香山, 歷寧邊, 東至于州城北, 爲淸川江, 過安戎老斤江入海。【載小祀。】 博川江在博川, 古名大寧江。 其源出自朔州 天磨山, 歷泰川、雲山、寧邊, 至于郡之古城西, 爲(博州江)〔博川江〕, 入于安州江下流。 鴨緣江在義州西, 古名靑河, 云龍灣。 其源出自白頭山, 行數百餘里, 過咸吉道 甲山郡, 歷閭延、江界、理山, 與禿魯江水合, 經碧潼、昌城、小朔州, 至于州之城西, 爲鴨緣江, 過暗林串入海。【載中祀。 臣按《文獻通考》云: “漢興, 爲遠難守, 復修遼東故塞, 至浿水爲界。” 又云: “衞滿渡浿水, 擊破朝鮮王準。” 又按金富軾曰: “《唐書》云: ‘樂浪郡也隨山屈繞爲郛南涯浿水, 又云登州東北海行南傍海堧, 過浿江口椒島, 得新羅西北。' 又隋 煬帝東征, 詔曰: “滄海航千里橫絶浿江, 逞造平壤。' 以此言之, 今大同江爲浿水明矣。”, 則《通考》以浿水爲界, 似指鴨緣江爲浿水, 蓋傳聞之誤。】 戶四萬一千一百六十七, 口十萬五千四百四十四。 軍丁, 侍衛軍二千八百七十八, 翼軍一萬四千五十三, 船軍三千四百九十, 守城軍七百八十九。 墾田三十萬八千七百五十一結。 厥賦, 稻米、【糙米。】 稷米、粟米、黍米、豆、【大豆。】麥、【小麥。】芝麻。【鄕名眞荏子。】厥貢, 牛馬毛、狗皮、豹、鹿、獐、狐、狸、水獺、貂、靑鼠、猪皮、乾鹿、乾獐、乾猪、丁香脯、水魚、民魚、沙魚、石首魚、加火魚、準魚、廣魚、烏賊魚、大蝦、石花、黃毛、羚羊角、猪膽、猬膽、漆、芝、麻油、【鄕名眞油】蘇子油、石蜜、蜂蜜、黃蠟、芝草、五味子、榛實、松子、眞茸、石茸、鳥足茸、紅花。 藥材, 熊膽、鹿角膠、麝香、虎脛骨、酥油、鹿茸、露蜂房、䖳脫皮、鱉甲、黃精、甘朮、當歸、細辛、白朮、草烏頭、地楡、白芷、桔梗、薯藇、白附子、獨活、貫衆、藍漆、天南星、菖蒲、蘭蘆、射干、白頭翁、苦蔘、芍藥、半夏、車前子、羊蹄根、木賊、葛根、白鮮皮、馬兜苓、苓茹、大戟、茜草根、澤瀉、紫莞、生菴蘭蒿、蘿麻、馬藺膽、蒼朮、升麻、玄胡索、鷄蘇、酸漿、兔絲子、忍冬草、商陸、牛膝、徐長卿、茵陳、黃耆、百合、前胡、䖳床子、小紫胡、葛花、白芨、防風、遠志、葎草、虎杖根、茺蔚子、沙蔘、薺苨、葳靈仙、人蔘、安息香、五加皮、黃蘖皮、茯苓、蚤休、躑躅、桑白皮、楡皮、海東皮、白斂、鵝管石、郁李仁。【已上雜貢及藥材, 今將土産稀貴者, 錄于各邑之下, 其每邑所産, 但存其凡于此, 不復錄云。】 種養藥材, 芎藭、大黃、麻子、荊芥穗、眞苽帶、何首烏、蓮實、桃仁、杏仁。【已上藥材, 隨各邑風土所宜, 使醫員種養, 元非山野所産, 皆不錄云。 凡一物而疊出於田賦, 若土貢若藥材者頗多, 今從其重者若蜂蜜、黃蠟之類, 只書于土貢; 人蔘、五味子之類, 只書于藥材, 不復重出云。】 古長城。【俗傳萬里長城, 自麟山郡西鎭兵串江始築, 歷義州南, 連延朔州、昌城、雲山、寧邊, 至于熙川東古孟州之境, 接于咸吉道 定平境。】 倉庫, 各官租稅, 皆輸于本官倉, 唯義州倉, 收貯龍川、麟山之租。 關防備禦, 平壤道中左右三翼軍五千六百七十二, 義州道三翼軍一千七百六十八, 寧邊道三翼軍三千三百三十七, 朔州道三翼軍一千五百三十五, 江界道三翼軍一千七百四十一。 |
|
平壤道水軍僉節制使領兵船十一艘, 軍一千名, 泊三和 凡島浦。 安州道僉節制使領船十五艘, 軍一千三百八十名, 泊安州 老斤江。 義州道僉節制使領船十五艘, 軍一千一百名, 泊宣川 仙槎浦。 甑山 車餘峴、咸從 車踰仇里、三和 大嶺山、龍岡 新德山麓、肅川 代山及餘外立所、安州 立石、定州 李石八來里、郭山 淩漢城底 牛洞、麟山、宿狼遷及北山、隨川 瓦窰丘、龍川 長安峯。【共十三所, 有倭變則守禦。】 理山烽火臺、都乙漢、央土里、山羊會、通巾、碧潼、胡照里郡內口子大波兒、阿耳、【等十口子。】 江界邑城、閭延邑城。【共十二處, 冬節氷合時守禦, 猶漢、唐之防秋也。】 昌城 失號里、昌州口子甲岩、雲頭里 閭延、小甫伊 趙明干洞。【右六口子, 冬節有窺望軍。】要害, 鴨綠江、博州江、淸川江、大同江、閭延、羅伊乃洞、甘音洞、朱沙洞、於用恠、江界、滿浦、高山里、知寧恠、碧潼、餘侍山、蔡家洞、倉浦、碧團口子、義州 金洞田 靑水、駱駄灘、仇寧、檢洞島、暗林串、彌勒堂、九龍淵、三歧伊、庫洞中、吾江 水口、方山口子、龍川辰串、吾道串、少爲浦、石串立所、郭山石浦。 牧場一, 牧美島。【宣川。】館路察訪一人, 所管館十三。【生陽、大同、安定、肅寧、安興、嘉平、新安、雲興、林畔、車輦、良策、所串、義順。】 |
|
평양부
[편집]
⊙ 平壤: 府尹一人,【以觀察使兼之。】少尹一人,【兼中翼團鍊副使。】判官一人,【兼中翼團鍊判官。】儒學敎授官一人, 譯學敎授官一人。 本三朝鮮舊都。 唐堯戊辰歲, 神人降于檀木之下, 國人立爲君, 都平壤, 號檀君, 是爲前朝鮮。 周武王克商, 封箕子于此地, 是爲後朝鮮。 逮四十一代孫準, 時有燕人衞滿亡命, 聚黨千人, 來奪準地, 都于王險城,【卽平壤府。】是爲衞滿朝鮮。 其孫右渠不肯奉詔, 漢 武帝 元封二年, 遣將討之, 定爲眞蕃、臨屯、樂浪、玄菟四郡, 隷于幽州。 班固 《前漢書》曰: “玄菟、樂浪, 本箕子所封, 昭帝始元元年, 以臨屯、樂浪, 置東府都護。” 《唐書》云: “卞韓在樂浪之地。” 高句麗 長壽王十五年丁未,【劉宋 太宗 元嘉四年。】自國內城移都平壤。 寶藏王二十七年戊辰, 唐 高宗遣將李勣, 擒王以歸, 國滅, 統於新羅。【摠章元年。】 高麗 太祖元年戊寅,【梁 末帝 貞明四年。】以平壤荒廢, 量徙鹽、白、黃、海、鳳諸州民, 以實其地, 爲大都督府。 光宗十一年庚申,【宋 太祖 建隆元年。】改爲西都, 穆宗元年戊戌,【宋 眞宗 咸平元年。】又改鎬京, 文宗十六年壬寅,【宋 仁宗 嘉祐七年。】改西京留守官, 置京畿四道。 肅宗七年壬午,【宋 徽宗 崇寧元年。】置文武班及五部。 仁宗十三年乙卯,【宋 高宗 紹興元年。】 西京僧妙淸 柳旵、分司侍郞趙匡等叛, 遣兵斷岊嶺道。 國號大爲, 建元天開, 署諸官僚, 號其軍曰天遣忠義。 於是, 命元帥金富軾等, 將三軍討平之, 除留守監軍分司御史外, 悉汰官班, 又削京畿四道。 元宗十年己巳,【宋 度宗 咸淳五年。】西北面兵馬使營記官崔坦、三和校尉李延齡等作亂, 以西京及諸城叛, 附于蒙古。 元以西京爲東寧府, 置官吏。 忠烈王十六年庚寅,【元 至元二十七年。】 元歸我西京及諸城, 復爲西京留守官。 恭愍王十八年己酉,【大明 太祖 洪武二年。】置萬戶府于西京, 左翼右翼前軍後軍精銳精毅忠義忠誠新僉新成十軍, 各置上副千戶, 後改爲平壤府。 名山曰錦繍山、【在北, 府人稱爲鎭山。】 大城山。【在府北, 一云九龍山, 一云魯陽山。 古稱山頂有九十九池, 今但有三池, 遇旱則禱, 二池有蓴菜。】大川曰大同江。【在府東。】 上甲神所、【在府城內觀風殿北春陽臺。】 津溟所、【在府城東大同門外江邊德巖。】 津墳所、【在府東大同江邊述堂。】 津衍所、【在府北長壽驛。】 津淵所。【在府東推吾末里。 右五所, 皆所在官行祭。】四境, 東距祥原三十一里, 西距江西四十二里, 南距中和二十五里, 北距順安三十一里。 太祖眞殿、【在義理坊, 以土官西班各品侍衛直宿, 有名日行別祭。】 文廟。 戶八千一百二十五, 口一萬四千四百四十。 軍丁, 侍衛軍七百三十六, 翼軍二千九百五十一, 船軍四百三十七, 守城軍一百四十五。 人物, 領都僉議府事平壤君 貞肅公 趙仁規、【高麗 忠烈王時人。】領議政府事平壤府院君 文忠公 趙浚。【仁規之曾孫, 以開國元勳, 配享我太祖廟庭。】厥土肥少塉多, 風氣多寒, 墾田四萬八千一百六十結。【水田八分之一强。】土宜, 黍、稷、麥、桑、麻、莞、楮、梨。 土貢, 漆、黃毛、豹狐狸皮。 藥材, 黃芩、麥門冬、白附子。 鹽所二。【盆共十八, 皆在府西。】邑石城【周回四千八十八步, 本朝太宗九年己丑修築。 古城基有一二, 箕子時所築, 周回六千七百六十七步。 城內畫區, 八家同井。 一高麗 成宗時所築, 經九百四十四步。】館一, 大同。【在府城中。】 箕子 廟在府城北兔山上, 亭子閣石人石羊, 皆南向。 祠堂在城內義理坊。【春秋, 傳香祝致祭。 今上十二年庚戌, 傳旨于有司曰: “昔武王克殷, 封殷太師于我邦, 遂其不臣之志也。 吾東方文物禮樂, 侔擬中國, 惟箕子之敎是賴。” 於是, 立石于祠堂。】 檀君祠在箕子祠南。【今上十一年己酉, 始置, 與高麗始祖東明王合祠。 檀君在西, 東明在東, 皆南向。 每春秋, 降香祝致祭。】 東明王墓在府巽方三十里許中和境 龍山。【皆以畫班石營壙, 世云眞珠墓, 李承休記東明王事跡曰: “乘天不復回雲輧, 葬遺玉篇成墳塋。” 卽此也。 又仁理坊有祠宇, 高麗以時降御押行祭, 朔望亦令其官行祭, 邑人至今有事輒禱, 古老傳云: “東明聖帝之祠也。”】 乙密臺, 卽錦繍山頂, 平坦敞豁, 臺下層岸之上, 有樓曰浮碧, 觀覽之狀, 不可勝記。 旁有永明寺, 卽東明王 九梯宮, 內有養麒麟堀, 後人立石誌之。 堀南白銀灘有岩, 出沒潮水, 名曰朝天石。 諺傳東明乘麒麟, 從堀中登朝天石, 奏事天上。 李承休所謂往來天上詣天政, 朝天石上麒麟輕, 卽謂此也。 堀北有春陽臺屹然, 西與觀風臺基竝峙。 坤方有樓基曰多景, 景物與浮碧相甲乙。 兌方有高岡曰鳳凰臺, 諺傳鳳凰來鳴, 因以名焉。 城內有九廟九池, 九廟乃九曜飛入處也。 其池旁有瞻星臺。 烽火四處, 賓堂岾、【南準畫寺, 北準雜藥山。】 雜藥山、【北準斧耳山】 斧耳山、【北準順安獨子山】 畫寺、【南準中和神主院】 水路佛谷、【南準甑山炭串立所, 西北準永柔闊谷立所。】 永明寺。【隷敎宗, 屬田一百五十結。】靈異, 《檀君古記》云: 上帝桓因有庶子, 名雄, 意欲下化人間, 受天三印, 降太白山神檀樹下, 是爲檀雄 天王。 令孫女飮藥成人身, 與檀樹神婚而生男, 名檀君, 立國號曰朝鮮。 朝鮮、尸羅、高禮、南北沃沮、東北扶餘、濊與貊, 皆檀君之理。 檀君聘娶非西岬河伯之女生子, 曰夫婁, 是謂東扶餘王。 檀君與唐堯同日而立, 至禹會塗山, 遣太子夫婁朝焉。 享國一千三十八年, 至殷武丁八年乙未, 入阿斯達爲神, 今文化縣 九月山。 夫婁無子, 得金色蛙形兒養之, 名曰金蛙, 立爲太子。 其相阿蘭弗曰: “日者, 天降于我曰: ‘將使吾子孫立國於此, 汝其避之。 東海之濱有地, 號迦葉原, 土宜五穀, 可都也。'” 於是勸王移都。 天帝遣太子, 降遊扶餘古都, 號海慕漱, 從天而下, 乘五龍車, 從者百餘人, 皆騎白鵠, 彩雲浮於上, 音樂動雲中。 止熊心山, 經十餘日始下。 首戴烏羽之冠, 腰帶龍光劍。 朝則聽事, 暮則升天, 世謂之天王郞也。 城北靑河河伯有三女, 長曰柳花, 次曰萱花, 季曰葦花, 神姿艶麗。 三女往遊熊心淵上,【靑河, 卽今鴨緣江。】王謂左右, 得而爲妃, 可有後胤。 其女見王, 卽入水, 左右曰: “大王何不作宮殿, 候女入室, 當戶遮之?” 王以爲然, 以馬鞭畫地銅室, 俄成室, 中設三席, 置樽酒。 其女相勸大醉, 王出遮, 女等驚走, 柳花爲王所止, 河伯大怒, 遣使告曰: “汝是何人, 留我女乎?” 王報云: “我是天帝之子, 今欲與河伯結婚。” 河伯又使告曰: “汝若求婚, 當使媒。 今輒留我女, 何其失禮乎?” 王慙之, 將往見河伯, 不能入室, 欲放其女。 女旣與王定情, 不肯離去, 乃勸王曰: “如有龍車, 可到河伯之國。” 王指天而告, 俄而五龍車從空而下, 王與女乘車, 風雲忽起, 至其宮, 河伯備禮迎之。 坐定, 謂曰: “婚姻之禮, 天下之通規, 何爲失禮, 辱我門宗? 王是天帝之子, 有何神異?” 王應曰: “唯在所試。” 於是河伯於庭前水化爲鯉, 隨浪而遊, 王化爲獺而捕之。 河伯又化爲鹿而走, 王化爲豺而逐之。 河伯化爲雉, 王化爲鷹而擊之。 河伯以爲誠是天帝之子, 以禮成婚, 恐王無將女之心, 張樂置酒, 勸王大醉, 與女入於小革轝中, 載以龍車, 欲令升天。 其車未出水, 王卽酒醒, 取女黃金釵, 刺革輿, 從孔獨出升天。 河伯怒謂其女曰: “汝不從我訓, 終辱我門。” 令左右絞挽女口, 其唇吻長三尺, 唯與奴婢二人貶於優渤水中。【卽今太白山南。】 漁師告金蛙曰: “近有盜梁中魚而將去者, 未知何獸也。 王乃使魚師以網引之, 其網裂破, 更造鐵網引之, 始得一女, 坐石而出。 其女唇長不能言, 三截其唇乃言。 王知天帝子妃, 以別室置之, 其女懷牖中日曜, 因而有娠。 漢 神崔四年癸丑夏四月, 生朱蒙, 啼聲甚偉, 骨表英奇。 初從左腋生一大卵, 容五升許, 王怪之曰: “人生鳥卵, 可爲不祥。” 使置之馬牧, 群馬不踐。 棄於深山, 百獸皆護。 雲陰之日, 卵上恒有日光, 王取卵送母養之, 月終乃開, 得一男, 生未經月, 言語竝實。 謂母曰: “群蠅噆目, 不能睡, 母爲我作弓矢。” 其母以葦作弓矢與之, 自射紡車上蠅, 發矢則中, 俗謂善射曰朱蒙。 年至長大, 才能兼備。 金蛙子七人, 常共朱蒙遊獵。 王子及從者四十餘人, 唯獲一鹿, 朱蒙射鹿至多, 王子妬之, 乃執朱蒙縳樹, 奪鹿而去, 朱蒙拔樹而去。 太子言於王曰: “朱蒙, 神勇之士, 視贍非常, 若不早圖, 必有後患。” 王使朱蒙牧馬, 欲試其意, 朱蒙懷恨, 謂母曰: “我是天帝之孫, 爲人牧馬, 生不如死, 欲往南土造國家, 母在, 不敢自斷。” 其母曰: “此吾所以日夜腐心也。 吾聞士之涉長途者, 須憑駿足, 吾能擇馬矣。” 遂往馬牧, 卽以長鞭亂捶, 群馬皆驚走, 有一騂馬跳過二丈之欄, 朱蒙知馬駿逸, 潛以針捶馬舌根, 其馬舌痛甚瘦。 王巡行馬牧, 見群馬悉肥大喜, 仍以瘦錫朱蒙。 朱蒙得之, 拔其針加餧, 暗結烏伊、馬離、陜父等三人, 南行至盖斯水, 欲渡無舟, 恐追兵奄及, 乃以策指天, 慨然嘆曰: “我, 天帝之孫, 河伯之甥, 今避亂至此。 皇天后土令我孤子速致舟橋。” 言訖, 以弓打水, 魚鼈浮出成橋, 朱蒙乃得渡。 良久, 追兵至, 河魚鼈橋卽滅, 已上橋者, 皆沒死。 朱蒙臨別, 不忍睽違, 其母曰: “汝勿以一母爲念。” 乃裹五穀種以送之, 朱蒙自切生別之心, 忘其麥子。 朱蒙息大樹之下, 有雙鵠來集, 朱蒙曰: “應是神母使送麥子。” 引? 巽肋㾬 一矢俱擧, 開喉得麥子, 以水噴鳩, 更蘇而去。 王行至卒本川, 廬於沸水之上, 國號爲高句麗, 因以高爲氏。 坐第蕝之上, 略定君臣之位。 沸流 王 松讓出獵, 見王容貌非常, 引而與坐曰: “僻在海隅, 未曾得見君子, 今日邂逅, 何其幸乎! 君是何人, 從何而至?” 王曰: “寡人, 天帝之孫, 西國之王也。 敢問君王繼誰之後?” 讓曰: “予是仙人之後, 累世爲王。 今地方至小, 不可分爲兩君。 造國日淺, 爲我附庸可乎?” 王曰: “寡人繼天之後, 今王非神之冑, 强號爲王, 若不歸我, 天必殛之。” 松讓以王屢稱天孫, 內自懷疑, 欲試其才, 乃曰: “願與王射矣。” 以畫鹿, 置百步內射之, 其矢不入鹿臍, 猶如倒手。 王使人以玉指環懸於百步之外, 射之, 破如瓦解, 松讓大驚。 王曰: “以國業新造, 未有鼓角威儀。 沸流使者往來, 我不能以王禮迎送, 所以輕我也。” 從臣扶芬奴進曰: “臣爲大王, 取沸流鼓角。” 王曰: “他國藏物, 汝何取乎!” 對曰: “此天之與物, 何爲不取乎! 夫大王困於扶餘, 誰謂大王能至於此! 今大王奮身於萬死, 揚名於遼左, 此天帝命而爲之, 何事不成!” 於是, 扶芬奴三人往沸流, 取鼓而來。 沸流王遣使告之, 王恐來觀, 鼓角色暗如故, 松讓不敢爭而去。 松讓欲以立都先後爲附庸, 王造宮室, 以朽木爲柱, 故如千歲。 松讓來見, 竟不敢爭立都先後。 王西狩, 獲白鹿, 倒懸於蟹原, 呪曰: “天若不雨, 而漂沒沸流王都者, 我固不汝放矣。 欲免斯難, 汝能訴天。” 其鹿哀鳴, 聲徹于天, 霖雨七日, 漂沒松讓都。 王以葦索橫流, 乘鴨馬, 百姓皆執其索, 王以鞭畫水, 水卽減, 松讓擧國來降。 玄雲起鶻嶺, 人不見其山, 唯聞數千人聲, 以起土功。 王曰: “天爲我築城。” 七日, 雲霧自散, 城郭宮臺自然成。” 王拜皇天, 就居。 秋九月, 王乘天不下, 時年四十。 太子以所遺玉鞭, 葬於龍山。 |
|
所領郡二, 中和、祥原。 縣八, 三登、江東、順安、甑山、咸從、三和、江西、龍岡。 土官東班, 都府司、軍器署、正設局、將作局、大興部、隆德部、川德部、興土部、典禮局、營作院、都津署、東面都監、西面都監、南面都監、北面都監、儒學院、醫學院、譯學院、典酒署、陳設署、大倉署、掌膳署、大盈署、司獄署、掌漏署、箕子殿直。【摠九十四人。】西班, 鎭西衛五領, 各司直一、【五品。】副司直二、【六品。】司正二、【七品。】副司正二、【八品。】隊長二十、隊副四十。【九品, 摠三百三十六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