주자어류/권51 맹자1 孟子一
보이기
< 주자어류
朱子語類卷第五十一
- 孟子一
- ∞∞∞∞題辭
- 51:1 陳丈言: “孟子, 趙岐所記者, 卻做得好.” 曰: “做得絮氣悶人. 東漢文章皆如此.” 卓(미상).
- 51:2 解書難得分曉. 趙岐孟子, 拙而不明; 王弼周易, 巧而不明.
- ∞∞∞∞梁惠王上
- ∞∞∞∞ 孟子見梁惠王章
- 51:3 希眞說孟子對梁惠王以仁義章. 曰: “凡事不可先有箇利心, 才說著利, 必害於義. 聖人做處, 只向義邊做. 然義未嘗不利, 但不可先說道利, 不可先有求利之心. 蓋緣本來道理只有一箇仁義, 更無別物事. 義是事事合宜.” 賀孫(62이후).
- 51:4 說義利處, 曰: “聖賢之言, 所以要辨別敎分明. 但只要向義邊一直去, 更不通思量第二著. 才說義, 乃所以爲利. 固是義有大利存焉, 若行義時便說道有利, 則此心只邪向那邊去. 固是“未有仁而遺其親, 未有義而後其君.” . 纔於爲仁時, 便說要不遺其親; 爲義時, 便說要不後其君, 則是先有心於爲利. 聖賢要人止向一路做去, 不要做這一邊, 又思量那一邊. 仲舒所以分明說“不謀其利, 不計其功”. 賀孫(62이후).
- 51:5 孟子大綱都剖析得分明. 如說義利等處, 如答宋牼處, 見得事只有箇是非, 不通去說利害. 看來惟是孟子說得斬釘截鐵. 賀孫(62이후).
- 51:6 正淳問: “‘仁者, 心之德, 愛之理. 義者, 心之制, 事之宜. ’德與理俱以體言, 制與宜俱以用言否?” 曰: “‘心之德’是渾淪說, ‘愛之理’方說到親切處. ‘心之制’卻是說義之體, 程子所謂‘處物爲義’是也. 揚雄言‘義以宜之’, 韓愈言‘行而宜之之謂義’. 若只以義爲宜, 則義有在外意. 須如程子言‘處物爲義’, 則是處物者在心, 而非外也.” 又云: “大槪說道理只渾淪說, 又使人無捉摸處; 若要說得親切, 又卻局促有病. 如伊川說‘仁者, 天下之公, 善之本也’, 說得渾淪開闊無病. 知言說理是要親切, 所以多病.” 賀孫(62이후).
- 51:7 或問: “‘心之德, 愛之理’, 以體言; ‘心之制, 事之宜’, 以用言?” 曰: “也不是如此. 義亦只得如此說. ‘事之宜’雖若在外, 然所以制其義, 則在心也. 程子曰: ‘處物爲義. ’非此一句, 則後人恐未免有義外之見. 如‘義者事之宜’, ‘事得其宜之謂義’, 皆說得未分曉. 蓋物之宜雖在外, 而所以處之使得其宜者, 則在內也.” 曰: “仁言‘心之德’, 便見得可包四者. 義言‘心之制’, 卻只是說義而已.” 曰: “然. 程子說‘仁者, 天下之公, 善之本也’固是好. 然說得太渾淪, 只恐人理會不得. 大抵說得寬廣, 自然不受指點. 若說得親切, 又覺得意思局促, 不免有病. 知言則是要說得親切, 而不免有病者也.” 又曰: “也須說敎親切.” 因言: “漢唐諸人說義理, 只與說夢相似, 至程先生兄弟方始說得分明. 唐人只有退之說得近旁, 然也只似說夢. 但不知所謂劉迅者如何.” 曰: “迅是知幾之子. 據本傳說, 迅嘗注釋六經, 以爲擧世無可語者, 故盡焚之.” 曰: “想只是他理會不得. 若是理會得, 自是著說與人.” 廣(65이후).
- 51:8 至問: “‘心之德’, 是就專言之統體上說; ‘愛之理’, 是就偏言之一體上說, 雖言其體, 而用未嘗不包在其中. ‘心之制’, 是說義之主於中; ‘事之宜’, 是說義之形於外, 合內外而言之也.” 曰: “‘心之制’, 亦是就義之全體處說. ‘事之宜’, 是就千條萬緖各有所宜處說. ‘事之宜’, 亦非是就在外之事說. 看甚麽事來, 這裏面便有箇宜處, 這便是義.” 又擧伊川曰: “在物爲理, 處物爲義.” 又曰: “義似一柄利刀, 看甚物來, 皆割得去. 非是刀之割物處是義, 只這刀便是義.” 時擧錄略, 別出.
- 51:9 至之問“義者, 心之制, 事之宜”. 曰: “‘事之宜’, 也是說在外底‘事之宜’. 但我才見箇事來, 便知這箇事合恁地處, 此便是‘事之宜’也. 義如刀相似, 其鋒可以割制他物, 才到面前, 便割將去. 然鋒與刀, 則初未嘗相離也.” 時擧(64이후).
- 51:10 “義者, 心之制, 事之宜”. 所謂事之宜, 方是指那事物當然之理, 未說到處置合宜處也. 僩(69이후).
- 51:11 問: “‘心之制’, 是裁制?” 曰: “是裁制.” 問: “莫是以制其心?” 曰: “心自有這制. 心自是有制. 制如快利刀斧, 事來劈將去, 可底從這一邊去, 不可底從那一邊去.” 節(64이후).
- 51:12 梁惠王問利國, 便是爲己, 只管自家國, 不管他人國. 義利之分, 其爭毫釐. 范氏只爲說不到聖賢地位上, 蓋“義者, 利之和也”. 謨(50이후). <集義.>
- ∞∞∞∞ 王立於沼上章
- 51:13 德修說“王立於沼上”一章, 引“齊宣王見孟子於雪宮”事, 云: “梁惠王其辭遜, 齊宣王其辭誇.” 先生曰: “此說好.” 又說: “寡人願安承敎”一章, 有“和氣致祥, 乖氣致異”之說. 曰: “恐孟子之意未到此.” 文蔚(59이후).
- ∞∞∞∞ 寡人之於國章
- 51:14 移民移粟, 荒政之所不廢也. 燾(70때).
- ∞∞∞∞ 晉國天下莫强焉章
- 51:15 問: “孟子告梁王, 省刑罰, 薄稅斂, 便可以撻秦楚之甲兵. 夫魏地迫近於秦, 無時不受兵, 割地求城無虛日. 孟子之言似大容易否?” 曰: “自是響應如此. 當時之人焦熬已甚, 率歡欣鼓舞之民而征之, 自是見效速. 後來公子無忌縞素一擧, 直擣至函谷關, 可見.” 德明(44이후).
- 51:16 孟子亦是作爲底人. 如云: “彼陷溺其民, 王往而征之, 夫誰與王敵!” 非不用兵也, 特其用兵, 不若當時戰國之無義理耳. 如“五畝之宅樹之以桑”而下, 爲政之實行之旣至, 則視當時無道之國, 豈可但已哉! 人傑(51이후).
- ∞∞∞∞ 孟子見梁襄王章
- 51:17 問: “‘望之不似人君’, 此語孔子還道否?” 曰: “孔子不說. 孟子忍不住, 便說. 安卿煞不易, 他會看文字, 疑得都是合疑處. 若近思, 固不能疑. 蜚卿又疑得曲折, 多無事生出事.” 又曰: “公疑得太過, 都落從小路去了.” 伯羽(61때).
- ∞∞∞∞ 齊宣王問齊桓晉文之事章
- 51:18 “無道桓文之事”. 事者, 營霸之事, 儒者未嘗講求. 如桓公霸諸侯, 一匡天下, 則誰不知! 至於經營霸業之事, 儒者未嘗言也. 謨(50이후).
- 51:19 或問: “‘仁術’字當何訓?” 曰: “此是齊王見牛觳觫, 而不忍之心萌, 故以羊易之. 孟子所謂‘無傷’, 蓋能獲得齊王仁心發見處. ‘術’, 猶方便也.” 履孫(65때).
- 51:20 “仁術”, 謂已將牛去殺, 是其仁心無可爲處了; 卻令以羊易之, 又卻存得那仁心, 此是爲其仁之術也. 振(미상).
- 51:21 陳晞周問“仁術”. 曰: “術未必便是全不好. 且如仁術, 見牛之觳觫, 是仁心到這裏; 處置不得, 無術以處之, 是自家這仁心抑遏不得流行. 故以羊易之, 這是用術處. 有此術, 方得自家仁心流行.” 植(64때). 時擧錄詳.
- 51:22 陳晞周問“仁術”. 曰: “‘術’字, 本非不好底事. 只緣後來把做變詐看了, 便道是不好. 卻不知天下事有難處處, 須著有箇巧底道理始得. 當齊王見牛之時, 惻隱之心已發乎中. 又見釁鍾事大似住不得, 只得以所不見者而易之, 乃是他旣用旋得那事, 又不抑遏了這不忍之心, 此心乃得流行. 若當時無箇措置, 便抑遏了這不忍之心, 遂不得而流行矣. 此乃所謂術也.” 時擧(64이후).
- 51:23 “見牛未見羊也”. “未”字有意味. 蓋言其體, 則無限量; 言其用, 則無終窮. 充擴得去, 有甚盡時? 要都盡, 是有限量.” 方(41때).
- 51:24 問: “先生解‘物皆然, 心爲甚’, 曰: ‘人心應物, 其輕重長短之難齊, 而不可不度以本然之權度, 又有甚於物者. ’不知如何是本然之權度?” 曰: “本然之權度, 亦只是此心. 此心本然, 萬理皆具. 應物之時, 須是子細看合如何, 便是本然之權度也. 如齊宣王見牛而不忍之心見, 此是合權度處. 及至‘興甲兵, 危士臣, 搆怨於諸侯’, 又卻忍爲之, 便是不合權度, 失其本心.” 又問: “莫只是無所爲而發者便是本心?” 曰: “固是. 然人又多是忘了.” 問: “如何忘了?” 曰: “當惻隱時, 卻不惻隱, 是也.” 問: “此莫是養之未至否?” 曰: “亦是察之未精.” 廣(65이후).
- 51:25 黃先之問“物皆然, 心爲甚”. 曰: “物之輕重長短之差易見, 心之輕重長短之差難見; 物之差無害, 心之差有害, 故曰‘心爲甚’.” 又曰: “物易見, 心無形. 度物之輕重長短易, 度心之輕重長短難. 度物差了, 只是一事差; 心差了時, 萬事差, 所以‘心爲甚’.” 又曰: “以本然之權度度心.” 又曰: “愛物宜輕, 仁民宜重, 此是權度. 以此去度.” 節(64이후).
- 51:26 問: “孟子論齊王事, 考之史記, 後來無一不效.” 曰: “雖是如此, 已是見得遲了. 須看他一部書, 見得句句的確有必然之效, 方是.” 德明(44이후).
- 51:27 至云: “看孟子, 已看到七八章. 見孟子於義利之辨, 王霸之辨, 其剖判爲甚嚴. 至於顧鴻鴈麋鹿之樂, 與好世俗之樂, 此亦是人情之常, 故孟子順而導之以與民同樂之意. 至於誤認移民移粟以爲盡心, 而不能制民之産以行仁政; 徒有愛牛之心, 而不能推廣以行仁政, 以開導誘掖以先王之政, 可謂詳明. 至皆未見所疑處. 只伊川說: ‘孟子說齊梁之君行王政. 王者, 天下之義主也. 聖賢亦何心哉? 視天命之改與未改爾. ’於此數句, 未甚見得明.” 先生卻問至云: “天命之改與未改, 如何見得?” 曰: “莫是周末時禮樂征伐皆不出於天子, 生民塗炭, 而天王不能正其權以救之否?” 曰: “如何三晉猶尙請命於周?” 曰: “三晉請命旣不是, 而周王與之亦不是. 如溫公所云云, 便是天王已不能正其權.” 曰: “如何周王與之不是, 便以爲天命之改?” 曰: “至見得未甚明. 舊曾記得程先生說, 譬如一株花, 可以栽培, 則須栽培. 莫是那時已是栽培不得否?” 曰: “大勢已去了. 三晉請命於周, 亦不是知尊周, 謾假其虛聲耳, 大抵人心已不復有愛戴之實. 自入春秋以來, 二百四十年間, 那時猶自可整頓. 不知周之子孫, 何故都無一人能明目張膽出來整頓? 到孟子時, 人心都已去.” 曰: “程子說‘天命之改’, 莫是大勢已去?” 曰: “然.” 至(64·65때). <集義.>
- ∞∞∞∞梁惠王下
- ∞∞∞∞ 莊暴見孟子章
- 51:28 孟子開道時君, 故曰: “今之樂猶古之樂.” 至於言百姓聞樂音欣欣然有喜色處, 則關閉得甚密. 如“好色·好貨”, 亦此類也. 謨(50이후).
- ∞∞∞∞ 齊宣王問文王囿章
- 51:29 “孟子言文王由百里興, 亦未必然.” 問: “孟子謂‘文王之囿, 方七十里’, 先生以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後事; 若只百里, 如何有七十里之囿! 然孟子所謂‘傳有之’者, 如何?” 曰: “想他須有據. 但孟子此說, 其意亦只主在風齊宣王爾. 若文王之囿果然縱一切人往, 則雖七十里之大, 不過幾時, 亦爲赤地矣, 又焉得有林木烏獸之長茂乎? 周之盛時, 雖天下山林, 猶有厲禁, 豈有君之苑囿, 反縱芻獵恣往而不禁乎! 亦無是理. 漢武帝規上林苑只有二三十里, 當時諸臣已皆以爲言, 豈有文王之囿反如是之大!”
- ∞∞∞∞ 問交鄰國有道章
- 51:30 “湯事葛, 文王事昆夷.” 昆夷不可考. 大抵湯之事葛, 文王事昆夷, 其本心所以事之之時, 猶望其有悔悟之心. 必待伐之, 豈得已哉? 亦所當然耳. 謨(50이후).
- 51:31 問: “‘仁者爲能以大事小’, 是仁者之心寬洪惻怛, 便是小國不恭, 亦撓他不動. ‘智者爲能以小事大’, 蓋智者見得利害甚明, 故祇得事大.” 曰: “也不特是見得利害明, 道理自合恁地. 小之事大, 弱之事强, 皆是道理合恁地.” 至問“樂天者保天下, 畏天者保其國”. 曰: “只是說其規模氣象如此.” <時擧錄作: “有大小耳”.> 至(64·65때).
- 51:32 問“樂天畏天者”. 曰: “樂天是聖人氣象, 畏天是賢人氣象, 孟子只是說大槪聖賢氣象如此. 使智者當以大事小時, 也必以大事小; 使仁者當以小事大處, 也必以小事大. 不可將太王文王交互立說, 便失了聖賢氣象. 此自是兩層事. 孟子之說是前面一層, 又須是看得後面一層. 所以貴乎‘不以文害辭’者, 正是此類. 人須見得言外意好.” 去僞(46때).
- ∞∞∞∞ 問人皆謂我毁明堂章
- 51:33 問: “孟子以公劉太王之事告其君, 恐亦是委曲誘掖之意.” 曰: “這兩事卻不是告以好色·好貨, 乃是告以公劉太王之事如此. 兩事看來卻似易, 待去做時, 多少難! 大凡文字須將心體認看. 這箇子細看來, 甚是難. 如孟子又說: ‘子服堯之服, 誦堯之言, 行堯之行, 是堯而已矣. ’看來也是易, 這如何便得相似! 又如說: ‘徐行後長者謂之弟, 疾行先長者謂之不弟. 堯舜之道, 孝弟而已矣. ’看來也似易.” 賀孫(62이후).
- 51:34 問: “孟子語好貨·好色事, 使孔子肯如此答否?” 曰: “孔子不如此答, 但不知作如何答.” 問: “孟子答梁王問利, 直掃除之, 此處又卻如此引導之.” 曰: “此處亦自分義利, 特人不察耳.” 可學(62때).
- ∞∞∞∞ 問湯放桀章
- 51:35 “賊仁”者, 無愛心而殘忍之謂也. “賊義”者, 無羞惡之心之謂也. 節(64이후).
- 51:36 先生擧“賊仁者謂之賊, 賊義者謂之殘”, 問何以別. 近思云: “賊仁, 是害心之理; 賊義, 是見於所行處傷其理.” 曰: “以義爲見於所行, 便是告子義外矣. 義在內, 不在外. 義所以度事, 亦是心度之. 然此果何以別? 蓋賊之罪重, 殘之罪輕. 仁義皆是心. 仁是天理根本處, 賊仁, 則大倫大法虧滅了, 便是殺人底人一般. 義是就一節一事上言, 一事上不合宜, 便是傷義. 似手足上損傷一般, 所傷者小, 尙可以補.” 淳(61·70때). 㝢錄同.
- 51:37 問: “孟子言‘賊仁·賊義’, 如何?” 力行曰: “譬之伐木, 賊仁乃是伐其本根, 賊義只是殘害其一枝一葉. 人而賊仁, 則害了本心.” 曰: “賊仁便是將三綱五常, 天敘之典, 天秩之理, 一齊壞了. 義隨事制宜. 賊義, 只是於此一事不是, 更有他事在.” 力行(62때).
- 51:38 問: “賊仁是‘絶滅天理’, 賊義是‘傷敗彝倫’. 如臣弑君, 子弑父, 及齊襄公鳥獸之行等事, 皆人倫大惡, 不審是絶滅天理? 是傷敗彝倫?” 曰: “傷敗彝倫只是小小傷敗常理. 若此等, 乃是絶害天理了. <義剛錄云: “傷敗彝倫, 只是小小傷敗常理, 如‘不以禮食’·‘不親迎’之類. 若‘紾兄之臂’, ‘踰東家牆’底, 便是絶滅天理.”> 丹書‘怠勝敬者滅’, 卽‘賊仁者謂之賊’意; ‘欲勝義者凶’, 卽‘賊義者謂之殘’意. 賊義是就一事上說, 賊仁是就心上說. 其實賊義, 便卽是賊那仁底, 但分而言之則如此.” 淳(61·70때). 義剛錄同.
- ∞∞∞∞ 爲巨室章
- 51:39 問: “‘敎玉人彫琢玉’, 集注云: ‘不敢自治, 而付之能者, 愛之甚也. 治國家則不能用賢而徇私欲, 是愛國家不如玉也. ’此莫是餘意否?” 曰: “正意是如何?” 曰: “正意只是說玉人自會琢玉, 何消敎他? 賢者自有所學, 何用敎他舍其所學? 後譬只是申解前譬.” 曰: “兩譬又似不相似, 不知如何做得恁地嵯峨.”
- ∞∞∞∞ 齊人伐燕勝之章
- 51:40 齊人伐燕, 孟子以爲齊宣, 史記以爲湣王. 溫公平生不喜孟子, 及作通鑑, 卻不取史記而獨取孟子, 皆不可曉. 荀子亦云“‘湣王伐燕’, 然則非宣王明矣.” 問: “孟子必不誤?” 曰: “想得湣王後來做得不好, 門人爲孟子諱, 故改爲宣王爾.” 問: “湣王若此之暴, 豈能慚於孟子?” 曰: “旣做得不是, 說得他底是, 他亦豈不愧也! 溫公通鑑中自移了十年. 據史記, 湣王十年伐燕. 今溫公信孟子, 改爲宣王, 遂硬移進前十年. 溫公硬拗如此.” 又云: “史記, 魏惠王三十六年, 惠王死, 襄王立. 襄王死, 哀王立. 今汲冢竹書不如此, 以爲魏惠王先未稱王時, 爲侯三十六年, 乃稱王. 遂爲後元年, 又十六年而惠王卒. 卽無哀王. 惠王三十六年了, 便是襄王. 史記誤以後元年爲哀王立, 故又多了一哀王. 汲冢是魏安釐王冢, 竹書記其本國事, 必不會錯. 溫公取竹書, 不信史記此一段, 卻是.” 僩(69이후). 此條有誤. 當從春秋解後序.
- 51:41 居之問: “‘取之而燕民悅, 則取之’, 至‘文王是也’. 竊疑文王豈有革商之念?” 曰: “此等難說. 孔子謂‘可與立, 未可與權’. 到那時事勢, 自是要住不得. 後人把文王說得忒恁地, 卻做一箇道行看著, 不做聲, 不做氣. 如此形容文王, 都沒情理. 以詩書考之, 全不是如此. 如詩自從太王王季說來, 如云: ‘至于太王, 實始翦商. ’如下武之詩, 文王有聲之詩, 都說文王做事. 且如伐崇一事, 是做甚麽? 又不是一項小小侵掠, 乃是大征伐. ‘詢爾仇方, 同爾兄弟, 以爾鉤援, 與爾臨衝, 以伐崇墉. ’此見大段動衆. 岐山之下與崇相去自是多少, 因甚如此? 這般處要做文王無意取天下, <他錄作“出做事”.> 都不得. 又如說‘侵自阮疆, 陟我高岡. 無矢我陵, 我陵我阿; 無飮我泉, 我泉我池’. 這裏見都自據有其土地, 自是大段施張了.” 或曰: “紂命文王得專征伐. 紂不得已命之, 文王不得已受之. 橫渠云: ‘不以聲色爲政, 不以革命有中國. 黙順帝則, 而天下歸焉, 其惟文王乎! ’若如此說, 恰似內無純臣之義, 外亦不屬於商, 這也未必如此. 只是事勢自是不可已. 只當商之季, 七顚八倒, 上下崩頹, 忽於岐山下突出許多人, 也是誰當得? 文王之事, 惟孟子識之. 故七篇之中, 所以告列國之君, 莫非勉之以王道.” 賀孫(62이후).
- ∞∞∞∞ 滕文公問滕小國也章
- 51:42 問: “孟子答滕文公三段, 皆是無可奈何, 只得勉之爲善之辭. 想見滕國至弱, 都主張不起, 故如此”曰: “只是如此. 只是‘吾得正而斃焉’之意. 蓋滕是必亡, 無可疑矣. 況王政不是一日行得底事. 他又界在齊楚之間, 二國視之, 猶太山之壓雞卵耳. 若敎他粗成次第, 此二國亦必不見容也. 當時湯與文王之興, 皆在空閑之地, 無人來 他, 故日漸盛大. 若滕, 則實是難保也.” 立之云: “若敎他能擧國以聽孟子, 如何?” 曰: “他若能用得孟子至二三十年, 使‘鄰國之民仰之若父母’, 則大國亦想不能動他. 但世間事直是難得恰好耳. 齊梁之國甚彊, 可以有爲, 而孟子與其君言, 恬然不恤. 滕文公卻有善意, 又以國小主張不起, 以此知機會眞不易得也!” 時擧(64이후).
- ∞∞∞∞ 魯平公將出章
- 51:43 魯平公極是箇衰弱底人, 不知孟子要去見他是如何. 孟子平生大機會, 只可惜齊宣一節. 這箇不相遇, 其他也應是無可成之理. 如見滕文公說許多井田, 也是一場疏脫. 云“有王者起, 必來取法”, 孟子也只是說得在這裏, 滕也只是做不得. 賀孫(62이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