조선왕조실록/선조소경대왕수정실록/21년
二十一年 正月
[편집]1月 1日
[편집]○朔乙酉/兩司啓請趙憲削去仕版, 答曰: “但當置之而已, 不足與較。” 弘文館上箚, 請罪如兩司, 答曰: “予雖不敏, 固非一憲所動。 渠亦豈可必其說之得行乎? 第其心術, 正欲傳其疏辭也。 予焚其疏, 乃焚其心也。 若以焚疏爲非, 則予當甘心受責, 後當爲戒。 若縷縷相較, 與之對辨, 則恐反爲朝廷之羞, 徒傷大體, 非予所喜也。 當更加留念。”【三司之論, 皆指憲爲妖怪沽名。】
○京江自廣津, 至海口, 水赤濁如血者數日。
○北兵使李鎰巡到慶興, 遣虞候金遇秋, 領四百騎, 乘氷渡江, 曉襲楸島叛胡, 斬三十三級。 繼發吉州以北諸鎭兵二千餘騎, 會寧府使邊彦琇、穩城府使楊大樹、富寧府使李之詩爲將領, 潛師渡江, 夜襲時錢叛胡, 焚二百餘家, 斬三百八十餘級, 蓋討鹿島之罪也。
○以權克智爲大司憲, 李海壽爲忠淸監司, 李好閔爲弘文修撰。
二十一年 二月
[편집]2月 1日
[편집]○朔甲寅/謝恩使兪泓還自京師, 得頒賜《會典》成書, 竝捧勑來宣。 泓至燕京, 呈文禮部, 乞得《會典》成書, 禮部以未經睿覽難之。 泓與一行員役等, 詣請懇迫, 至叩頭出血, 涕泣固請。 尙書沈鯉爲之感動, 具本題請, 天子可之。 特賜本國付卷, 又降勑宣諭, 書云: “陪臣至誠懇請, 玆特徑賜。” 云。 泓出關時, 主事馬維銘, 以詩賀之。 上延勑于郊外, 告廟大赦, 御殿受賀。 敎書曰: “承天子寵光, 永灑汚穢之恥。 與國人同歡, 爰推渙汗之恩。 萬物咸休, 一邦再造。 顧惟眇躬, 叨守丕基, 痛先系之受誣, 何安乎衣錦食稻? 悶逆名之冒僞, 難改乎孝子慈孫。 惟降勑之屢勤, 奈成書之未覩? 予心將疑將信, 望宸極而逡巡。 王言如絲如綸, 帶寶訓而流布。 源流歸正於玉籍, 忠憤荷褒於金章。 自列聖二百年, 籲呼之疏奏幾切? 環東土數千里, 斁絶之倫紀始明。 念玆同歡亨泰之辰, 必有非常曠蕩之典。 昭告旣遍於廟社, 惠澤宜霈於臣民。”
○命賞兪泓官階。 超秩爲崇祿, 判府事, 賜奴婢、土田, 從行子大述竝進官。 上引見面慰曰: “卿血誠籲呼, 竟得完書, 使三韓民物, 無父而有父; 無君而有君, 蕭、曹、衛、霍之勳, 未足爲比也。”
○以兪泓爲禮曹判書, 俄陞左贊成。
二十一年 三月
[편집]3月 1日
[편집]○朔甲申/群臣以改宗系、光前烈, 請上尊號, 而不許。
○上見主事馬維銘詩, 令館閣諸臣, 和韻以進, 上自和一章。【宗祊今始正, 莫謂是予誠。 列祖功曾積, 諸臣悃幾營。 恩沾同大造, 歌競及流鶯。 願守區區志, 千秋戴聖明。 註云: “群臣欲加徽號, 故末句及之。”】以示群臣。 且敎曰: “兪泓之是行也, 艱關萬里, 殫盡一心, 手捧綸音, 親擎寶典。 變禽獸之域爲禮義之邦, 是吾東方再造, 箕疇復敍之日也。 可使其詩, 泯沒於後乎? 予爲是懼, 爰命詞臣, 各次其韻, 詞臣反歸功於予, 失其旨也, 予亦不可無言。 夫詩以言志, 不以辭害意可也。”
○式年殿試, 取金時獻等三十三人。
二十一年 四月
[편집]4月 1日
[편집]○朔甲寅/領議政盧守愼, 以老疾乞遞, 章十九, 上乃許。
○以尹國馨爲副提學。 時以宗系辨誣, 大臣諸宰伏閤, 請上尊號, 上不許。 國馨因進講入侍啓曰: “群臣請上尊號, 而殿下固讓不許, 其爲盛美, 反有光於受號。” 上納之。 國馨又與同僚, 上箚請益崇謙, 以示不居之美, 又言: “早建儲貳, 以定宗社之計。” 議雖不行, 識者洽然稱之。
○舊例, 國有廷請, 則史官亦上疏同辭以請。 時, 尹昉爲檢閱議以: “執筆上殿, 職耳; 與百僚廷請, 非職也。” 由是, 史官不廷請。
二十一年 五月
[편집]5月 1日
[편집]○朔癸未/復以盧守愼爲領議政。 守愼出謝未久, 連上章乞遞, 上親批答曰: “見卿乞解之章。 予非不悉卿懇, 亦非不信卿言。 第今國家危敗之勢, 甚於卿病。 卿豈可惟念身病, 而不念國之危病? 此所以寧拂卿意, 誠有所大不忍也。 不然, 許卿一二年閑秩, 優游頤養, 有何所難, 而纔遞旋復, 有若兒戲, 而不暇計乎? 聞卿行步不便, 不必出謝。 古之時, 大臣有國家大計, 命乘肩輿以入。 今予亦聽卿臥閤, 有問輒對而已。”
○幸成均館, 謁聖試士, 取黃愼等十一人。
二十一年 六月
[편집]6月 1日
[편집]○朔癸丑/領議政盧守愼告病十二狀乞遞, 始遞, 授判中樞府事。
二十一年 七月
[편집]7月 1日
[편집]○朔壬子/知敦寧府事安自裕卒。自裕以乙巳士流, 與安命世最相親厚。 命世遭禍, 自裕坐累中廢者十年。 今上朝久處三司, 或參銓佐。 爲人狷介切直, 於人少許可, 不與人嬉笑昵語, 同列皆憚而苦之。 爲臺諫彈駁, 庶官不職者, 無所顧忌。 雖親友、子姪, 朝夕親密者, 一不敢干以私。 立朝五十餘年, 一未嘗爲子弟求官。 雖銓官問之, 謂吾子姪不材, 不合做官, 終不擧論。 朝無黨援, 座無賓客, 老復耳聾, 面壁閉門。 而一日上臺, 則彈論疊出, 人怪其何自以有聞也。 上以其有廉靖之節, 眷注特加, 進階以褒之。 至是卒。 無子。
二十一年 八月
[편집]8月 1日
[편집]○朔壬午/以金誠一爲宗簿寺僉正。 誠一秩滿還鄕, 至是還朝, 俄遷議政府舍人。 時, 朝廷已有南北之說, 以偏斥西人爲北; 參用彼此爲南。 誠一剛介人, 或以爲, 當主偏斥之論, 及入朝則曰: “異己者, 未必皆小人; 同己者, 未必皆君子。 無論彼此, 任賢而捨不肖可也。”
二十一年 九月
[편집]9月 1日
[편집]○朔辛亥/右議政鄭惟吉卒。 年七十四。 惟吉字吉元, 號林塘, 光弼之孫也。 有才華、風度, 早歲蜚英, 爲世所推, 而性和裕不嚴。 當權奸之世, 無所表異, 士論以此輕之。 晩復登庸, 數遭攻摘, 而上眷不衰, 以功名終。 子昌衍踵爲卿相, 門戶之盛, 爲國朝最。
二十一年 十月
[편집]10月 1日
[편집]○朔辛巳/以李山海爲右議政。
○以柳成龍爲刑曹判書兼兩館大提學。 成龍避徐益疏辭之嫌, 乞歸養退居, 累召不起, 今始還朝。
二十一年 十一月
[편집]11月 1日
[편집]○朔庚戌/以刑曹判書金命元爲京畿監司, 金曄爲慶尙道巡察使, 以尹根壽爲漢城府右尹, 俄遷工曹參判。 根壽坐黨置散, 有銓曹堂上, 擬工曹參判末望, 首望李輅受點。 李潑大怒, 責正郞柳根曰: “爾執筆參銓, 何以尹根壽書諸望狀耶?” 根曰: “李輅無才德、無資歷, 略無可取, 而尙得首擬。 尹根壽豈不合於其末乎?” 潑曰: “爾不曉事甚矣。 李輅工曹參判, 乃其本分, 不過止是也, 尹根壽得復右職, 則其人, 豈但做工參而止者乎?” 其後根壽竟拜工參, 潑不能奪。
二十一年 十二月
[편집]12月 1日
[편집]○朔己卯/以吳億齡爲應敎, 李好閔爲修撰, 李恒福、李德馨爲吏曹正郞。 是時名士, 皆以時論緩猛爲品第, 異論者得罪, 自守者無名。 惟李恒福、李德馨等, 特以文華材敏, 被上眷遇, 人莫敢間。 吳億齡、柳根等, 皆以文名登顯要, 洪麟祥亦以經學受知。 此數人雖在時名中, 不苟爲黨比干進, 故公論稱之。
○日本國使平義智、玄蘇來聘。 秀吉旣殺橘康廣, 令義智來求信使通好。 義智者, 日本大將平行長女壻也, 爲秀吉腹心。 對馬州太守宗盛長, 世守馬島, 服事我國。 時, 秀吉去宗氏, 代以義智, 詐言: “義智乃島主之子, 熟諳海路, 欲導信使之行, 故遣來。” 而實欲探試窺覘也。 僧人玄蘇及平調信從之, 玄蘇謀士, 調信勇將也。 以吏曹正郞李德馨爲宣慰使, 儐接入京。 義智年少鷙悍, 他倭畏服, 俯伏膝行, 不敢仰視。 久留東平館, 必邀信使與俱, 朝議依違不決。 先是, 損竹島之役, 捕得倭口, 言: “我國邊氓沙乙火同者, 叛入倭中, 導倭爲寇。” 朝廷憤之。 至是, 議者言: “宜令日本, 刷還叛民, 然後議許通信, 以觀誠否。” 上從之。 乃使館客諷之, 義智曰: “此却不難。” 卽遣平調信, 歸報其國, 使悉捕朝鮮人之在國中者以來。